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中央找郑维山谈话,郑维山一掌拍翻三个茶碗:还要我怎么认识

广洲谈过去 2024-08-24 14:10:43

从战争时期出身的将领大多都有着一个火爆的脾气,也正是这种说一不二、性格耿直的个性,才让这些将军在军队中有着绝对的指挥权,面对敌人时能够调动队伍的积极性,这也是部队打胜仗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工作上这些将领的火爆脾气也让战友和同事头痛不已,原华北军区就有两位脾气火爆的将军,一个叫郭天民,一个叫郑维山,两个人刚直不阿,遇到什么不公平的事情都要仗义执言,有的时候连聂帅等人都被回怼过不同意见。

1971年,正值运动时期的动荡阶段,郑维山因遭人诬陷被革职离岗,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接受着政治局相关同志的审查。

尽管自己是清白的,但是中央一直没有给自己出一个审查结果,这让郑维山十分恼火,一次谈话后郑维山一掌将桌上的茶碗拍翻,怒斥审查人员。

那么这次风波最后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革命战士郑维山

看过《亮剑》的观众对大别山这个地方肯定不陌生,剧中主人公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就出自大别山一带,而历史上真实的大别山正是孕育了无数将军的红色革命摇篮,郑维山就是其中之一。

和大多数革命斗士一样,郑维山的家庭贫困,小的时候衣不果腹,连最起码的温饱也都解决不了。

十岁出头,郑维山的哥哥和叔叔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枪杀,从大别山走出的郑维山就参加了红军队伍。

当时一穷二白的红军队伍什么都没有,但革命理想比天高的郑维山还是坚定的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次变故也让郑维山彻底坚定了革命的勇气和信念。

1933年,此时刚刚不过18岁的郑维山就以过人的胆识和能力担任了27师师政委一职,这份职务对于年轻的他是一份不小的考验,但出于为之后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考虑,不久他被送到抗大接受学习。

毕业后,他赶上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给徐向前和李先念都当过下属的郑维山也受到了当时八路军三个师的哄抢,最后还是聂荣臻点名把他要到晋察冀。

不过注重政工工作的聂荣臻让郑维山任职团政委一职,这也让不少人为郑维山喊屈说大材小用。

然而一向脾气火爆的郑维山却说:“老领导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也迟早会上前线的。”

郑维山这一辈子打过不少仗,但是要说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还是1948年的那场新保安战役,之所以说这场战役让郑维山难以释怀,是因为仅仅1万的敌军却牵动了解放军近20万部队与之周旋。

当时国民党35军撤退时要从张家口途径北京,负责第一道拦截的杨成武没理解上级安排,意外放走了敌军。

杨得志兵团接到任务后火速调集军队追击敌军,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敌人看我军迟迟没追上来索性便在保安城休整。

外围的傅作义为了让国民党军尽快脱困,也派了一个军前去支援,总之当时战场上的情况就是一个字“乱”。

解放军部队内部出现战略分歧,前去支援的104军一路上也没看到我党队伍,心里还一直纳闷,在保安城休整的35军又以为自己已经摆脱追兵。

当时大部分人和上级的意见是不管支援的104军,集中兵力将35军剿灭,但是郑维山却说:“应该先阻击104军,避免敌军汇合成功。”

眼看分歧越来越大,官职较低的郑维山一拍桌子:“出了问题砍我的脑袋,不让你们负责。”

最后也正是靠着郑维山的这次战略和勇气才让35军和104军遭受重创,就连中央也破例表扬了郑维山的“抗命”行动。

郑维山的脾气

和上级顶撞这件事发生在郑维山身上不止一次两次,1946年中央军区派特派员到晋察冀军区指导解放战争的相关工作,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进攻绥远,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郑维山却说:“晋察冀主力部队才不到2万人,阎锡山的部队有9万人,没有打狙击战的条件和能力,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是以打游击战习惯为主,不适合攻打绥远。”

郑维山的话也在会议上引发了不小震动,不过面对郑维山提出的意见,中央军委特派员还是坚持己见,明确表明:“一切按上级领导要求来。”

