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明确一个问题,055这样的大型驱逐舰,主要任务是远程防空,近防只是次责。
055的112单元垂发里,除了部分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大部分坑位都是留给海红旗-9B的。
而且,055通常都是跟航母一起活动。在航母战斗群里,至少有3层拦截:
200公里以外,靠舰载战斗机;
10公里至200公里之间,靠海红旗-9B、红旗-16防空导弹;
10公里以内,靠海红旗-10和1130。
区域防空才是055的核心责任所以,如果敌人的飞机、导弹已经冲到了海红旗-10和1130的射程,那就说明前面2层的拦截(战斗机和远程防空导弹)都失败了,这也意味着防空作战的失败。此时,1套或者多套海红旗-10和1130是没有区别的。为啥这么说?你想想看,海红旗-10的射程只有1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哪怕是1倍音速的反舰导弹,30秒就能冲到了。30秒的时间,基本上只有一个拦截窗口。再考虑到火力通道的限制,055的24管海红旗-10只能射出去一部分(看火力通道数量,这个数据没有公开),然后就得考验1130近防炮了。而1130的射程不过5公里,导弹只要飞15秒,基本上也只有一次拦截机会。如果海红旗-10和1130能成功的把来袭目标全部清空,其实耗费不了多少弹药,并且还有剩余的迎接下一轮。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不要帮其他舰艇拦截吗?答案是:不需要。平时大家看到的航母战斗群,都是下图这样。
实际上,这种近距离编队只是为了拍照而存在的。
真正的战斗编队,是下图这样。这是7月份003福建舰海试时被拍到的队形,实际战斗队形可能会更松散
舰艇与舰艇之间,至少会间隔几十公里甚至上百海里。这样就可以尽可能扩大雷达的探测范围,减少盲区。因此,只有中远程防空导弹,才能兼顾整个编队的防空,也就是所谓的区域防空。近程导弹和近防炮,就只能顾自己了。
左边是近距离编队,雷达的探测区域会重叠,那就会浪费雷达的性能,1+1<2;右边则是以雷达探测海平面目标的距离(三四十公里)为边界进行编队,尽可能的提高扩大编队的探测范围,1+1>2真要提高末端拦截效率的话,舰艇的信息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对战场有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能及时发现目标,评估目标的威胁程度、分配拦截任务,这些才是舰艇现代化防空作战的核心。堆砌火力这种行为,是莫斯科号巡洋舰干的事。然而,下场如何呢?莫斯科号装了6门AK630近防炮,那又如何?
其次,如果横向比较一下,你会发现055的末端防御火力已经是地表最强的了。就拿美国海军的伯克级为例。早期的伯克I/II型,部分伯克IIA型,近防武器是2座密集阵近防炮。
前后2座密集阵从伯克IIA的DDG-85开始,前部的密集阵被取消,只保留后面的一座。近距离防空更多的依赖一坑四的ESSM海麻雀。后期的型号只有一座密集阵
后来部分伯克经过改装,变成前炮后弹的模式,即前面一座密集阵,后面一座“海拉姆”。
前面密集阵,后面海拉姆可能美国人也觉得,只留一座密集阵太激进了。无论密集阵多厉害(其实也没多厉害),终归在舰艇前方留了一个大死角。不过,伯克的“海拉姆”备弹只有11枚,055的海红旗-10则是24枚。
而英国皇家海军的45型驱逐舰,一开始干脆什么都没有,末端防御直接摆烂。后来快开工了,才决定加上自研了DS-30B近防炮。
在服役了多年后,又决定在舰体两侧加上两座密集阵,估计也是觉得2门DS-30B不保险。圈里的是密集阵,箭头所指是DS-30B型30毫米炮
而法国的地平线级护卫舰,则配备了2门76毫米舰炮。这种炮每分钟120发的射速,根本无法拦截高速飞行的导弹。
地平线的末端防御跟裸奔差不多倒是德国的F124型护卫舰,前后各有1座21联装的“海拉姆”,是西方国家所有驱护舰里末端防御最强的。前后2座海拉姆,武德很充沛
当然,上述舰艇的末端防御火力普遍强度不高,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设计师愚蠢。各国海军的面对的敌人不同,任务强度不同,体现到军舰的设计上就会差别很大。就说欧洲国家那一票国家,基本上都把自己定位成区域性海军了。面对弱敌,自己上;面对强敌,美国上。所以它们的驱护舰确实不需要很强的火力。但是中国海军不一样。中国海军的潜在敌人都过于强大,别说美国海军,光是韩日海上力量,都需要我们打起精神来对付。除了055、052D,哪怕是054A这样的护卫舰,末端都是2座近防炮。054B干脆上了一座海红旗-10,达到了驱逐舰的水平。同样的,韩日海军的压力也大。韩国海军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其末端防御也是弹炮模式——一座21联装“海拉姆”和1座守门员近防炮,跟055一个级别。日本海自的摩耶级、爱宕级这些防空驱护舰,以及朝日、秋月等通用驱逐舰,前部都是2座密集阵。要不怎么说是东亚怪物房呢。
能打进10公里的,按敌军技术,只有亚音速的隐身弹。
红旗10起码搞两套
区域防空的,点防空交给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