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蒸法是一种基于简单物理原理的烹饪方法,主要利用醋在热力作用下快速蒸发,带走食物表面及内部的水分,从而达到去腥提香的效果。这一方法不仅在烹饪中有广泛应用,还在科研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而就在近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这种方法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将紫外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提高到12.8万倍。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的《Small》杂志上。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紫外线传感器的作用愈发显著。紫外线传感器是传感器大类中的一种,可以利用光敏元件通过光伏模式和光导模式将紫外线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其不仅具备高灵敏度、高输出、高响应速度等特性,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稳定可靠,为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提供强有力支撑,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气象监测、农业等众多领域。
然而,传统紫外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常常受限于其结构和材料特性,限制了其在快速变化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升紫外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成为科学家们迫切的需求。
醋蒸法,作为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方法,近年来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关注。研究团队指出,通过让基于氧化锌纳米材料粒子的传感器“沐浴”在醋蒸气中,传感器表面相邻的氧化锌粒子会融合在一起,搭建成一条条电子高速通道,从而形成一座座可传导能量的“桥梁”。
首先,研究团队将锌溶液喷入火焰中,以制造出沉积在铂电极上的氧化锌纳米粒子,随后这些粒子形成一层海绵状薄膜。他们便将得到的传感器放置在醋蒸气内,发现将传感器暴露在醋蒸气中15分钟左右效率最佳,相反暴露时间过长的话会导致传感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并导致性能下降。
结果表明,醋蒸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紫外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也使其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准确检测紫外线,保持了超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过去,此类紫外线传感器一般需要在烤箱中处理,然后在高温下加热12小时左右才能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成果为科学家打开了通往高性能可穿戴紫外线传感器的大门。此类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低功耗等特性,有望在健康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大显身手”。
在探索提升紫外线传感器响应速度的过程中,醋蒸法展现出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深入分析,成功证明了醋蒸法可有效提高紫外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为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未来,随着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有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