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就是人设崩塌,人设树立是不好看的,谁会盯着盖楼,只会盯着炸楼。”
面对着镜头的采访,黄磊说出了如此的话语来为自己的电影《麻烦家族》辩解。
一时间,电影的低分也被解释成了影迷们不懂欣赏、无数人羡慕嫉妒黄老师等等,支持方和反对方差点上演一场舆论大战。
可仅仅一个月后,黄磊的“完美人设”不攻自破,《深夜食堂》史无前例的低分,瞬间击穿了那个足智多谋、风趣热情的外壳。
人们这才发现,原来黄磊也会演技油腻,原来黄磊也会在节目中塞满广告。
黄磊啊,这么多年都好好过来了,可你的“完美人设”,怎么说崩就崩了?
01
最初的文青
谈起文青,我们似乎总会把它和无病呻吟联系在一起。
有理想有追求,嘴里谈着文学和梦想,生活里为着茶米油盐犯愁,却总要摆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其实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人们熟悉的那个胖乎乎的黄磊“老师”,最开始的他也是一个文青,甚至是最标准最有“文青范”的文青。
因为家庭的缘故,黄磊在6岁的时候就参与舞台剧的表演了,江西话剧团至今都还留着一张他过去的剧照。
歪着脑袋,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小时候的黄磊长得那是一个男生女相,而漂亮的男孩和文学结合在一起,自然是无人可挡的大杀器。
1990年,黄磊考入北影,大一就被陈凯歌选中成为《边走边唱》的主演。
一部文艺片,全程几乎都是围绕黄磊这个主角展开的,如此优渥的待遇,放在娱乐圈里几乎可以让无数新人羡慕到爆炸。
至于原因就实在是太简单了——早期的黄磊简直就是为文艺片而生的,戴着布制的八角帽,披着一件暖色的衬衫外套,搭上宽松的裤子,
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无数人心目中最标准的文青模样。
而且除了样子外,黄磊的表演功底也不是花架子,饰演的人都有血有肉,时而愤怒时而无力,完美呈现出了导演和编剧的心中所想。
于是两相结合,黄磊几乎成了当时文艺片的主宰,处女作《边走边唱》直接登上戛纳电影节,更是让他被无数文青奉为偶像。
完美,就是那时候无数人对黄磊的评价。
文艺一直是电影圈里的“高级”词语,和喜剧、动作片相比,它更具备艺术性,更符合艺术人的追求。
所以黄磊在最初的追求也很简单——他想在文艺的路上走的更远。
当然,黄磊的方式很高级,他不会自己去加强自己的优点,自夸自卖只会起到反效果。
也因此,他用的是另一招——自己只做事,夸要借别人口。
92年出演舞台剧,94年黄磊自编自导了舞台剧《牛虻》,收获了无数好评的同时,也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文艺圈的地位。
1998年,他留起了长发,捧起了吉他唱《我想我是海》。
小宋佳说自己当时爱惨了黄磊,这张专辑甚至要天天放在包里带来带去,只想和自己的偶像更近一点。
1999年,他是《人间四月天》里多情的徐志摩,是随口一吟就是名篇的大才子大情种,是无数文艺青年理想中的自己。
这部剧从内地火到了台湾,无数人甚至去书店里买徐志摩的书不说徐志摩,只说买“那个黄磊写的书”。
2003年起,黄磊更是将自己的“文青”人设发挥到了极致,自导自演的三部电视剧。
《似水年华》《天一生水》《夜半歌声》一一放映,在圈内收获了无数好评。
那时候的风评夸张到了什么程度呢?
黄磊被称为“万人迷”,男女通杀。
高晓松有次与黄磊吃饭,直言自己全程手在激动地颤抖。
毫无疑问,被捧到天上的黄磊因此而飘飘然了,作为文青,他最大的梦想自然是在艺术上得到大家的承认,但很快,现实就给了他迎头一击——他没钱了。
叫好不叫座,这也是无数文艺片的通病,三部曲拍出后,黄磊在名声上被捧的高高的同时,钱包却因此瘪瘪的。
文青人设赚不到钱,当了30多年的文青,黄磊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
02
人设转变
大概在2005年前后,影视圈开始了一场大洗牌。
人们发现自己想要的是娱乐,是刺激,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文青范。
黄磊也因此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依仗,甚至一度无戏可拍。
饿着肚子,人自然无法为梦想继续奋斗了,也是在这时,黄磊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人设,也是在这时候开始立起来的。
2010年,赵宝刚找到了黄磊,邀请他饰演一个家庭中的小男人,每天都要和柴米油盐为伴,这和文青几乎是截然相反的“生物”。
对黄磊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是快吃不起饭的窘迫,让他无奈还是接了这场戏,谁料却一发不可收拾。
《男人帮》《夫妻那些事》《我爱男闺蜜》,转型后,黄磊又立刻接了三场几乎类似的戏,场场都是成熟好男人的角色。
在他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黄磊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开始了日复一日地增肥。
因为中年暖男,或者说家庭“主夫”这样的形象,就应该是胖胖的,和蔼又没有攻击性。
曾经的文艺青年不见了,如今只有一个脸和脖子胖成了一体的中年好男人,一个守着家庭的好男人。
其实黄磊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不想随波逐流,但我在随波逐流。我想过逆流而上,但不知道方向在哪儿。”
但收入,却明晃晃地告诉他自己该去往何方,为了生活也为了钱,黄磊在好男人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为了强化自己的形象,他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绑定”,也即是我们所说的立人设。
2013年,他带着自己的女儿参加当时大火的《爸爸去哪儿2》,一跃成为节目组中的可靠大哥,厨艺高超的大师。
面对着女儿,他总是表现出理智与耐心,很多时候更是和观众开始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
遇事不紧张,沉稳,这让黄磊一度收获了无数粉丝,而不少高光时刻的高情商发言,更是让他坐稳了好男人的人设。
15年,黄磊加盟《极限挑战》,成为了剧中的智商担当,甚至就连节目组都开始喊他神算子,似乎在黄磊的眼中不存在什么难题。
到了这里,黄磊的新人设其实也就立起来了,高智商、高情商、对家庭好。
他就像是人生导师一样,被无数人尊称为“黄老师”。
事业上的成功,收入上的喜人,这时候的黄磊又和第一次成名之后一样飘飘然了。
可人设这种事情,本身又能立起来多久呢?
