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布核弹头总数,升级核打击能力提上日程,核载具更新困难

老王的工匠铺聊武器 2024-07-26 04:20:00

最近军事圈子里最大的国际新闻,就是西大的能源部下属机构,公布了当前最新的核武器库存数据,截至去年9月份,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总数是3748枚,并且在相关消息中还提及,美国在1994年到2023年期间,美国总共拆解了12088枚核弹头。

这个消息给人两个信息,第一是美国如今的核武器库存总量依旧惊人,美国能源部的消息中没有明确说明这3748枚核武器中,每一种当量对应多少数量,但总数依旧还是很吓人的,而且如此精确的数字,他们也不可能公布出来。第二个信息,就是美国正在坚持削减核武器数量。

这第二个信息看起来似乎有些反直觉,帝国主义的推行者,霸权主义的信奉者,也这么爱好和平吗?我再来补充几条消息:首先,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弗兰克·罗斯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就表示美国还没有做出扩充核武器库的决定,但会认真考虑这个事情,同时他也说,美国认为有必要与俄罗斯就军控问题展开接触,降低风险。

第二个消息,就是在今年6月19日的时候,美国国会内的一些人通过《防务新闻》等媒体放出风声,称国会希望美国空军能够让大约30架B-52H轰炸机,恢复核武器挂载能力,并且美国国会正在为之奠定基础。

这些消息结合起来,大家能想到什么?拉俄罗斯下水,限制俄军核武库规模就不多说了,我能想到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降本增效”。对于美国来说,拥有过于庞大的核武器库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核武器在服役之后的维修与保养依旧需要花费大量经费,这还不包括搭载核武器的各种载具的保养经费。

按照公开数据的估算,美国从1945年到现在,总共生产了超过7万枚核弹头,其装备核弹头数量的巅峰期是在1967财年末尾,那一年美国库存核武器总数达到了31255枚,随后这个数字一路减少,在冷战结束后减少得更快,主要是跟俄罗斯之间签订了限制核武器数量的条约,前面提到的不具备核武器挂载能力的B-52H,就是在这种条约限制下制造的产物。

但这一类条约终归只是一个“君子协定”,缔约双方有任何一方不想遵守,那么另外一方就只能以退出条约,加大力度建设自己的核武器库来作为应对方式,但这样条约就名存实亡了。而前面所讲的“不扩大核武器库”,与建设核武器库,在技术上是不存在矛盾的。

我们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数量对于一个国家的核武器库来说,会成为一个衡量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实答案很简单,一方面,在发起进攻性核打击作战时,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核弹确保敌国重要城市、军事重镇被完全有效摧毁。在之前的节目里咱们做过一次非常简陋的估算,以美军现役的W87型核弹头为例,它的爆炸当量在30万吨到47.5万吨TNT之间,这样一枚核弹头如果在纽约市中心爆炸,确实能够将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变成一片废墟,但远在纽约市郊区的工业设施依旧有可能躲过一劫。

因此对于大型城市、工业区或者重点军政目标,需要用多枚核弹头展开打击,确保将其完全摧毁,这就对攻击方的核武器以及载具的库存数量有要求了。另一方面,遭到核打击的有核国家,其洲际导弹发射井以及战略核潜艇的生存能力,加上核武器库规模,共同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核反击能打出什么效果,以及能不能打出来。

其次,我们抛开“核冬天”理论不谈,这个理论在当下科学界也遭到了一些质疑,现代有核国家的国土纵深、防御能力或许会让另一个有核国家,即便是打空核武器库也不会彻底亡国,“上三常”中美俄修建了大量防核地堡,这决定了这三个国家甚至有可能在战后依旧保留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核武器失去了其威慑能力,相反,其投送载具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核武器的威慑能力。

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如果其政府的核心职能部门、各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工业设备,都被敌国的核武器摧毁,人口也因为核打击而出现千万级别,甚至上亿人规模的伤亡,那么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可能就会陷入动荡无序的境地,残存政府和军队组织,其能力可能在短期内也无法恢复至战前水平。

说到我们身上来,当年中央为啥要力推三线建设?就是为了在全国遭到饱和核打击,我们熟知的政府和军事机构完全失能的极端情况下,全国各地的幸存者依旧能够在幸存的党组织领导下,有组织地恢复工农业生产,继续抵抗外敌入侵。但这只是保存中华文明火种的最后方式,对于其他大国来说,这样的中国的确是抢不动,但短期内也成为不了他们的对手了。

