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认知,改变人生:王阳明的智慧启示与实践

易痴小成叔 2024-01-20 08:58:39

01

大明成化八年,王阳明出生

他们家是浙江余姚的大户,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代

王阳明的祖父是个醉心于读书、不追逐名利的人,对竹子也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他家前后院都种满了竹子,每日他都会在竹林中悠然地阅读,过得自在快乐。

王家历代世代专心耕读,不以仕途为念,这使得家境一年不如一年,直到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一代,王家才因为他的努力得以重振声威。

王阳明的降生让祖父高兴异常,他认为孩子是全家的期盼,仿佛踩着五彩祥云降临人间,于是给他取名为云儿。

他对云儿钟爱有加,抱着他读书,为他吟诵,希望让他从小就体验到书籍的魅力,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然而,随着云儿的成长,王家却逐渐沉默了。

三岁的云儿还没能开口说话。

全家在满怀希望中认为或许晚点开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四岁了,还是一言不发。

全家相互安慰,说大器晚成也无妨。

等到五岁,他仍然不会说话。

这一次,全家都默不作声了。

祖父照旧给云儿读书,每当他吟诵时,云儿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聆听。

五岁的云儿依然一言不发,仿佛呆若木鸡,全家都担心了,沮丧至极。

正好那年,有一位庄严肃穆的僧人来到了他们家,看着云儿,摸了摸他的头,说了一句:“好一个孩子,可惜天机被识破了。”

祖父听后觉得云儿不会说话可能是名字取得不好所致,因此更换名字为"守仁",意在让他坚守自己的天性与智慧,保持慈爱之心。

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改名之后不久,守仁开始能够开口说话了,而且口齿清晰、思维敏捷。

并且过去听他爷爷读过的书,他能记得住,问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他说是听爷爷读的时候记下来的。

守仁有句话说道:“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

人的一生就是修行之路,无论从哪里开始,都是有缘之分,不要抱怨来得太晚,也不必过早庆幸。

02

守仁学会说话后,展现了一个天才应有的样子,成为十里八乡中都有所闻的神童。

他跟随爷爷一起读书,心胸渐渐开阔。

成化十七年,守仁的父亲高中状元,去京城任职,守仁随着爷爷一同前往京城,爷爷天性潇洒,到了金山寺时,结伴而行,一起游玩。

金山美景尽收眼底,守仁的诗性大发,随口吟诗一首,众人听后大为惊喜,立刻请求守仁再吟一首,而他也毫不推辞,立即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于天,还觉山小月更阁。

这时的王阳明只有十一岁。

众人赞不绝口,对这些赞誉,守仁不以为意,反而说道:“文章小事,何足成名?尽管你们惊叹不已,但我却不知如何应对。”

虽然比起七岁时作的诗便流传千古的骆宾王,守仁多了几岁,但他的独特之处仍然引人注目。

进入私塾后,很多孩子将师命视为唯一,觉得读书考取功名才是人生至上之事,但守仁对此抱有怀疑。

他向老师询问:“天下可有何事为第一等?”

老师回答:“唯有读书,然后中进士。”

守仁则表示怀疑,认为天下读书的目的果真只为功名而言吗?十年寒窗,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赚银子吗?

老师听不明白他的疑问。

守仁说:“读书的目的在于成为圣人,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然而,在父亲的眼里,守仁只是一个顽劣的小孩,怎么可能成为圣贤的人物?

但这就是守仁心中的理想。理想就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守仁一生都努力追随这个理想。

你想要什么,你就会付出什么。

想要金钱的人,必然会竭尽全力去赚钱;想要名声的人,会努力赢得口碑;而想要成为圣贤的人,必然会踏上艰辛的修行之路、进入艰难的门径。

03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守仁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学习射箭、骑马,研究兵法,关心国家大事。

他不仅努力学习,还亲自进行调查研究。

成化二十二年,守仁带着两个仆人,历时一个多月,考察了北部边境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回到家后,他满头乱发,瘦如木竹,腰间佩一把宝剑,给人一种漫游四方的感觉。

圣贤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的和平。

他在考察期间发现社会上莫名其妙的流寇横行,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对父亲说:“愿得壮卒万人,消灭这些土匪,平息国内的动乱。”

父亲听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书生揣度朝政,你疯了吧,还是吃点药吧。”

此后,守仁再也不提这件事,但他依旧研究兵法,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书,他看到朱熹提到了“格物致知”。

