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北京武警指挥学院期间。
战友并不显眼,个子1米67左右,皮肤略黑,又有点粗糙,不像南方的男子,皮肤古铜细腻。
身穿干净但略带宽松的军装,肩上挂着1杠两星,和我一样,他也是中尉军衔。
说话很和气,不喜欢讲普通话,听的最多的就是川音,你这龟儿子又干什么去了?
虽然是骂人的口腔,但听起来反而觉得亲切,无形之中我喜欢听他说话。
我对金钱不善打理,用起来也毫无计划,该用的时候挥霍无度,不该花的零食钱,我一分也不舍得,以至于好的战友认为我吝啬。
战友搞聚会,我是不常去的,因为食堂的饭,已经够我填饱肚子,汲取能量的。如果再吃宵夜大鱼大肉的,我认为是对生命浪费。
胃就像一个机器,用多了,磨损会多,寿命也就少了。很多次战友呼唤出去喝啤酒,我只推脱不去,并嘲笑自己工资花完了,然后独自在宿舍喝开水。
久而久之,战友也不再理会我,认为我是一个小气的不能再小气的人。
但其实,每月工资远远不够我开支,也不知道钱用哪里去了。
我习惯随心所欲的花钱,而没有计划。
这也让我对一位极度自律和节俭的战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听校友们说,在我们参谋十七队有一位战友,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50块,而且从没超支过。
我很惊讶,也很好奇,在2001年的北京大都市,居然还有如此自律和节俭的人。我慢慢的接近他,试图揭穿自律节俭的奥秘。
或许他有难以启齿的家庭隐私,或者他有什么远大的抱负,想存下第一桶金,然后按目标实施。
这些我想到了,唯独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每个月还给西部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捐赠一笔学费。
虽然当时没有留下捐款助学的真凭实据,但我相信他的为人。
他说自己的工资比我高,因为他来自高海拔地区的部队。但他都是有计划的开支,他的工资分为四个内容进行开支。
第1笔用于存款,他说以后希望自己能够担当起,家庭开支的重担。
第2笔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乐器,他喜欢吹葫芦丝,在节日的时候登台为大家表演,他也说喜欢钢琴,但目前他没这个实力,也没有条件。
第3笔钱就是为西部希望小学捐资助学,每年都寄。这让我很为感动,这份爱心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第4笔钱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开支,每个月不能超过50块。
与人为善,给人以爱,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大善。只后悔当年我们有这种心境,但却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如今回想起来这位自律节俭的战友,心中仍有阵阵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