所以美国削减自己的核弹头库存,不止是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信守承诺”的形象,更绝不是什么“大发善心”,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核扩军,他们可以把老旧型号的核弹头拆除,省下来的经费可以注入新型弹道导弹系统以及战略核潜艇的研发当中去,这样他们可以做到一边削减核武器规模,一边反而能增强自己的核打击能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美国的核武器载具吧,这才是决定美国未来核打击能力的关键。讲这个之前,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仅从突防能力而言,哪一种核武器载具,对敌国的威胁更大?是洲际弹道导弹?空中的战略轰炸机?还是海面下的战略核潜艇?

正常的认知应当是:这三种“我全都要”,原因就是,核三位一体,代表的就是多样化的打击手段,以及导弹发射车、战略轰炸机以及战略核潜艇等装备的灵活部署特性,带来的生存能力大增,进而也增强了核反击与核威慑能力。

而美国现在对他们的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以及战略核潜艇都在进行升级换代,我们一个个来说。我们知道,美军的陆基洲际导弹都是部署在发射井里的,他们以前也研究过车载机动发射的MGM-134“侏儒”洲际弹道导弹,但是随着冷战成为历史,这个项目也在90年代被终止,以至于现在美国空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全都是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民兵3”。

美军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针对“民兵3”的现代化改装工作,使其可以继续服役至2030年左右,但现在时间已经到了2024年,美军的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研发进度怎样了呢?最新消息是,“民兵3”的下一代,“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研发成本已经达到了1409亿美元,而它原计划的研发成本,是777亿美元,已经严重超支,如果继续推进下去,最终的研发成本可能会达到1600亿美元左右,并且最终的服役时间也会被推迟。但是美军没得选,为了不让核三位一体战略少一条腿,五角大楼只能咽下这颗苦果。

讲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再来讲讲美军的空基核打击能力,这也同样归美国空军管辖。现在美军的空基核力量三驾马车,就是B-1B、B-52、B-2这三款战略轰炸机,其中,B-1B、B-52都没有下一代机型发展计划,不过B-52的确有新型号发展计划,美国空军打算将自己装备的B-52H进行一次大修,升级动力系统和航电,成为B-52J,计划耗资大约是486亿美元,经过此轮大修升级之后,B-52J可以服役至2060年,成为美国空军空基核力量的“百年老型号”。

B-2的确是有下一代,就是B-21“突袭者”,“美国战鹰”们认为这款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能够直接把东大打破防,国内一些人也信了,但我们要回想一下,当初美国空军搞这个B-21,有一个目的就是因为B-2太贵了,属于是冷战时美国航空工业的集大成之作,为了满足当时的战略需求,B-2在研制阶段使用大量在那个时代看来十分先进的技术,直接拉高了研发制造和使用成本。

但是冷战在B-2首飞之前就已经结束了,美国空军需求下降,导致B-2现在不仅数量少,还特别金贵。B-21的研制工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可如果因此认为B-21使用的技术不如B-2,那也不科学,毕竟是新世纪研制的轰炸机,只是在尺寸以及载弹量等方面做了些取舍,主要还是为了满足美国空军大规模装备并使用的需求,不能再搞得像B-2那样金贵了。

海军方面,就是战略核潜艇了,美海军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现在正面临供应商问题,其首艇“哥伦比亚”号的交付时间,可能从原计划的2027财年,延期到2028财年。目前美国海军用来承担海上战略打击任务的是“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虽然建造数量多达18艘,且全部在役,但该级核潜艇的定型时间也是1979年的事情了,头4艘“俄亥俄”级也因为老化问题,被改装成了携带常规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而该级艇的最新一艘,“路易斯安那”号(SSBN-743),服役时间也是1997年,距今27年了。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现在的核三位一体战略,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真不是核弹头数量问题,他们原本库存的核弹头数量就已经够多了。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的老化,以及承担空基核打击任务的战略轰炸机“年龄大”、突防能力较差、隐身轰炸机机队规模还没扩大,这些有关核弹头载具面临的问题,才是大问题。美国现在需要在这方面下一番苦功夫,核武器库存规模对他们来说,确实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了,省点钱把运载工具升级一下,才是当务之急。

0 阅读:3

老王的工匠铺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