01
如果有2个娃,你会让二宝随母姓吗?
这个问题,同事严哥就遇到了:前不久,严哥的二宝落地了,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没全部送上,严哥的妻子就和他较上劲了。
有什么事值得产妇如此上纲上线呢?
原来是严哥的妻子想让二宝随母姓,她给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来,大宝是男孩,已经随父姓,二宝这个女孩随母姓也理所应当;二来,结婚时,妻子没要彩礼也没要首饰,就想有个和自己姓的孩子,也算公平公正。
其实,严哥遇到的情况还真不是个例,恰恰相反,这种两个孩子的家庭,一胎随父姓,二胎随母姓的情况还很普遍。
这几年,“两头婚”现象非常流行。
所谓“两头婚”,就是男方不用把妻子娶进门,女方也不需要嫁出去。夫妻俩结婚后,要么各住各家,两头跑;要么合伙买房之后脱离原生家庭,单独在外生活。
无论哪一种,对孩子的规划大都是:生两个娃,一个随父姓,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一个随母姓,主要由姥姥姥爷带。
对于“两头婚”的看法,中国新闻网曾发起过一个投票,在参与的近10万人当中,有一半人选择了支持。
不过,先不说真正争取到孩子和自己姓的妈妈们有多少,这个看似新潮的“随妈姓”本身就有很多弊端,其中3个,用不了10年就会显现。
02
影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同事芸姐是家中独女,姥姥姥爷都已不在人世,高二那年母亲因病过世后,娘家就只剩了一个老父亲。哪怕是在全面二胎没有普及的时候,芸姐也是能够生育二胎的。
本来,对于结婚,芸姐还有些动摇,毕竟,她一直都想生育一个和自己姓的孩子。不过,看出芸姐的迟疑,心思活络的婆家早早给她吃了定心丸:男孩随我家姓,女孩随你家姓。
尽管有人提醒芸姐:你可长点心吧,这话摆明了糊弄你呢,如果两个都是男孩怎么办?两个都是女孩呢?
不过,这些,芸姐可没考虑,有了婆家这话,芸姐一头就往婚姻扎了进去,好在头胎就是男孩,婆家欢欢喜喜贯了父姓,等到二胎女孩落地,婆婆虽有微词,也没太过分,随她跟母姓了。
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看出来:婆家更重视对男孩的培养,衣食住行都紧着男孩来,对女孩就有些疏忽,甚至是隐隐的排斥。
相对于爷爷奶奶明显表现出的不喜欢,姥爷的做法就有些卑微了:都是女儿的孩子,老人对外孙女喜欢,对外孙也疼爱。
两边老人的做法,也引起了芸姐的注意,和公婆的关系也不太融洽,有时候夫妻俩也有些龃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总有点不和谐。
03
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
如果说芸姐家的关系只是不太融洽,那么,严哥家就算得上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了。
严哥比嫂子大8岁,他家大宝降生时,严大娘62岁身体还很硬朗,帮衬着做饭带娃不在话下,大宝也自然随严哥姓。
等到二胎落地时,严大娘都72岁了,自己还要人照顾,带娃肯定是没办法了,商议之后请了岳母来帮忙。反正二胎随母姓,岳母欣然应允。
可是时间一久,问题来了:岳母显然更喜欢随母姓的二胎,对于大宝算得上是百般不喜,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
有时候,还会听到岳母状似无意实则有心地告诉大宝:妹妹才是我家的娃,你是你爷爷奶奶那边的孩子,别凑我跟前,想要什么找你爷爷奶奶去啊。
大宝不止一次问父母:我和妹妹不都是你们的孩子吗?明明都有同一个妈妈,为什么姥姥就只喜欢妹妹,只给妹妹介绍妈妈那边的亲戚,也只带妹妹去买东西?
有疑问的不只是大宝,就连懵懂的二宝也会问父母:哥哥真的是爷爷奶奶家的吗?那我呢?我不是吗?姥姥不喜欢哥哥,那奶奶也不喜欢我吗?
严哥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姓氏,居然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认同。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还很可能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04
影响孩子的归属感
朋友杨姐姐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她带着一双儿女参加聚会时,居然遭遇了围观。
原来,杨姐姐家也是“两头婚”,两个孩子也很自然地出现了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的情况。
只是,夫妻俩眼里很正常的事,在别人,尤其是小朋友眼里就显得奇异了,一起参加聚会的近10个小孩,几乎全都对这对不同姓氏的姐弟产生了极强的兴趣,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
还有好奇的大人或惊叹或不解:“你家俩娃真的是不同姓氏啊!”“难道你老公真的是入赘的吗?”“你家一定非常有钱吧?”
杨姐姐怎么也想不通,不就是一个父姓一个母姓嘛,怎么引来这么多好奇宝宝?居然还赞叹她娘家富有的,这都是什么脑回路啊,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事实上,作为大人,杨姐姐感到的只是莫名其妙,可是作为心智不成熟的当事人,孩子遇到的困惑可能更大:在一个个疑问、一次次围观下,孩子感到的还可能是尴尬、担忧,甚至是不安。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极有可能对社交活动产生退缩、回避和排斥,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其实,我们生儿育女,从来都不是简单靠一个姓氏做牵绊就能一劳永逸的。
无论是想着血脉的延续,是对爱情结晶的渴望,还是抱着守护一个小生命快乐成长的期许。
无论哪一种,最应该重视的都是关注孩子本身的需要,进而从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和睦和社会角色认同三方面出发,共同建立一个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