他觉得,通往圣贤之路或许就在其中。

于是,他与同学一起“格物”,他们搬来几把小凳子坐在竹林中,全神贯注地“格竹”。

他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苦思冥想,日出日落,日落星起,但仍然第三天,同学实在支持不住了,病倒之后不得不离开了竹林。

王阳明感到难以接受,他觉得同伴的精力太过脆弱,在关键时刻就支持不住了。于是,王阳明动用超强的精神力和控制力,更加努力地继续格竹。

连续格竹七天,王阳明已经是黑眼圈深重,双目血红,整个人瘦弱下来,甚至还一直发烧咳嗽。

他最终被病倒了,差点付出自己的生命代价,无奈之下,他只能宣布格物的失败。

他沮丧地说:

看来要做圣人真的很难,我们连一件物品都这么困难,怎么能够理解整个世界的事物?怎么能够洞悉天下万物的道理呢?

十六岁的王阳明,无法真正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因此使用了错误的方法,甚至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无法治愈的咳嗽之病。

王阳明开始怀疑读书成圣人是否适合自己。

他觉得通往圣贤之路似乎被堵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迷茫成了他人生中唯一的状态。

人生就像是一条脚下的路,他现在觉得没有路可走,可能是因为他现在的认知只能看到那样的路。

人心有多广,脚下的路就有多宽广。

04

格物不成,几乎丧失了生命,对王阳明来说,这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他开始放下书本,寻求成仙和修道的方法,全身心地迷恋在成仙和成道的追求中。

这让他的父亲非常担心,他不敢再让王阳明留在京城,担心王家的希望被彻底摧毁。

父亲将王阳明送回了老家,还对他说了几句亲切的话,希望他能够开始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在结婚的那一天,岳父大人充满虚荣心,四处炫耀王阳明,但对于王阳明来说,他眼中只有一个模糊的肥头大耳,红唇白牙,还有一片充满讥讽或是恭维的声音。

他趁机找到机会,赶紧溜出去,信步走进一个道观。

在道观中,有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看到王阳明认真地阅读墙上的文字,不时陷入深思,王阳明对这位道士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老一少,盘腿而坐,开始交谈。

老道士对王阳明说道:

修养身心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内心淡定与宁静。老子强调宁静,庄子追求逍遥。只有保持内心淡定与宁静,我们才能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这让王阳明感到有所领悟,很快就陷入了冥想中,抛开了身外的一切,彻底忘记了这是他的大婚之日。

大婚之日,新郎竟然消失了,这简直成了一个笑柄。直到第二天,家人才在道观中找到了王阳明,带他回家。

婚后,王阳明努力练习书法,白天黑夜都在练习,他的书法逐渐达到了高境界,行云流水,自然而流畅。

他重新开始追求圣贤之道,因为他找到了自信,他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圣人。

人生之路就是一系列未知的构成,但只要一个人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就不会偏离太远。

王阳明还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他一会儿尝试这个,一会儿试试那个。

这些探索拓宽了他的认知,也成为了他改变生活的动力。

05

时间如梭,转眼间,王阳明也到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年纪。弘治五年,王阳明第一次参加科考,一举成名,成为了举人。

为了迎接接下来的考试,王阳明更加刻苦地学习,然而,他还是没有通过考试。

三年后,王阳明再次参加考试,却再次失败了。

很多举子会觉得这是一种耻辱,有人为王阳明担心,来安慰他,但他却说道:

一般人会觉得考不中是一种耻辱,而对我来说,被这些事情打动心灵才是真正的耻辱。

很多人将考不中当成耻辱,对我来说,将考不中当成耻辱,才是真正的耻辱。

1499年,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考取了。

这一年,王阳明已经二十七岁,他名列金榜,进入朝廷,开始实习。

1500年,王阳明通过了朝廷的考察,正式步入仕途,他利用自己所学,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工作过度疲劳,他曾经犯过的咳嗽问题再次发作,只能一边咳嗽,一边工作。

在工作之余,他依然不忘读书。

有时候累得要死,他也会去游玩放松,发表自己的心声。在山中遇到了一位道士,他请求学习成仙之术,道士回答了他一个字:

尚未。

然后不再多言,大笑着离去。王阳明还是不死心,继续四处打探,想要寻求真正的悟道之道,有人告诉他:

北宋的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的两位好秀才。

王阳明这才恍然大悟。

尽管寻觅仙人和修道,最终没有成为仙人也没有得到道的真谛,王阳明依然继续苦读,他的文字渐渐精妙,他废寝忘食,有时候甚至连觉都不睡,父亲担心他读坏了身体,便命人不要在书房点灯,但王阳明会等到父亲熟睡之后,再起来苦读。

有一天,他感慨道:

何必将这有限的精力用在那无用的虚文上?

