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之友 2023-12-31 09:28 发表于江苏
前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上出现了这么一种说法: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会输给燕王朱棣,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动用人数高达三十万的云南沐家军。而之所以不调动这支部队,是因为他皇爷爷朱元璋有遗训:沐家军要世镇云南,不得离开。
这可真是搞笑啊,给朱允炆脸上贴金也没有这样贴法的。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笔者还是倾向于用事实说话。我们不妨对史书记载进行一番分析,看看沐家军到底有没有参与到靖难之役中。朱元璋与朱允炆剧照沐家军有三十万?其实笔者很困惑,所谓的三十万沐家军这个说法,到底出自哪里?至少没有在哪一本正儿八经的史料之中,有提过这个数字。想来想去,可能是把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平定云南时候的总兵力,算作了沐家军的人数。特命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副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率甲士三十万。马步并进,征彼不庭。大军既临,渠魁尽获,云南已平。诏告天下,臣民共知。—《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二》在云南基本平定之后,朱元璋将傅友德和蓝玉召回京师,而将义子沐英留在当地镇守。不过此时的老朱并没有让沐英世镇云南的念头,他告诉义子“抚绥平定,当召尔还”。换句话说,即使明军的总兵力没有水分,因为古代打仗一般都会对军队人数夸大其词,那么在傅友德、蓝玉回京之后,沐英手上的军队人数绝不可能还有三十万之众。事实上发生在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的定边府一战,已经可以透露沐英的直属军队到底有多少人。当时麓川国主思伦发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对定边府展开围攻。此时明军主力分散,沐英则亲自率领三万骁骑,以强行军的方式赶到定边府。这一战的结果是明军胜,思伦发败,而且沐英还创造性地发明了“三段式”火枪射击阵型,从而以一当十,大破麓川军队。但是反过来说,定边府之战也证明了一件事,沐英能够直接调动的兵力不过三四万人,和三十万之间还有着巨大的鸿沟差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的时候,明朝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人口普查。那么云南布政司有多少人呢?七万五千六百九十户,三十五万四千七百九十七口人。三十五万老百姓要养三十万大军?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世镇云南虽然朱元璋一开始没打算让沐英长期镇守云南,但这块地方民族众多,管理难度非常高。全靠着沐英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威望,才老朱发出这样的感叹:“使吾无西南之忧者,英之功也”。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沐英去世,享年四十八岁。朱元璋对此悲痛欲绝,破格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当年十月,老朱又命沐英长子沐春袭封西平侯并继续出镇云南,由此也正式拉开了沐家世镇云南的帷幕。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九月,沐春去世。此时朱元璋已经驾崩,新天子是已故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位建文皇帝命沐春之弟沐晟袭封西平侯,仍然出镇云南。01沐家对朱允炆的支持当年沐英在朱元璋所有的养子之中资格最老,和太子朱标的关系也最好。而沐英的儿子沐春、沐晟和朱允炆的关系也相当不错,这是沐家支持建文帝的情感基础。皇太子朱标剧照沐英死后,朱元璋虽然让沐春袭爵,但仍然让自己第十八子岷王朱楩由陕西岷州改镇云南,算是对沐家的一种牵制。朱允炆即位后大肆削藩,周王、齐王、湘王、代王或死或废,而沐晟也趁机出手扳倒了岷王,这是沐家支持建文帝的政治基础。