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纳达之战,一个岛国如何影响国际形势,甚至将美国拖下水

大嘴看过去 2024-03-31 01:39:39

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原本应该是一场国际体育盛事,但却因为西方国家对苏联出兵阿富汗表示极大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全面抵制莫斯科奥运会。

四年后的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作为一次重要的国际体育盛事,却也有着浓厚的政治气息。

然而,相比于莫斯科奥运会,当时人们在谈论洛杉矶奥运会时,通常第一反应是,许海峰获得了新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这个历史性时刻让人们记住了中国选手的辉煌成绩。

然而,在洛杉矶奥运会前一年,美国却无视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突然出动了8000名士兵,全面入侵了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

这一军事行动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尤其是苏联及其盟友,将此作为由缺席洛杉矶奥运会的理由之一。

为什么西方世界如此双标?对苏联就一片反对?对美国就充耳不闻呢?

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南部的加勒比岛国,地处加勒比群岛中,虽然身处于小国云集的加勒比海,这个岛国以黑人为主,人口不过十万,土地面积仅有三百平方公里,整个岛屿被大海环绕,如同一个微不足道的海洋中孤岛。

尽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显得不起眼,但格林纳达的岛民却生活在这片美丽的热带海岛上,他们依靠着渔业、农业以及旅游业维持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岛上的居民长期以种植业为生,其中以香料和水果种植业最为著名,岛上的人们依靠种植香料如肉豆蔻、肉桂以及姜等作物,以及种植水果如香蕉、椰子和可可等作物来维持生计。

这些农作物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食物和收入来源,也成为了岛上重要的出口商品。

在英国统治时期,格林纳达岛的种植业起初由欧洲移民和奴隶制度运作,大量非洲奴隶被迁徙至此地进行植物种植和收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革的发展,岛上的种植业逐渐趋于规模化和商业化,逐渐形成了以大规模种植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党掌权下的英国开始逐渐接受大英帝国解体的现实,并主动放弃一些价值低下的海外领土。

在这种大势之下,格林纳达这个人口不到10万的小岛国也获得了独立的机会。

这个民选政府试图在岛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以应对岛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也力图吸收和借鉴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来提升岛上的管理水平和政治稳定性。

然而,由于岛上政府管理经验的不足和种种历史遗留问题的困扰,格林纳达的独立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

岛上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政府在处理岛上社会问题和国内经济发展上显得力不从心,岛上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也因此备受考验。

格林纳达独立后,新政府的班底主要由过去的英国总督指定,这一举措导致了政府中高层人员的整体水平不甚理想。

在这个新政府中,总理埃里克·盖里本人的治国水平受到了质疑,他在处理政治和经济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政府的决策常常缺乏前瞻性和务实性。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政治和经济局势动荡的时刻,七十年代席卷整个南美的红色风暴给了格林纳达一个新的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

毕晓普在格林纳达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凭借着其激进而富有魅力的政治主张和强烈的改革意愿,成功吸引了岛上许多民众的支持。

毕晓普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宝石运动”的共产主义政党,并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社会运动来吸引更多的支持者,他倡导社会主义理念,并积极批评和抵制岛上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在格林纳达独立之后,这个政党长期作为格林纳达最大的反对势力存在,然而在面对政府的不断打压和限制后,毕晓普逐渐认识到仅依靠议会斗争难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政治斗争无果之后,毕晓普最终决定放弃传统的议会斗争路线,转而采取激进手段,直接通过政变的方式推翻了盖里政府。

这场政变对于格林纳达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晓普借助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成为了新政权的领导人。

他采取的政变手段不仅显示了他的政治决心和决断力,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领袖的野心和抱负,这也为格林纳达政治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古巴的大力支持下,人口不过十万的格林纳达得以获得了大量军事装备,其中包括了1万支步枪等先进武器,这些装备极大地提升了格林纳达的军事实力,使得这个小国能够建立起一支超过3500人的强大军队。

毕晓普利用古巴提供的武器装备,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和组织建设,迅速武装了格林纳达的军队,并提升了其战斗力和作战能力。

同时,毕晓普还计划在这个国土面积仅有三百平方公里的小国修建两座机场,这显示了他在军事战略上的远见和雄心壮志。

这些机场的修建旨在提升格林纳达的军事防御能力,并为格林纳达提供更多的战略空间和机动性。

毕晓普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巩固格林纳达在地区内的地位,并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虽然在大国的眼里,格林纳达的扩军行动可能不过是纸上谈兵,毕竟这个小小的岛国在国际军事格局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格林纳达周边的其他加勒比岛国却对此感到十分不安和忧虑。