于是,王阳明写了一篇奏疏,请求回家养病,回到了余姚,他住进了山里的一个洞中,修行养病,这就是后来的阳明洞。

他一直在寻求成为圣贤的道路,对佛教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无法出家修行,因为他舍不得离开家人。他也对道家有所兴趣,但又无法舍弃尘世。深悟佛道与儒家之不足后,王阳明毅然走出了阳明洞,返回了家中。

他日渐拓宽自我认知,同时也在悄悄调整自己的生活。

06

弘治十七年,朝廷下令,王阳明被任命为山东乡试主考官,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然而,他也发现许多读书人迷恋于辞章背诵,专注于读圣贤之书,却对身心修养一无所知,不了解知行合一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行不通的。

于是,他开始开设讲座,开始传授学问。他的声誉很快在京都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求学。王阳明甚至公开收徒教授,他公开宣告:

求知要从内心寻求真理,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不是通过外在物体来认识世界,而是要从内心去认知世界。

这相当于公然质疑朱熹的学说,他冒着世人的不满。

世间一片哗然,许多人都等着看王阳明的笑话,甚至公开挑战他。

然而,王阳明勇敢地面对挑战,不仅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收获了第一批信徒。如无意外,他将走得更远。然而,弘治皇帝突然驾崩,新帝继位。

正德年间,奸臣横行,正直和有才能的人寸步难行。

太监刘瑾掌握大权,朝堂之上指鹿为马,许多人即使有怨言也不敢发出声音,因为许多抗议者都成了刀下亡魂。

然而,王阳明坚定不移,为了捍卫正义,他毫不犹豫写了一本奏疏给皇帝,直言利害,要求皇帝远离奸臣,任用贤能之士。

这举动将许多人得罪了,王阳明被责打得鲜血淋漓,但他默默忍受着,执行刑罚的人感叹说,这人的骨头可真硬。

这一次打击几乎将王阳明送上了鬼门关,几乎丧命。治疗完之后,他直接被投入大牢。

然而,即便身处牢狱,王阳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他在监狱中继续讲学布道。

最后,他被贬到了贵州龙场,成为一个招待所的所长,但刘瑾依然不放过他,安排人在路上截杀他。

王阳明经历九死一生,历经三千多里漫长的旅程,到达了龙场,却发现条件比想象中更加艰苦,除了两间摇摇欲坠的房子,什么都没有。

他只能亲自动手搭建茅草屋,每次下雨天,外面是大雨,里面就是小雨,后来,他又找到了一个山洞,住了进去,他称这个住处为阳明小洞天。

一个人坚持做自己,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一个人必须克服困难,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07

在龙场,王阳明的仆人们无法忍受艰苦的生活,偷偷离开了。

但是王阳明无法离开,他没有朝廷的准许,必须留下,否则将被当作叛逆处置。

为了有饭吃,他亲自耕种土地。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他周围的人陆续丧命,王阳明意识到名利已经无法动摇他的内心,但他还没有参透生死的真谛,也无法忘怀对家人的思念。

很短的时间里,王阳明变得憔悴不堪,满头白发,脸上满是忧伤,而他才不到四十岁。

此时的王阳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死,他不敢。

活,又太艰难。

在这个两难的境地里,王阳明痛苦不堪,他觉得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但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死虽然容易,却不能轻易死去。

他做了一具石棺,自己躺进去,经过天天夜夜地思考,他想要成为一个圣人,却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

现在,生死的边缘无法突破,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思索中,王阳明顿悟,心即是理,他终于明白了格物致知的真谛。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他开始传授知行合一的理念。

洞悉人生,心态改变,生活之路变得宽广,王阳明再次审视这个世界,瞬间变得美好起来。

世界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取决于人的认知,事物只是发生而已,但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生活。

王阳明说:

