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纽约时报》一则消息掀起波澜,称伊朗已令武装部队准备与以色列开战,而伊朗领导人虽表示全力避战,但局势依旧紧张。
有消息人士透露,因以色列可能发动报复性打击,伊朗领导人要求军方制定反击计划,且反击程度取决于以色列打击程度。伊朗预计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其一,若以色列打击伊朗能源、军事设施及暗杀政治人物,将给伊朗带来大规模伤亡与损失;其二,若以色列只是象征性袭击无人机设施等军事目标,损伤不大时,伊朗可能不反击。
伊朗的反击措施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发射多达1000枚导弹,包括高超音速导弹,打击目标涵盖以色列所有重要目标,如政治、经济中心等。即便有美国“萨德”系统协助,以色列也难以拦截如此饱和式攻击,这对以色列将是空前灾难。其次,伊朗在该地区的“代理人组织”,如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民兵组织等将全面动员,同时对以色列发动进攻,以色列恐难招架。再者,伊朗将干扰全球能源供应,控制波斯湾与霍尔木兹海峡航运,此乃全球重要能源航运通道,一旦切断,全球经济将受直接影响,胡塞武装切断红海通道也会对以色列经济造成噩梦。
伊朗此时透露此消息,有恐吓以色列和美国之意,虽多次表示不希望以色列反击,但以色列有仇必报,其右翼势力陷入疯狂,总理内塔尼亚胡或被迫打击伊朗。中东局势随时有彻底失控的风险。
如今中东地区,伊朗与以色列的矛盾一触即发。千枚导弹蓄势待发的背后,是地区局势的高度紧张和不稳定。各方势力在这场博弈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抉择。国际社会也密切关注着这一局势的发展,担忧局势失控会带来全球性的连锁反应。未来中东地区的走向充满变数,和平解决争端的希望愈发渺茫,战争的阴霾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空,人们都在忐忑中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祈祷着不要爆发大规模的冲突,以免给地区和世界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但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否缓和,各方能否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依旧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