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埔冒出叠墅用地,隔壁业主吓坏了

黄埔圈圈 2024-06-16 17:40:50

01

大家知道,这两年楼市下行,外围郊区的地难卖。为了维持紧巴的土地财政,不得不转向市中心或区域中心卖地。

所以,这两年天河、海珠等核心区,变着花样,充分挖潜、调规新增宅地。

导致供应量激增,出现一手全面压制二手,存量与增量库存高企,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

还有一种现象是,市场分化严重,冷热不均,个别网红盘流量惊人,楼前车马喧,但绝大多数盘寂寞沙洲冷,门可罗雀。

黄埔这边呢,土拍市场也同样向中心区缩小的趋势。

尽管黄埔目前增量主要由旧改项目转化,财收主要来自工业,但也有开源的必要

,在土地财政这一端适当做一些增量。

目前而言,黄埔双核心——科学城中心区与老黄埔(海丝城)中心区(鱼珠-双岗)中,科学城核心区宅地开发已经饱和,无地可供。

相对而言,老黄埔核心区通过土地收储调规,还有不小空间。

事实上,老黄埔作为最近承接珠金琶CBD“金三角”外溢的区域,土拍市场也相对更有热度。

但做增量,对于存量市场的业主而言,无异于增加了竞争对手。至少分走了区域市场的客源,导致区域购买力不足,进而可能影响后市预期。

特别是在户型新规加持下,同地段几乎每一次新增宅地,难免引来周边二手业主不爽。

02

比如,最近老黄埔茅岗路以西、护林路北侧地块,即富颐华庭西侧的广州机械研究所地块调规新增住宅用地,引起了周边二手业主的骚动。

但其实多虑了。

据控规,该地块用地三处调整:

其一,落实广州机械智能研究院及“房改房”按历史手续落实用地性质等指标。

其二,为支持茅岗村集体经济发展,将村集体权属范围内的科研用地兼容其他商地,调整为一类工业用地兼容科研用地,为后续产业导入预留弹性空间。

其三,完善产业用地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规划新增1处二类居住用地、1处公园绿地,规划新增公共服务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建筑面积2653平方米。

其中,新增宅地由2宗组成。

北侧宅地(23号地块)用地面积31104平方米,容积率仅1.0,计容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

南侧宅地(24号地块)用地面积129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714平方米,容积率3.6。

值得注意的是,23号地块容积率低至1.0,意味着打造产品一般为独栋别墅、双拼别墅、联排别墅等。

该宗地块3.1万方的建筑体量,如搞叠拼,预估货量仅百来套。

24号地块,容积率3.6,总建面约4.6万方,预计为高层或超高层住宅,货量也不多,大概3栋左右,四五百套。

大概率两宗宅地的产品为前高后低的“叠墅+高层住宅”组合。

另要注意,控规调整提到宅地部分为广州机研院房改房。这部分房源,是低密墅类产品,还是前排高层住宅,有待确认。

我猜测,大概是其中1栋高层住宅。

也就是说,大概流入市场售卖的是部分叠拼和高层住宅,总货量预估400套。

这点货量,尤其是叠拼产品,跟周边富颐华庭、中鼎珺合府、保利中央公馆等一二手项目,显然错位竞争,基本没啥影响。

另外,机研院地块配套一般,控规显示无规划学校。周边最近的学校为黄广附西校区、茅岗小学。五六百户学位需求不多,塞进任一所,问题不大。

这一点学位,对于黄广附西校区初中部的择优空间,也构不成威胁。真正能带来挤出效应的,是茅岗西旧改地段生源。

03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机研院改造项目增加宅地,并非新近的规划,其实早已有之。

机研院项目是《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重点打造的“十大价值创新园区”。

该项目将采用高度混合的开发方式,以岭南地域特色、生态智慧、绿色共享为建筑设计理念,以“科技智云”为设计构思,在产业社区中融合居住、研发、商务、休闲功能,实现产业及生活服务的垂直共享。

项目业态除了商务办公楼、商业,也规划了部分高层住宅:

产业规划方面,项目将引入一批智能装备产业,建设成为集聚科研孵化、智慧检测、教育交流、展示销售、生活服务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区。

为此,六年前,机研院地块雄心勃勃规划了一栋300米高地标,撑开鱼珠西大门北侧的城市天际线。

但可惜,2021年住建部“限高令”一出,包括机研院项目、广建鱼珠湾、鱼珠旧城项目、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双沙旧改、茅岗东旧改等多个规划超300米地标,悉数被砍。

其中,机研院改造最高地标降至208.5米,即目前由科学城集团开发建造的科纳智创中心。

该项目除最高地标,另有一栋高98.55米的办公楼、一栋高191.7米的酒店。

04

从区域增量来看,机研院改造项目四五百套的货量,只是餐前小菜。

从老黄埔中长期规划来看,除常规的旧改项目之外,还有不少拟收储调规住宅地块。

且不说博弈相对漫长的沿江央国企物业地块,比如文船改造项目、中外运码头改造等等。近期三五年左右,局部村集体预留地块,也不排除有新增宅地的可能。

比如,地铁5号线双沙站北侧,信华路、大沙东路四期沿线,现状为仓储物流的地块,背靠龙头山,又近地铁站,非常适合开发住宅。

从地形现状来看,至少有4块地可开发,可供货量少说也有三五千套,对于土地财政的贡献是明显的。

这一块通过收储清退物流堆场再开发,加上双岗停车场综合开发、双沙旧改,以及近期龙头山提质升级,周边环境也会有明显改善。

0 阅读:323

黄埔圈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