在会场上郑维山和领导闹了意见,连会都没开完就气的离席,而在几个月之后军区进攻绥远接连遭受失利也让晋察冀军区开始重新考虑郑维山的建议。

能耐越大脾气越大这句话用在郑维山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从红军过草地时候起,郑维山就敢于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为了下属的利益和整体的作战计划,年轻的郑维山更是敢一个人就去罗瑞卿、杨得志商谈。

当然郑维山和上级的沟通方式虽然有些直,但是他说的这些话却都句句在理,从来没有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领导闹过不愉快,这也是为什么军中人人都怕这个“刺头”,但是大家又和郑维山的关系十分好的缘故。

1947年,解放战争正值关键阶段,刘邓大军奉命挺近中原,此时李先念希望把老朋友郑维山调过来指挥部队。

本来中央找郑维山谈话后都同意此次调动,郑维山行李都收拾好了就等着到新部队报到,但聂荣臻自始至终不愿意放走这一员干将,索性便搬出了朱老总和郑维山谈话。

一个元帅级别的开国领袖和一个普通军长就去留问题谈了整两天,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最后也郑维山同意留在晋察冀,这番各军区间争着抢着要郑维山的事情也证明了他性格直本事大的两个优点。

回到一线的郑维山

长久以来的火爆脾气虽然让郑维山在军队中立威树信,但是也给他惹了不小麻烦,军队中很多人对他曾经的强硬态度怀恨在心......

1968年,毛主席对郑维山等人的情况做出指示,肯定了郑维山的一系列工作,这也让他暂时摆脱了困境,但此后在军区的日子里,郑维山却一改往日风格,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

一次,实在憋不住了他在会上不过说了句:“你们这样行不通。”就有人在会下偷偷讨论:“郑维山有反革命倾向,不能饶了他。”

在此之后,郑维山的职务一降再降,看着老首长们每天为国家的工作处理的焦头烂额,他也不忍心再因个人的事情给首长们添麻烦,到1971年时,郑维山除保留了行政职级和党籍外,在党内军内的所有职务全部撤销,每天闲赋在家的他也知道该来的迟早会来,有些事情自己是躲不过去的。

政治局的有关同志对他身份和有关工作进行了多次审查,每次来都是那两句话:“你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得再进一步认识。”

有一次气的郑维山拍案而起说:“还要怎么认识?说虚假连篇的谎话达到你们要求才行吗,这还叫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吗。”

突然的愤怒让审查的有关同志也不寒而栗,等郑维山冷静下来后才发现对面的三个茶碗都被打翻了。

随着林彪等人在蒙古坠机,他们的阴谋行径被揭露,1974年开始,在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力保下,郑维山等同志开始被相继正名,在老领导聂荣臻的督促下,1976年后郑维山的名誉也彻底恢复。

当时正值毛主席后新一批国家领导人刚刚主持工作,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引领下,郑维山接任了兰州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临出发前邓小平找到郑维山谈话:“5年多前,有的人让你写我的举报材料,你说不能昧着良心乱写,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份工作交给你绝对没问题,时间紧任务重,搞好绿化,选好接班人这是我最大的两个要求。”

这一年的郑维山已经67岁高龄,但是面对党和人民交代给的任务和重托,郑维山又一次踏上了奋斗的征程。

在郑维山的任期内,兰州地区不但完成了守备防御工作,还将原先一穷二白的隔壁沙漠种上了绿树红花,直到1998年在医院被检查出患有肺部肿瘤前,郑维山一直坚持在工作一线,燃烧奉献着自己的最后一份能量。

2000年郑维山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临终前老人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便是死后不搞追悼会,不进八宝山,把骨灰撒在大别山,那里有他的家。

第二件事便是老人对兰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念念不忘,他把积蓄捐出用于共产主义事业建设。

回顾郑维山的一生,70年的党员生涯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他的精神也随着共产主义事业万古长青。

史料来源:[1]宋凤英:传奇战将郑维山[J].党史纵横,2013

1 阅读:234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