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可以谈恋爱啦”,家长的调侃,孩子的无奈

谭浩俊 2024-06-10 08:51:31

6月8日,西安一考场外,张先生全家8人出动来接完成英语考试的儿子,并举起“终于可以谈恋爱啦”的横幅。爸爸张先生说,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支持他去谈恋爱。张同学则说,这个横幅太让自己“社死”了。

高考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别说张同学不适应,绝大多数看到这则消息的人也不太适应。高考前,最好啥心思也没有,就是一门心思备考。高考结束,就啥也不在乎,一切放开。这样的想法,可不只是家长的专利,更是许多孩子的专利。为什么上中学时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很听话、爱学习的孩子,到了大学就变了一个样,贪玩、贪吃、贪喝、不爱学习,甚至整天与游戏为伍,就是高考前链条绷得太紧,高考后链条全松了,甚至断了。

实际上,对每个同学来说,高考很重要,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更重要。高考成绩,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把高考变成新的平台,让学习成为终身习惯,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各种目标。相信张先生一家拉出这样的横幅,可能只是调侃一下,只是让孩子紧张的情绪放松一下,没有更深的含义。但是,横幅背后的问题,却更值得思考。

有网友说,这是“催学”之后的“催婚”吧。这种说法不够全面,也不尽客观,但是,也不排除这样的现象会出现在许多孩子的身上。上了大学,就会遇到诸如“何时把女朋友带回家”“可以找男朋友了”之类的话。当然,考研、考博、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考国企之类的话,也一定不会少。

也就是说,对参加完高考的孩子们来说,能够得到的片刻快乐,就是大学报到前的这段日子。一旦上了大学,各种新的“催”法又会出现。在绝大多数家长眼里,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学习成绩、文凭、工作等,而很少有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原因就在于,他们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才是世界上最棒的,以至于让很多孩子要背负着具有这种心理的家长的期待。

所以,张同学家长的幽默,对张同学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幽默,而是无奈。真正的幽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让孩子承受不该承受的压力,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轻松,或许也是孩子能否成才的要素之一。

0 阅读:30

谭浩俊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员,媒体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