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陕西有色碳硅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碳硅新材)成立,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色集团)100%持股,注册资本金20亿元,选址在延安市黄陵县。
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千亿陕有色的“新周期”或已来临。
“新周期”首个大型子公司:意在碳硅这是陕有色近年来罕见的一次大动作。
扫描其135家(持股50%以上)存量子公司,陕有色碳硅新材料以20亿注册资本位列第7位,但若从全资子公司来看,则可排进前3名。而上一次如此大手笔还是十三年前,于铜川布设的美鑫产投注册资本30亿。
引发我们关注的新闻点在于碳硅新材料属全新版块。
2024年4月,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群英出席活动时,首次将碳硅新材料列入陕有色“新周期”内的“六大主业”,其他五大主业分别为钼基、钛基、铅锌基、铝镁基、稀贵基,基本都有了“版主”。例如钼基领域的金钼股份(601958)经营业绩连年翻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1.84%、169.76%、132.19%。钛基版主宝钛股份(600456)在强化主业之时,也积极谋求新在3D打印领域的新突破,详见《9月:陕西能否“打”苹果?》。
对于碳硅新材料的“新版主”,有色集团拿出了详尽规划。
建百亿园区:从2023年底开始推进与黄陵县签约的陕西有色黄陵碳硅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投资总额超200亿元。
搭高端智库: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设立院士工作站(室),在碳硅产业(延链)、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个重大项目上进行联合攻关。
当然,更大前提是碳硅新材足够“战新”,并极度贴合了新能源汽车之局。
其一是有望解决“里程焦虑”:目前传统电池材料已满足不了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化的发展,而硅碳材料被认为是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之一。
其二是有望实现“轻体量化”:长期以来,复合材料(碳硅新材料可以是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或增强材料)被少量适用于注重减重以提高性能的赛车开发领域。目前,其正在下探至乘用车领域,用于延长电动车续航里程。
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2023-2032 年汽车复合材料市场报告预计,汽车复合材料行业的收入将从74亿美元倍增至2032年的164亿美元。
▲图:有色集团子公司分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主要子公司的注册地来看,碳硅新材应该是有色集团在延安市部署的第一家子公司,至此实现了全省域覆盖。
小县黄陵:“三分类”下转型升级普通认知之下,黄陵只是一个陕北小县——2023年常住人口不到12.5万。但在金融棒棒糖的纪录中,这个县却贡献了许多“大文章”。
例如“大厂进击”。标志性动作是陕煤集团拿出182亿元投资“黄陵硅基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项目。详见:《“新硅旧锂”:陕煤180亿“亲下场”逻辑分析》)
例如“央企驾到”:2023年8月,中国电子旗下桑达股份(000032)与黄陵县达成合作,要把黄陵打造成为国内县级全域数字经济与元宇宙场景应用“双标杆”。详见《“小县”黄陵:300亿央企“云大佬”为何驾到?》。
例如“创投转型”:2022年,黄陵县与西部证券、省引导基金、方元基金等成立陕西黄陵秦创原西证方元投资基金,总规模3亿元。此后又与陕西金资成立黄陵金资产业发展基金,主要投向以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重点领域。
例如“研究先行”:2022年4月建成投用秦创原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和智慧工业、现代农业、数智黄陵三大创新平台。目前共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成长型企业120家,3年内实现了4倍增长。
总体来看“打法”很多样,那么,黄陵县本身的“牌面”怎么样呢?
最直观的印象是——黄陵为延安最重要的煤炭产区。在2023年度,生产原煤约3000万吨,故此其GDP常年位居延安市前3。统计公报亦显示,黄陵县三产占比5.9:78.1:16.0,鲜明地体现出GDP与资源禀赋的强关联。
当然,黄帝陵是绕不过去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黄陵接待游客人数从520.5万人次增至9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8.3亿元增至35亿元,分别增长了87%和91%。在2022年陕西省出台的“一县一策”中,黄陵县定位为服务业/文化旅游县。
▲图:黄帝陵景区
作为区域观察者,我们显然能捕捉到黄陵招商引资的强烈雄心,尤其是发挥其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
在此场景下,碳硅新材这一项目堪称“及时雨”。
最新消息显示,该碳硅产业园一期投资117亿元,生产碳化硅纤维、碳陶制品等,产值270亿元;二期投资110亿元,配套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等关联产业,产值150亿元。
有色谋变:2024“赶考破题”碳硅新材背后可以看到黄陵县的积极诉求,更预示了有色集团正在“赶考破题”。
从业绩来看,2020-2023年,有色集团营收从1445亿稳增至1767亿,营业利润从11亿元到34亿元,重要原因是受益于钼钛产品量价齐升以及电解铝、电解锌等产品产量增加。与之同步,集团口径下的资产负债率也逐年降低,2023年达66.13%较去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对于2024年,有色集团奋斗目标是:实现营业收入1840亿元,利润总额破50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色集团营收1000亿,完成计划54.34%,利润25.62亿,完成计划51.24%。
▲图:陕有色2020-2023年营收及利润情况
面对稳健的业绩表现,碳硅新材这种超级项目之所以能够启动,是因为集团管理已经想清楚辩证关系——即准确把握“立与破”、“稳与进”。
思路已清,决策自然高效。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6月,吴群英正式履新担任有色集团负责人,11月即签下碳硅新材料200亿项目,抛下了新增百亿园区建设第一锚,对于此役,在次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报》主办的企业家论坛中,吴群英对全国同行做了更为清晰的阐述: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紧抓科技创新这个“金钥匙”,强化新质生产力突破,支撑传统升级、战新挺立、未来布局“三线并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供给,构筑有色金属工业现代产业体系。如果将这种表态延展至内卷环境,其更简洁的态度是:降价经营改变不了低端过剩这个根本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品质提升、产品迭代,或者更换赛道、走出红海,进入战新赛道。
▲图:吴群英
面对“创造升级”这项大考,其实不止黄陵碳硅这一个支撑点。从全集团看,围绕“新”的大文章已经全面展开:
金钼集团:攻克核反应堆燃料包壳及高端温控薄壁管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宝钛集团:攻克钛合金紧固件表面涂层关键技术,摆脱进口依赖;
陕西黄金集团:打通P型银粉到银浆产业技术路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西安勘察院:自主设计的竖罐还原炉成套装置首套应用......
汇总起来看,2023年至今有色集团已开发新产品35项,实现新产品产值43.44亿元。这种“不止求稳”的打法进一步增厚了有色集团寄望担纲“国之重器”的战略目标,也实实在在形成了一种内种机制。有数据显示,有色集团已启动了第一批共91项科技项目,全部指向了基础材料、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理论与技术,2024年至今,累计投入研发经费已达1.17亿元。
作为区域财经观察者,在急需提振经济信心的当下,我们认为作为国资大省,有色集团将“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贯通融合,以大手笔投资撬动新型产业,是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尤其是“不守旧摊子、敢创新摊子”的勇气,值得更多主体研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