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他把御史解缙的父亲解开召进京城,指着解缙对他说道:“大器晚成,你把你儿子带回家去,让他继续学习吧!十年后再让他回朝廷任职,就算到那时候他再被启用也不算晚!”
收到这样的圣旨,解开没办法,只好把解缙带回家,让他继续在家读书学习。
解缙是明朝有名的才子,从小就聪明过人,他19岁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为什么朱元璋会这样对待他呢?
朱元璋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说起来,初露头角的解缙本来很受朱元璋看重:因为才华出众,解缙中进士后被授予庶吉士,不久就官至翰林学士。
朱元璋特别欣赏解缙,甚至曾经对他说道:“朕与你虽然从大义上说是君臣,但是恩同父子,你对朕应该知无不言!”
朱元璋一向善于识别人才,也很会用人,他对解缙说这句话虽然有赞赏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或许就是为了收服人心。
可是,初出茅庐的解缙不懂得这些,他居然把朱元璋这句话当了真,然后第二天就给朱元璋上了一份洋洋洒洒的“万言书”!
这份“万言书”内容广泛,包括:批评朱元璋经常发脾气,总是诛除奸逆,却没褒扬过一个好人;朱元璋喜欢阅读的书不合适;朝廷设置宴会、研习的场所不对;卫士不够帅气,护卫不够勇猛;应该让年轻的僧侣道士还俗……
内容五花八门,总之只有别人看不到,没有解大学士想不到。
看到这样一份满怀热情、内容庞杂的万言书,朱元璋有什么反应呢?他称赞解缙的才华,然后再没有其他实质性的进展。
在亲政二十余年的朱元璋看来,解缙此举大概就像小孩子过家家,自己玩得兴致勃勃,细节全面周到,在别人看来却全是儿戏,所以不值得采纳,也不值得认真。
朱元璋没和解缙认真,可是别人却没有这么大度。
或许是觉得有朱元璋做坚实后盾,自己尽可以有恃无恐,所以解缙从来没意识到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久,解缙就跑到兵部去索要奴隶,索要时态度恶劣,说话非常不中听。
兵部尚书沈潜没惯着解缙,一封奏章把他告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的表现还算宽容,他说道:“解缙怎么会这样放纵呢?”然后把解缙改任为御史。
解缙仍然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很快就做了一件让朱元璋和满朝文武都“刮目相看”的大事:1390年,韩国公李善长全家被诛,虞部郎中王国用想为他鸣冤,于是请求解缙为他代笔起草奏疏。
对于李善长一案,朝廷大臣都心知肚明,不过人人只求自保,并不敢随便替他出头。偏偏解缙不知深浅,或者自以为深得朱元璋看重,即使说错话也没关系,所以他大胆地替王国用起草奏章。
解缙出手,奏章的内容自然合情合理,分析透彻,逻辑严密,是一篇值得称道的好文章。只不过,奏章内容直指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之后的心情可想而知。
做了这件事后,解缙仍然没觉得行为出格,于是继续给人当枪使:为同僚夏长文起草奏疏,弹劾自己的顶头上司,都御史袁泰。
朱元璋看到这份奏章后,生气地把袁泰责备了一番。袁泰吓得跪在地上连连叩头,流泪不止,因为年纪够老才获得了朱元璋的原谅。
有这么几件事之后,朱元璋终于明白:解缙聪明归聪明,可是在政治嗅觉和为人处事方面实在幼稚,如果再任由他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他还会在别人的指使下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有了这层顾虑,又出于爱惜人才的心思,朱元璋于是把解缙的父亲解开召入京城,让他把儿子领回去,在家继续好好学习,十年后再回朝廷任用。
22岁的解缙回到江西吉安老家,这一呆就是八年时间,一直到朱元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