在整个加勒比地区中,格林纳达的国土虽小,但在古巴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小岛国在短短两年间却拥有了与自身身份地位不相称的强大军事实力。

这令其周边的岛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尤其是考虑到格林纳达政府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倾向,这进一步加剧了周边国家对于格林纳达的担忧和恐惧。

格林纳达领导层明显地倾向于古巴和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这在整个拉丁美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担忧。

这使得格林纳达在其周边国家中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许多邻国对格林纳达的政治倾向感到担忧和警惕,担心其对地区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影响。

尽管在格林纳达发生着颇具影响力的事件,美国这个在美洲地区扮演着领导角色的大国对于这个小岛国的事态却并不十分关注,这是因为美国在那个时候正忙于应对国内和国际上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包括应对经济问题、处理与苏联的对抗等。

尽管格林纳达在地理上位于美国的后院,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将其视为一个紧迫的安全威胁。

此外,考虑到美国在处理与古巴的关系时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将注意力集中在格林纳达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做似乎有些过度反应,宛如用大材小用。

然而,最终吸引美国军队介入格林纳达的并不是外部的压力或干预,而是格林纳达国内自身的动荡局势,格林纳达政府内部的权力争斗和政治动荡使得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甚至演变成了政治动乱和军事冲突。

这种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最终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使其认识到格林纳达可能会演变成一个可能对美国及其在地区的利益构成潜在威胁的国家。

突发政变,美国派军队介入

冷战时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左翼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

很多左翼政权最终并没有留下长久的影响,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当时一些左翼领导人的治理能力不足,这种治理能力不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了一些国家陷入了政治混乱和人道灾难。

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柬埔寨,尽管柬埔寨当时人口只有六百万,但最终竟然选出了波尔布特这样的极端领导人,由此可以看出,左翼政权选出的领导人并不是最有能力的,而容易选出那些极端主义者或者领导能力有限的人。

格林纳达的毕晓普政府虽然国家规模较小,人口也不多,然而其政治走向和领导能力同样备受质疑。

格林纳达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与古巴和苏联的联盟,而其领导人毕晓普的能力和治理水平也备受怀疑。

在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下,毕晓普政府的政治决策和领导能力备受质疑,因为其所采取的路线和政治倾向可能导致国家陷入更加复杂的境地。

在某种意义上,格林纳达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领导人毕晓普在当时只有35岁,并且曾在英国留学,这使得他对国内政局和国际形势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与波尔布特不同的是,毕晓普并没有试图在国内推行极端激进的改革,而是尝试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寻求一种平衡,试图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使格林纳达能够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利益。

毕晓普政府内部的其他成员并没有他这般明智,在毕晓普的幕僚看来,他们对共产主义抱持着极端的态度,认为共产主义是绝对正确的,任何妥协都是不可接受的。

1983年6月,毕晓普为了寻求与西方社会的和解,亲自前往美国,并试图与里根会面,他希望通过与美国的接触,缓解国际上对于格林纳达的疑虑和压力。

在他前往美国之际,格林纳达内部的局势已经变得非常紧张,由于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的加剧,极亲苏的格林纳达军队在同年10月发动政变,直接处决了毕晓普,宣布建立由格林纳达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的新政权。

这一行动令格林纳达的盟友古巴感到震惊和意外,他们没有预料到格林纳达军队为了掌权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甚至直接处决了毕晓普这样备受民众支持的领袖。

这种突然的权力更迭不仅令古巴感到惊讶,也引起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面对格林纳达政局的剧烈变化,加勒比海周边国家感到深深的担忧,他们对格林纳达军队的行动感到忧虑,并担心这种动荡可能会波及到整个地区。

出于对稳定和安全的考虑,这些国家联名请求美国干预,希望美国能够在格林纳达内部局势的混乱中发挥调停和稳定的作用。

自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深陷反战运动的浪潮,长时间避免了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1983年格林纳达内部的政变事件成为了一个让美国能够彰显力量和抵抗苏联影响的机会。

里根认为,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有助于提升他的声望和支持率,并为自己在下一年的总统选举中赢得胜利。

他决定出兵格林纳达,不仅是为了稳定该地区的局势,也是为了向世界展示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坚定反共立场。

在里根总统的授意下,美国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来稳定情势和确保美国公民的安全,于是美军第82空降师于1983年10月25日展开了对格林纳达的入侵。

