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导读:先祖绝望离去,贾环跑赢了宝玉

浮生漫读人生长 2024-07-24 13:16:33

这一回的回目名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写的是一个平常的中秋节,两府常规的庆祝活动,但花了很多笔墨,来写抄检大观园所带来的影响。

先是尤氏从惜春处出来,去李纨那里,紧接着宝钗来了,说是要从大观园搬出去,并且建议李纨把湘云接过来。

李纨和尤氏都知道,宝钗是因为昨晚抄检的事,搬出去避嫌。

一会探春来了,这朵“刺玫瑰”没有李纨和尤氏那么含蓄,而是直接发泄对抄检的不满。

尤氏从李纨那里出来,又来到贾母屋里。

作为老祖宗,贾母这里已经有了过节的气象,子侄们都来送菜表示孝敬,贾母也只是象征性地尝几口,然后根据各人的特点,将菜赏赐下去。

身为将军夫人和诰命的尤氏,非常随和,不但在李纨那里用丫头的护肤品,而且在贾母这里吃下人的饭,毫无架子,也不讲究。

作者也透过尤氏吃下人的饭,体现贾府已经到了必须量入而出的地步,再也不能奢靡浪费了,所以,突然多了一个人吃饭,饭量就不够了。

到了晚上,尤氏结束在荣府的游荡,回到宁府,宁府门口已经停满了轿马。因为贾珍在府里开赌局,纨绔子弟聚集在宁府,作者通过尤氏的眼睛,看到宁府的玩乐到了实在不像话的地步。

所以,到了中秋前夕,当贾珍领着妻妾们赏月作乐之时,从祠堂传来叹息声。这是先祖对他们彻底失望了,再也不抱任何幻想。

到了十五日中秋节,两府合家在大观园设宴庆中秋,因为人少,显得很冷清。

贾母提议玩击鼓传花,花落在谁手里,谁讲一个笑话。

第一个是贾政,这个从来一本正经的老学究,居然讲了一个怕老婆喝老婆洗脚水的笑话。

这个笑话并不好笑,却很有味道。

接下来是宝玉,当着贾政,他不敢讲笑话,主动要求作诗。宝玉作了什么样的诗,作者没有写出来,从贾政的态度来看,应该是中规中矩。

然后是贾赦,讲的笑话也不好笑,却刺中了贾母,因为他讲的是一个关于偏心的笑话。

最后花传到了贾环手中,他看到宝玉作诗受到了奖赏,也要求作诗。他作的诗和宝玉如出一辙,透着一股邪气,贾政将他们称之为“难兄难弟”。

不过,贾赦对贾环的诗大加赞赏,说是符合“侯门的气概”。

贾母爱热闹,中秋夜是团圆时节,最该热闹。然而,祖孙三代人坐在一起,一点热闹的气息都没有,一切都像是形式。

本章回有两个重点:一是“异兆发悲音”,二是“新词得佳谶”。

我们应该记得,早在第五回,宁荣二公截住前往宁府接黛玉的警幻仙姑,希望她能帮忙引导宝玉走正途。

这表明,虽然宁荣二公仙逝已久,但他们的生魂一直盘旋在贾府不肯离去,想要看到后代子孙能够光宗耀祖,延续先祖的风光。

他们最初将希望放在贾宝玉身上,奈何贾宝玉不上道,只想混吃等死,什么家族的明天和未来,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即便如此,二公依然在观望,甚至可以说是在守护,直到看到身为族长的贾珍玩乐到不堪的地步,深知大势已去,贾府的败亡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实,只好叹息而去,彻底放下了执念。

然而,就在宁荣二公对贾府子孙后代彻底失望之际,贾环却在中秋宴上因作诗而“得佳谶”。“谶”的意思是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佳谶”就是美好的预言和预兆,这当然只是针对贾环个人而言,而不是针对整个贾府。

这就说明,当贾府呈下落之势时,贾环因“近日读书稍进”而在上升,而且有可能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

作者这么写,其实是用来和宝玉对比的。

从天赋来说,宝玉比贾环强多了,“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所以宁荣二公把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

从所获得的资源来看,宝玉受着贾母的溺爱,有一个贵妃姐姐,北静王邀请他进入王府的圈子学习。

反观贾环,因是赵姨娘所生,庶子身份,而且有一个极不讨喜的亲妈,加上有宝玉的光环相映衬,使得他敏感而又自卑,连芳官这样的下人都敢明目张胆地欺负他。

但是,本应撑起家族的宝玉,因荒唐顽劣而成为家族败亡之际的累赘,而贾环却在全族看不到希望之时,得到了“佳谶”。

对比之下,作者怎能不既愧又悔?

0 阅读:0

浮生漫读人生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