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一个我非常尊敬的作家,从小学到大学,接触了不少他的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
但是,说真的,我一直都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看不懂是一个原因,他的文字比较晦涩,可能是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的原因;另外,他的作品风格,我觉得他写的每个字都很沉重,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可能他背负着因袭的重担,要揭露社会黑暗,唤醒民智,和敌人斗智斗勇,字里行间比较犀利和严肃,凸显尖锐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林语堂的作品轻松得多。虽然,我接触他的作品并不多,但就凭他那句语惊四座的话,“演讲,应该像女孩子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一个人能调侃,懂幽默,说明他放得开,心胸豁达。可惜,林语堂活在一个错的年代,在一个革命色彩浓厚的年代,它的文章难以受到主流社会的待见。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林语堂似乎更加受欢迎一些,就像当初不怎么看好的张爱玲,现在她的作品反倒炙手可热。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学作品也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现象。
我读过林语堂的一些作品,比如《京华烟云》《啼笑皆非》,觉得他主打幽默的风格,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人生的智慧和乐趣,业内人士给他的作品评价主要是“清新”和“隽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性。林语堂有一段颇为经典的话在人群中口耳相传,他说,幸福人生不过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这段对幸福诠释的话可谓直抵人心,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不过,他也有的作品显得过于“嘻哈”,玩世不恭。这可能跟作者的性格有关系。
曾经有一段时间,林语堂和鲁迅有过短暂的合作,也写过一些针砭时弊、锋芒毕露的文字,后来两人不知什么原因就分道扬镳了。尽管在文学观念上存在分歧,但林语堂在鲁迅去世后仍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林语堂不计前嫌,气量值得钦佩。
现在,鲁迅的作品在课文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甚至,有的已经看不到了。有人说,鲁迅的作品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此,我是不认同的,他的很多剖析人性和社会的文章依然值得一读,不明白为什么忽然就从课本下架了。
而林语堂的作品能以超脱的心态审视人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智慧,慢慢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后来,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文人要怎样写作,才能让他的作品穿越不同的时代,经久不衰?是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还是远离政治,写一些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的作品?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不过,从鲁迅和林语堂的对比上,似乎又看到了一些端倪。
(码字辛苦,大家要是有兴趣请关注梅畔琴声,感谢点评和点赞,个别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