只有知者才能开始实行,只有实行者才能领悟。学术的巅峰即知行合一,知行不能分作两件事。

这就是知行合一。

他走出了阳明小洞天,彻底将自己当成龙场中的一员,积极学习当地语言,频繁与当地人交流,教授他们汉族的技艺,传递汉族的文化。

为了回报王阳明,当地人帮他建造房子,取材开凿,房子建成后,还在房子的前后打造了一个小花园。

人的生活取决于个人的认知。

我们感觉生活不能改变,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未改变。

08

王阳明在龙场安顿下来后,开始在那里宣讲学问,相较于升官发财、立功立业,他更加喜欢当一名教书先生。

他热爱讲学的生活。然而,一纸调令却让他做起了庐陵县令,不得不离开龙场。

回首龙场,他在那里已经待了三年。

三年时间,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此时,王阳明已经四十九岁。

来到庐陵,他看到那里的百姓生活艰辛,个个衣衫褴褛,县府只是几间破旧屋子,案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人民面黄肌瘦,即使当官的也面黄肌饭都吃不饱,人们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充满了怨气,但王阳明知道,治理人民就像治理水一样,不能简单粗暴地压制,而是

通过教育引导,让他们明白事理。

在庐陵这个文化名城,却发生了如此之多的案件,简直是一种耻辱。

从上任开始,王阳明就像一台忙碌的机器,始终没有停下。然而,庐陵还发生了一次大火,让王阳明感到十分沮丧。

但王阳明没有抱怨,而是不断反思,努力做得更好。

在他的治理下,庐陵焕发出生机,但王阳明收到了晋升的命令,将去往京城。

他放下了北上之途的思念,告别了让人挂念的家人,开始了新的征程。

09

然而,这次的晋升并没有给他带来喜悦,因为他已经厌倦了仕途生活,越来越喜欢当一位教书先生。

最关键的是,他的身体在这之前的劳累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他反复递交辞呈,但却没有得到批准,反而被提拔为南赣及汀漳地区的巡抚,拥有实权。

他惊愕不已,他已经50岁了,早已对官场失去了兴趣。

然而,他更明白,这个职位不好担任,因为南赣地区盗贼众多,朝廷多次派兵剿灭,都无功而返。现在让他去担任巡抚,无疑是让他去剿灭匪患。

但他,王阳明,一个书生,虽然曾经研究过兵法,却不知道如何剿灭匪徒。

这些年来,他在官场上度过的日子已经过于辛苦,他再次递交了一份辞呈,但结果是,辞呈杳无音信,而催他就任的命令却接连不断。

于是,王阳明抱病前往赴任,书生上战场,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然而,这位书生的本事不错,竟然成功完成了其他将领都未能完成的剿匪任务。

后来,宁王谋反,王阳明又击败了宁王的大军,平定了这场叛乱。

宁王早有谋逆之心,还把名士唐伯虎招致麾下作为其谋士,然而唐伯虎得知宁王的谋叛计划后,假装疯狂才逃过一劫。

王阳明为国家贡献了不朽的功绩。

然而,朝廷昏庸无能,不仅没有给予王阳明赏赐,而且皇帝还想亲自领兵下关,将平叛过程像演戏一样再演一遍,还谴责王阳明擅离职守。

这种荒唐,实在太荒唐了。

然而,王阳明经历了这么多,明白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到内心的良知的驱使。

他曾说过:

人的本性没有善恶之分,

只有在心中产生的善恶行动,

明白善恶便是良知,

为善去恶便是格物。

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贤。

为什么?

因为我们身上的尘埃没有被清除,我们无法达到内心的澄明之境。

10

1528年,王阳明五十七岁了,身体十分虚弱,只想回家,安安静静地教书育人。

他的弟子们看到他的身体状态非常糟糕,一路上还带着一口棺材。

还没有到家,王阳明预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平静地说道:

我要走了。

弟子问他有什么遗言?

王阳明回答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颗心清明透彻,还需要什么在说什么吗?

说完,五十七岁的王阳明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生活,我们只能做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过自己认知中的人生。

王阳明当然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但他一生都在努力挣脱这种局限。

我非常喜欢王阳明先生提出的明镜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应是清净如明镜的,但这面镜子却沾染了很多污垢,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生活。很多人越来越模糊,直到死去也没有洗净自己,迷迷糊糊地度过了一生。

我们对自己的一生有很多解释,我们可以说是生活所迫,可以说人生本就无奈,可以说人生很艰辛。

但如果人生不艰辛、不无奈,那还有什么可修行的呢?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如何对待人生的苦难,修的就是如何对待人生的无奈,修的就是如何回到自己的本真。

如何修行呢?

我们要努力去洗净自己身上的尘埃,让人生的镜子变得清澈透明,每洗去一点尘埃,离真实的自己就更进一步。

怎样洗呢?

改变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觉悟,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

2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