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封国北平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事实上朝廷对于朱棣的叛乱早已做好了准备,而沐家管辖下的云南系将领,同样深度参与了靖难之役,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耿炳文北伐七月十九日,朱允炆下诏“削燕属籍”,即将朱棣废为庶人,同时命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为主帅,统率三十万大军北上平叛。而大军的副帅、右副将军甯忠和沐家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长兴侯耿炳文剧照甯忠,已故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甯正之子。甯正早在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就已经是云南都指挥使,和沐英一起多次出生入死。甚至在沐英去世,沐春尚未到任的空窗期,负责代为镇守云南的正是甯正。大军主帅耿炳文是开国勋贵,副帅甯忠的背后是沐家,另一位副帅李坚则是驸马。朱允炆通过这一套阵容,向天下人展示了他在勋贵、沐家和外戚之中所获得的支持。白沟河之战然而朝廷的这次北伐以惨败而告终,耿炳文在真定城下战死,甯忠和李坚悉数被俘。朱允炆随即派出大表哥、曹国公李景隆紧急北上接替军权。曹国公李景隆剧照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大军和朱棣在白沟河一带展开决战。这一战虽然因为一场天降妖风,导致朱棣反败为胜击溃了李景隆,但云南系将领瞿能的表现则极为惊艳。瞿能,赐大都督府佥事致仕瞿通之子,根正苗红的二代子弟。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瞿能接替甯正,以中军都督佥事的身份署掌云南都司事。此后的几年时间里,瞿能多次跟随沐春一起出征,可谓是这位嗣封西平侯的得力助手。因此在真定之败且甯忠被俘的情况下,沐晟派出瞿能北上支援官军作战。在白沟河之战中,瞿能身先士卒,几乎阵斩了朱棣本人。可惜最终被燕王次子高阳王朱高煦所杀,壮烈殉国。此外死于白沟河的云南方面高级将领,还有洱海卫指挥佥事滕聚。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高阳王朱高煦剧照沧洲之战李景隆兵败,瞿能战死,朝廷改由平燕将军、历城侯盛庸出任主帅,而沐家则继续派出将领北上支援。当时盛庸驻军德州,大将平安驻军定州,四川行都司指挥使徐凯驻军沧州,对北平城形成了一个三角阵的压制。为了破掉这个口袋阵,朱棣以出兵辽东为幌子,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月对沧州发动了一次突袭。这一仗除了徐凯以外,被俘的还有两位云南系将领:贵州都指挥使程暹、署云南都司事胡原。而为了顺利将交货的物资运回北平,朱棣亲自断后,击败了陆凉卫指挥使孙霖。陆凉卫的治所在今云南省陆良县,属云南都司管辖。灵壁之战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年底,朱棣亲率精锐出北平千里南下,对京师发动了一次孤注一掷的搏命一击。这一次出征非常悲壮,如果不能攻下南京,则燕军在败退途中必然遭到官军的层层截杀,最终全军覆没。何福剧照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四月,燕军与朝廷方面主力在灵璧一线展开决战。灵璧即今宿州市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南接五河县,北部与徐州睢宁县接壤,是燕军南下的必经之地。而朝廷方面的主帅何福,同样是一位云南系将领。何福,曾跟着傅友德平定云南,跟着蓝玉取得捕鱼儿海大捷,此后又凭借着在云南的战功,一路升到正一品的左军都督府都督。和瞿能一样,何福也和沐春有着长期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甚至在沐春突然暴卒于军中之时,奉旨代行指挥权的就是何福。换句话说,当何福出现在靖难战场的时候,几乎意味着沐家已经打出了支持朱允炆的最后一张牌。然而很可惜,何福虽然初期小挫燕军,但最终还是兵败而逃。丁丑,何福等营灵璧,燕遮其饷道,平安分兵六万人护之。己卯,王帅精锐横击。断其军为二。何福空壁来援,王军少却,高煦伏兵起,福败走。—《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朱允炆与朱棣剧照结语:云南军队是沐家的私兵吗,从明朝的制度来说,显然不是。所以朝廷在靖难之初,就大量征调云南方面的将领,事实上云南方面相关的军队肯定也会随着出征。但是到了靖难战争后期,像何福这样的高级将领依然出现在官军阵营之中,确实也展现了沐家对于朱允炆的支持。因为同样身为边关大将,镇守西北的宋晟就对建文帝的勤王诏书阳奉阴违,以致于朱棣敢于放心南下。沐英去世后的那段空窗期内,镇守云南的三驾马车是甯正、冯诚和何福。三人之中除了冯诚因为宋国公冯胜的侄子身份,在洪武朝后期受到牵连以外。甯正之子甯忠是真定之战的副帅,何福则是灵璧之战的主帅,朱允炆没有调动沐家军么?真的不要再以讹传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