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成为端午文旅新顶流——小龙舟划出经济“大生意”

文旅中国 2024-06-17 15:19:49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假期,赛龙舟成为当之无愧的新“顶流”,浙江温州、广东佛山、湖南益阳、江苏盐城等地的龙舟赛事刷爆网络,相关话题屡登热搜,不仅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的到来,还带动了龙舟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激发了当地文旅消费新活力,“龙舟经济”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如此,赛龙舟活动更是走出国门,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华彩。同时,龙舟赛安全问题频发,也引发舆论的普遍担忧。

图源:网络

今年端午节期间,赛龙舟火爆全网,各类“龙舟段子”层出不穷。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龙舟凭高超技术、激烈场面“出圈”——“一生低调的广东人为扒龙舟拼了”“广东的鱼一天被扇了几千下”“龙舟队选手回应赢了免房租输了跪祠堂”等话题屡登热搜。

图源:网络

北方龙舟则稍显笨拙,以“搞笑”取胜——“北方龙舟出洋相笑晕南方人”“难怪曹操说北方人不善水战”“北方人赛龙舟主打重在参与”等话题关注度持续攀升。

图源:网络

监测显示,端午节期间“赛龙舟”相关信息总发文量达31.11万,全网总曝光量达211.03亿。

社交平台的火爆助推线下龙舟赛持续升温。中国龙舟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前后,有二十余个省市举办了392场的规范轮流赛事。基层民间开展的龙舟活动超千场,预计直接参与人数超3000万。对比热度指数发现,广东、湖南、贵州、福建和江西等省份的龙舟赛最火,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参加。其中,在热度最高的广东,外地游客占观赛人群总数的15%。

图源:网络

此起彼伏的龙舟赛事背后,不仅有热火朝天的摇旗呐喊,还有巨大的经济效应。一方面,随着龙舟赛事的逐年增多,产业链不断集聚。从龙舟器材、比赛设备的生产和赛场建设,到运动员的训练与培训,到赛事的举办、赛事或赛队冠名和商业赞助,再到与赛事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产业......长长的龙舟正在延伸出一条更长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龙舟热”带动地方文旅热,不少游客远赴异地只为一睹“龙穿漂移”的“飙船”盛况。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5月30日至6月5日,广西崇左、江西南昌、湖南永州、广东佛山、贵州铜仁等多个赛龙舟地区的酒旅和餐饮订单量攀升明显。

龙舟文化火爆的底层逻辑——民族自信心的崛起、可玩性强、玩法形式的创新与互联网的宣传助力。近年来,国潮风兴起,“新中式”旅游火热,赛龙舟历史悠久,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群众的文化认同感高、参与感强。所谓“北人赛马,南人竞渡”,这项结合了“速度与激情”的活动可玩性极强。例如,此次风靡网络的“叠滘弯道赛龙舟”,是由四五十人同坐一条超25米长的大龙舟,在L型、C型、S型等弯道上漂移奋进,还有(考)石角、过险峰等高难度挑战,十分具有观赏性。再者,不少龙舟赛事开始融入文旅新玩法,例如加入多样化、沉浸式的互动体验,配置创意市集、音乐节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互联网更是为龙舟文化的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借助社交平台,一场场藏在深巷的特色龙舟赛事“一朝成名天下知”,相关话题霸榜热搜,各类“龙舟段子”广为流传,极大提升了龙舟文化的普及度与关注度。

民俗活动变专业赛事,中国龙舟正在划向世界。上世纪80年代,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开始真正意义上向专业赛事转变。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龙舟竞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龙舟运动逐渐在全球风靡,成为了全球性的体育运动。5月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在美因河上开赛;6月2日,卢森堡第二届国际龙舟节在雷米希市摩泽尔河畔举行;今年,龙舟赛还将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巴黎奥运会;2025年,龙舟将作为世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亮相成都2025年世界运动会赛场。可见,赛龙舟这项古老的运动,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中国和世界。

火热的龙舟赛事暗藏安全隐忧。“水能覆舟”,赛龙舟不是沙盘比划,而是在江中湖中“实战”,其风险不容小觑。近年来,赛龙舟出现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2023年6月22日,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登岗镇登岗村宅下经合社的一条龙舟在训练时发生侧翻,侧翻事故共造成35人落水,其中2人遇难。今年端午期间,两地发生龙舟翻船事故,造成4人死亡。其中一起是龙舟训练时发生翻船事故,造成3人不幸遇难。另一起发生在群众自发开展的端午划龙船活动中,一龙船侧翻造成多人落水,其中一名57岁伤者抢救无效离世。要知道,赛龙舟是群众性体育活动,其参与人群更广泛、活动场地更复杂,更加考验赛事组织者在安全保障环节的用心、细心程度。要保障赛事安全,就应严格对标安全规范,从水域河道安全到龙舟操作安全一一落实到位,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盲区,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

总之,赛龙舟是集民俗、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它不仅是地方通过“体育+文旅”实现以体促旅、借赛兴旅的有力抓手,更折射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深层认同与情感共鸣。如今,变为职业赛事的“龙舟竞渡”正在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此种背景下,龙舟赛的安全保障工作更是不容忽视,从赛事报备、组织资质,到比赛训练、着救生衣,再到购置保险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让比赛既扬出风采,又扬出安全。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