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在三国时期,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这个头衔究竟有多大意义,为什么能够让关羽如此珍视?
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关羽以其忠义和武勇闻名天下,但为何在众多荣誉中,偏偏对这个“汉寿亭侯”情有独钟?这个封号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
是出于对汉室的忠诚,还是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荣耀?让我们一同揭开“汉寿亭侯”这一称号背后的秘密,探索关羽对它极为珍视的深层原因。
一切由一场恶战开端大约发生在公元200年左右。曹操和刘备二人为了争夺中原正面交锋,双方军队在徐州一带由盘踞而战。作为刘备帐下一员虎将,关羽临阵磨刀狂吠,凛然有威势。
身经百战的他,在那个动荡残酷的年代早已沉浸其中,与杀戮无情为伍。其实关羽不仅勇猛,而且也极为骄狂。在他眼里,朝堂上下皆蝼蚁般渺小,唯有刀剑无情方是通途。
然而命运之神往往让人难以预料,这一次关羽居然在战事中不幸被曹军生擒。就在这个危急关头,袁绍的大军主力开拔直逼曹营,让原本占据优势的曹操顿时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胶着困境。他只得先发制人,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袭击袁军,以化解燃眉之急。
而这一役中,关羽凭借过人的勇猛和无所畏惧的热血,在万马齐狂的混战中窥视机会近身斩杀了袁军名将颜良,为曹操赢得了整个战役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此役凭一人之力便挟其武艺直取敌军上将首级,简直就是"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堪称当世无人能及的武力奇才。难怪曹操对他赞赏有加,大加恩赐予以肯定。
其实关羽由于天资过人,再加上身怀这等非凡武艺,平日里难免有些骄傲放纵之态。但在那个动荡多雨的乱世,他的个性也算是可以被原谅的了。
毕竟一旦上阵杀敌,他就会英勇无畏,挺身而出,扭转乾坤,成为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力量。而这一次袭杀颜良也不例外,正是他冒尽生命危险的临机判断和沉着应对,才让曹操这一方得以击溃强敌,扭转陷入被动的局面。
一声令下封亭侯,寻常地位还是荣耀?当时曹操为了赏赐关羽的赫赫战功,上疏朝廷,遂由汉献帝刘协钦点,正儿八经地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虽然关羽同时也被册封为偏将军等官职,但他对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却格外珍视。
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它自我介绍"汉寿亭侯关羽",对它推心置腹地视为心头最大的骄傲。究竟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官位和爵位是有着重大区别的。
官位属于行政系统,具体职务分工明确,上下级关系层级分明,它只是一种临时性质的职衔,根据个人品德、能力和考核结果而授予,一旦离职或考核不合格便会被撤销职位。换言之,官员是为朝廷效命的仆从,没有绝对权力,只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已。
而爵位则截然不同,它代表的是皇帝钦赐给功臣子弟的最高荣誉,只受封于帝王之手,普通黎民百姓是根本难以获此殊荣的。
更何况像汉寿亭侯这样属于"列侯"的爵位,在秦汉二十等级的爵位制度里都已经位列最高等级了,不仅地位超然,就连含金量和荣耀分量也是十足的极品。
古时候由于等级森严,爵位便成为身份地位的最高象征和体现。有"富则贵,贫则贱"的说法,贵族自然就占据人们仰视和向往的位置。
汉代开国之初,为了确立统治招揽人才,皇帝们大开恩泽之门,大肆进行了高级爵位的赏封。有的功勋卓著的大将军,甚至被封为拥有数万户籍的大县侯,其子孙后代可享世袭之荣耀,地位超然。
不过到了东汉时,由于王朝基业已趋于稳固,爵位的级别和封地都逐步缩小了。但汉寿亭侯虽然只是小小的"亭侯",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难得和不俗的高级爵位了,绝非什么小荣耀小爵位可比。
关羽明白其中的分量,内心自是珍视有加,它不只是战功的见证,更是地位的最高象征,对他而言弥足珍贵,难怪会如此执著视为无上的骄傲。
在那个人人自危、暗无天日的年代,爵位象征了一切,它不仅标志权力和地位,更代表了个人努力向上的意义,是官场追求的终点。这份执着和慕恋,或许也正是关羽的内心剖白和寄托。
曹氏赏赐别有深意?事实上,虽然关羽当时在曹操麾下效力,但他对曹操来说也不过是帮手和外人而已。为何曹操如此高度重视,不惜如此厚待和金佰般赏识关羽?其中另有隐情和缘由。
我们不妨从刘备这里找寻一些线索和蛛丝马迹。几年后,刘备夺取汉中建立起蜀汉王朝,自封为汉中王爵后,也亲自追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表面看,刘备只是单纯重新赏赐关羽,沿袭曹操之旧事,但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和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另有隐喻和深意了。