03
一泻千里的倒塌
假的成不了真的,真的变不成假的。
人设在当今的娱乐圈里是很普遍的事情,不少人靠着人设更是名利双收。
可这个东西吧,立起来不容易,塌起来却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它就像是预设了一个人生中的剧本,要求名人一刻不停地进行表演,至少是在大众面前需要表演。
可拍戏总会拍累的,有时候一个不注意,被藏在人设下的本性也就会暴露出来。
当表面与内里相反之时,普通的群众们就会发现自己被骗了。
而欺骗观众的后果,一直都是很严重的。
黄磊从最初开始就不是什么好男人,他只是一个满溢着文艺风的文青,有温度、有风采的中年暖男,这样的人设能立得了一时,却立不了一世。
早在《爸爸去哪儿2》里,这个黄磊关键的“人设建立仗”,其实早就有穿帮的镜头了。
有一个画面,当时的黄磊在镜头前表示,不会去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以此来展现自己的民主家庭。
这是好事情,可画面一转,在有次与多多的对话中,他却公然表示多多只能看宫崎骏的动画片,并表示“不能接受她的审美和我的有偏差”。
宫崎骏确实是动画界的名人,他的作品也从始至终都是在透露出向上的力量。
可毫无疑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多多不一定是宫崎骏的粉丝,却被下令只能看他的动画。
这样的家庭,真的还算民主吗?
包括黄磊的话语,其实都让人细思极恐,“不能让孩子与预想的有偏差”,这是黄磊真实的育儿思想,也折射出他内心旺盛的掌控欲。
当时的最后一期《爸爸去哪儿》,节目组表示要去新西兰,结果在收拾行李的时候,黄磊先是表示让多多自由决定要带什么东西,却在随后一次次地否定她的选择。
次数多了,其实这样的场景就有些可笑了,黄磊就像是预设好的“程序”一样。
他总得在镜头前先演讲一番稿子,装饰一下自己的人设,然而在做事上,曾经的一切都被抛之脑后。
《深夜食堂》,将黄磊的一切都击碎了。
原剧高达9.2的评分,中国版却是直接反了过来——2.9,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了。
广告,就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败笔,中国的传统美食是速食泡面。
甚至做这碗面的过程就是单纯地放水上调料包,堪称是对中国美食文化的侮辱。
作为主演的黄磊更是首当其冲,愤怒的人们开始质疑。
如果黄磊真的是那个有智商有温度的完美男人的话,怎么会接受如此没有底线的剧集。
很快,无数过去的黑历史被扒出,是《爸爸去哪儿》那个看似民主的爸爸,是《奇葩说》是那个毫无情商智商可言,只知道一味表现的评委黄磊……
那个曾经的完美男人不见了,有的只是一个接近真实的黄磊,
一个为了钱的黄磊,演技浮夸,造型油腻,不解风情。
人设的崩塌是无比迅速的,又好似烟花般璀璨的,曾经价值千万的人设一夜在风中逝去,留下的只有毫无作品可言的黄磊,一个被人拆穿了真实面目的黄磊。
自己的品牌“黄小厨”被爆不尊重知识产权,抄袭别人的创意;
和何炅一起投资、谋划的《向往的生活》被评为“像素级的抄袭”,和韩国的原片一模一样……
21年后,黄磊再无新作品面世。
曾经的文艺青年也败给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黄磊啊,你又是否记得自己当初的评论呢?
“最好看就是人设崩塌,人设树立是不好看的,谁会盯着盖楼,只会盯着炸楼。”
一语成谶。
当然,如今的黄磊似乎又有了归来的势态,担任制片人的综艺《盒子里的猫》在今年6月初开始放映,这一次回归,他又能否重新成为过去那个完美男人呢?
娱乐圈的人终究是要用作品说话的,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最初的文艺青年不好不差,或许这也是黄磊最想成为的样子。
可终究人要吃饭,会为了生活而低头,为了钱,黄磊开始营造全新的暖男人设,更是借此又火了一把。
可人设说来说去都是假的,无法言行合一,那就会存在漏洞。
等到支持的人少了,等待一次事件的爆发,就像黄磊自己说的炸楼一样,极短的时间里,曾经的人设就可以灰飞烟灭。
黄磊啊,这样的你,真的对得起过去粉丝的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