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一放寒假,和高中同学聚会。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凡是考上二本的,听学校名字,都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的,这种孩子基本都很自卑。
孩子管我要钱,说出去和高中同学AA制,出去唱歌。
我给孩子发了个红包。
回来之后,孩子说,他给刘同学垫付了。
刘同学妈妈不给他钱。
我说为什么。
孩子说,刘同学和他说,他现在已经没了尊严。现在在家丝毫没有话语权,花每一分钱都很自卑。
感觉就是家里的臭虫。
刘同学我认识,当年和孩子一个高中,一个班级。
那时候,刘同学的爸妈两人一起来接送孩子。
无论冬夏,我们接孩子一般都是一个家长,唯独刘同学两个家长来接。
刘同学的妈妈是外县的老师,辞职了,专门在哈尔滨租房子陪孩子。
刘同学爸爸据说在哈尔滨是一个企业的办公室主任。
感觉两口子对孩子超级关心那种。
夏天下雨,提前拿雨伞。
冬天给孩子拿暖手宝。
有时候,孩子周末往家拿卷子的时候,两口子会拎来一个大皮箱。
有时候天太热,两口子还会主动来学校,给孩子送冰镇饮料。
总之,各种细节照顾的无微不至。
在我们班级,属于我们家长的榜样。
两口子都带有一种书生气。
一看就是文化底蕴特别深厚那种。
当时,他孩子的成绩在我们班属于中上游。
我们属于省重点。
当时,大家都推测,他孩子考上一个末流985是没有问题的,最次也是顶级211。
有一次聚会,刘同学妈妈说,我家孩子必须是985或者是顶流211。
其他的孩子就不念了,大不了,再复读一年。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家长的说法很武断。
虽然孩子高考成绩很稳定,但是,每个孩子在高考的时候出现意外,也是有的。
不能把孩子架在火上烤。
当时,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刘同学的眼神,孩子那种眼神有种恍惚。
其实,我觉得两口子给孩子太大压力了。
但当时作为家长,我也没有办法劝。
毕竟,每个孩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考的好一些。
高考前几天,我们家长一起组团儿在考场周围租宾馆。
刘同学的妈妈和爸爸一起去的。
刘同学妈妈拿的现金,一大摞子。看上去能有五六千块钱的样子。
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
她说,我要给孩子租最好的。
我们住同一个宾馆。
大多数家长都选了三四百块钱的一个房间。
而刘同学妈妈定的是一个800块的房间,很高档。
就连吃饭也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在同一个饺子馆儿定的午餐。
她给孩子点了四个菜,都是肉菜。
导致孩子当天下午考试,油水太大,闹肚子。
高考发榜,他家孩子发挥失常,连一个211也没有考上。
充其量是个二本,专业应该也不太好,看分数应该是天坑专业。
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那天下午,孩子闹肚子,没有发挥好。
孩子当时出来的时候说,题答了一半儿就答不下去了。满头冒汗。
发榜后,这个结果让刘同学妈妈无法接受,当时她就直接退出了群。
高考庆功宴,家长聚会,她也没参加。
高考过后,她就彻底在群里消失了,和我们家长也没有什么联系。
联想到这些,听的孩子的这种说法,我能猜测到,刘同学在家里是遭受了怎样的压力。
通常有一种家长,就是把孩子的高考成绩看的比命还重要。
孩子考的好,捧在手心儿里。
孩子考的不好,踩在脚底下。
孩子要出去和同学看电影,那天很冷,下雪。
我和媳妇开车送孩子。
到了万达广场。
刘同学很羞涩的跟我打招呼。
丝毫看不出一个活泼男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感觉很萎靡。
我说,你在那个学校还好吧。
刘同学说。我还行。就是我爸妈……
孩子说话说了一半,又咽了下去。
还没有到电影开演的时间。
我和媳妇儿请他几个同学吃饭。
期间,刘同学不断接到妈妈的电话。
我隔着那么远,就能听,他妈妈在电话里大吼。
大概的意思是,上这个破学校,还好意思跟同学聚。
刘同学一边努力的听着刺耳的电话声。
一边努力的不让我们听到。
挂了电话,他满脸通红,吃完全程低着脑袋,不说一句话。
儿子悄悄的跟我说,这次电影票,他又要给刘同学垫付了。
我说没问题,他是你的好同学。请他也无所谓。
电影结束后,我开车挨个送他们几个同学回家。
刘同学是最后一个下车的。
下车前,他跟我儿子说,钱有机会我会转给你的,只不过,现在不太方便。
下车后,看着刘同学的背影,我心里真的很酸楚。
同样是读大学,就因为孩子考的是二本。
就因孩子专业不好,父母一分钱零花钱都不给。
导致孩子聚会的时候,很尴尬。还要同学给垫付。
想起来,高考前后,真的是天壤之别。
记得那时候,刘同学和我儿子周末一起吃汉堡。
刘妈妈直接点了一个全家桶套餐给孩子,还给我儿子点了一份。
但是高考之后,上了大学,刘同学跟我孩子说,他已经好久没有吃肯德基了。
感觉上了破大学之后,没有了尊严。
连吃肯德基的权利都没有了。
我觉得这种事情挺可悲的。
我们家长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
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在孩子身上。
我觉得这种做法,会将孩子的自信心彻底的抹杀。
孩子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