众所周知,刘备出身汉室宗亲,一直以匡复大汉帝国为己任,也正是凭借这份执着的理念和信念,他成功拉拢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心归附,关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关羽前前后后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可见,他对于复兴大汉这一夙愿和理想,同样抱有坚定不移的热忱和执着。而汉寿亭侯,虽是曹操初次所赐,但却也是出自汉献帝刘协钦点而来,完完全全合乎当时合法程序,具有大汉传统和正统色彩。
所以关羽才会如此心驰神往,如此珍视,因为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个人战功和荣誉,更是对那令人朝思暮想的大汉帝国复兴梦想的向往和追求。
曹操可以说是当世最娴熟的识人用人高手之一,他一眼就看穿了关羽心中那份根植的汉家江山情节。于是,他选择先用汉室拥有最正统权威的途径,以一种非常高级和有分量的爵位封赏来打动关羽,向其输出汉家血脉意识,博取其拥戴和支持。
这一手算是相当精妙和高明的,巧妙利用了关羽心理上的迷恋弱点,以有分量的"钓饵"引蛇出洞,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一箭双雕。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其实也是曹操在当时艰难形势下采取的一种阶段性行动和权宜之计。谁都看得出曹操如此重用和器重关羽,一定另有目的。关羽归顺曹操阵营,无疑给他带来了重大的军事实力加持。
但同时为了争夺天下,他也惦记着刘备这一对手。因此在混战之时,临时拥戴他人的宿敌,算是最为有效的一招,好防止被两线夹击的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曹操这招确实也算是权宜之计,锦囊妙计,都在为夺权一统天下而暗中运作。正是这份豪气和智慧,才让他最终成功夺取了掌控全局的主动权。
蜀汉终年也难忘关公风范后来关羽虽然回到了刘备麾下,携手共同开创了蜀汉王国的基业,但就在十几年后,新兴的蜀汉力量在赤壁之战中惨遭曹魏和东吴两大联军的重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基,就这样在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中土崩瓦解,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窘境。
随后关羽不得不率领所余大军固守荆州一隅,奋勇抵抗两路大军的进攻,但这一次终于敌不过曹吴联军势如虹潮般的重兵合围,失利被迫放弃荆州这一全部根据地,也失去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和接应通道,只得转进汉中地区苟延残喘。
然而旌旗却已无力再飘扬,可悲的孤城和守军们在激战中全部濒临崩溃,最终关羽也为此遭受了俘虏,在悲壮而顽强的最后抵抗中,遂以马革裹尸的杯葛式落幕,才慷慨就义。
这无疑是蜀汉所遭受的一记重创,甚至可以说关羽的这场败亡,导致蜀汉战略中心和援军通道一夜支离破碎,高层也因此节节败退,情势陷入了艰难的被动局面。
也正是因为关羽的这场重大失利,终致蜀汉从此一蹶不振,根基摇摇欲坠,基业飘摇,最终也难逃一个亡国的悲惨命运。
蜀汉建立近四十年之后,在景耀三年(260年),终于对关羽这位扶汉元勋予以正式评价和总结,追谥他为"壮缪侯"。"壮"字指出关羽武艺高强,勇猛过人,气概非凡,令人望而生畏,这是事实。
"缪"字则指出尽管他个人能力出众,但始终未能充分发挥所长,反而酿成了灭顶之灾,给蜀汉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创伤,这颗遗憾的柠檬,关羽的后代亦将终生受其拖累。
"壮缪侯"这个谥号可谓是对关羽一生作了一个全面而客观的权衡总结。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肯定了他非凡的将略才能,他当年勇猛无畏,将门虎将,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功勋卓著,为人争雄,令无数群众景仰钦佩。
但与此同时,蜀汉官方也没有隐瞒和回避关羽在后来阶段的失利,直白指出了他未能尽显身手,反而酿成了蜀汉亡国的根源,这个重大硬伤和遗憾亦不可被掩盖。所以这份公正的评价,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客观认知和历史眼光,不偏不倚中肯公允。
不过就算是如此,关羽一生忠勇廉洁的光辉形象,依然无损于他作为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和崇高人格魅力。再怎么有遗憾在身,也改变不了他为人正直勇猛、威武不屈的高洁品格。
他虽然出身贫贱,却对生死事小,疏于计较。既不以权力来矫夸,也不以钱财来买斯文,生活上简朴质净,让人望而生钦佩。
关羽从不将生命予以珍惜,因为他心存大义,一往无前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正是后世的人们所敬仰和缅怀的。后世雕塑和绘画无不以这位"关云长"为塑造泼墨、浑金塑形的最佳素材。
更多的人们也将他尊为"关羽先生"、"关公"、"关二爷"等无数富有英雄人格力量的美誉。其英勇正直、威武雄伟的个性特质和品格特色,一直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武力文化经典化身的代表。
结语历史总是曲折离奇,充满了不尽人意的遗憾。但一些始料未及的细节,时常又能展现出人性的精彩瞬间。
关羽对汉寿亭侯这一爵位的执著追求,正是对忠勇品格的最好诠释,同时也将理想主义的精神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或许这就是上天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最高嘉奖和馈赠吧。
汉寿亭侯,不是官职,而是爵位,这种爵位,一般需要在建立重大战功时,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