这次入侵行动被命名为“Operation Urgent Fury”(紧急之怒行动),旨在推翻格林纳达的新政权,恢复稳定,并确保美国留学生的安全,美军实施了大规模的空降行动,迅速投放了数千名士兵到格林纳达的关键地点。

在短短的三天内,美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控制了这个小岛国。这次入侵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但在美国内部,它被宣传为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证明了美国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确保了美国公民的安全。

这个事件成为了里根政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其外交政策和冷战时期的军事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3年11月2日,联合国迅速做出反应,包括美国的欧洲盟友和中国在内的108个国家联合谴责了里根政府的行为,并要求美国立即撤回军队。

这次军事行动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因为它违背了联合国的决议,没有得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授权,也没有经过相关国际组织的批准。

虽然有少数加勒比岛国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认为格林纳达的局势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但绝大多数国家都对美国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谴责。

尽管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里根政府的军事行动表示了明确的反对,里根并没有受到这些反对意见的影响。

他对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权力充满自信,认为美国的军事实力能够轻易地解决任何挑战或威胁。

在出兵格林纳达之前,他最担心的是美国会像苏联一样在阿富汗战场上陷入泥潭,被一个小小的岛国所牵制,因此他迅速采取了军事行动,试图迅速解决格林纳达危机,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实际上,美国军队在格林纳达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令格林纳达政权和军队无力抵抗,在短短的时间内,美军就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并完全控制了这座小岛。

这场战争的胜利加强了里根政府的声望和地位,使他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更加巩固和稳固,在获得胜利之后,里根需要考虑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入侵,以避免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和谴责。

里根的舆论战争

里根清楚,美国对格林纳达的军事行动本质上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赤裸裸的入侵,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提供一个合法的理由,美国暗中筹划了加勒比国家向美国“求救”的情节。

尽管格林纳达的军事力量似乎对其邻国构成威胁,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为了巩固自己的行动合法性,美国政府与部分加勒比国家进行了秘密协商,以促使它们向美国发出正式的请求,请求美国介入并解决格林纳达的局势。

这一请求被视为一种“国际援助”的形式,这使得美国能够以保护地区稳定和平衡的名义进行军事行动,以此作为对自身军事介入的合法依据。

面对联合国大会的投票结果,里根深知单凭一次军事胜利并不能为美国完全开脱,11月2日的联合国大会投票结果充分证明了国际社会对美国行动的反对立场。

因此,为了让美国在这件事中全身而退,里根明白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清楚地意识到,格林纳达战争事关他的连任大业,而军事行动的胜利只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将军事胜利转化为他自己的政治资本。

里根开始着手利用格林纳达战争的胜利作为自己竞选连任的主要议程之一,他积极利用媒体和公众舆论来宣传这次军事行动的必要性和成功,强调美国保护了加勒比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他试图将这次军事行动塑造成一次光荣的历史使命,表现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领导地位,同时他还致力于向国内选民传递信息,强调他的外交政策的坚定性和果断性,以及他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果断领导能力。

通过将格林纳达战争的胜利宣传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成功,里根努力巩固自己在国内的支持基础,为自己在连任竞选中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里根采取的第一步是利用格林纳达的美国留学生来展示美军的"正义",格林纳达虽然是一个小岛,但却有一所在南美闻名的圣乔治医学院,在战前大约有400名美国留学生在这所学校学习,而在入侵开始后,这些学生都成为了"人质"。

里根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初就强调,拯救这些学生是美军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他通过联络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将数百名医学生回国的情景宣传出去,这些学生与拯救他们的陆战队员一同回到家乡的画面在电视、报纸和广播中被广泛宣传。

这一形象塑造对里根的连任竞选产生了显著影响,他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故事来强调美国军队的正义和拯救行动的必要性,使得大多数美国人支持他的决策,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在1984年总统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格林纳达战争之后,美国的舆论战甚至影响了格林纳达人的文化,在美军撤离后,这个小国甚至将美军入侵的10月25日定为自己的感恩节。

这个举动表明了格林纳达对美国入侵的某种接受和感激之情,然而令人感慨的是,格林纳达的胜利并没有让美国更加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武力,相反却在久违的胜利之后,重新开启了美军对世界的干涉。

里根赢得大选两年后,美军空袭了叙利亚,之后在1989年,美军武装入侵了巴拿马,1991年,老布什发动了海湾战争,这些军事行动标志着美国重返了主动干涉国际事务的道路。

入侵格林纳达虽然没有让美国受到太多谴责,然而这次的胜利却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为后冷战时代美国最终踏入阿富汗与中东的泥潭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对美国的国际声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0

大嘴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