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汉奸”张弘毅,建议美国误击中国军舰,现在怎么样了?

觅翠谈历史 2023-11-04 22:04: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提到“汉奸”这个词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些卖国贼,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心甘情愿做侵略者的狗腿_子。

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现在依然有靠卖国求荣的汉奸,而且更加无耻,更加恶心,他就是被称作中国新时代最大汉奸的张弘毅。

(张弘毅)

一、“汉奸”的“诞生”

1960年张弘毅出生于云南,在国家的资助下他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来到他家庆贺。他的父母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原以为这个孩子会光宗耀祖,却没想到最后他一家人都跟着丢人,遭乡邻嫌弃白眼。

张弘毅的家庭并不富裕,读中学期间就靠政府救济,上了大学同样享受贫困生补贴。那时候的张弘毅也算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在读书的同时还做兼职赚钱。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没有传单可发,也没有外卖快递可送,做兼职的机会并不多。但纸质媒体比较活跃,张弘毅看到了这个机会,经常向媒体杂志投稿,如果被选中,就能赚一些稿费。

(张弘毅)

靠着国家的资助,还有自己的努力,张弘毅顺利毕业。按理说,作为一名师范生,靠国家资助完成学业,本应该成为一名辛勤的园丁,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而且那时候教师的待遇很不错,社会地位也高。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张弘毅不甘心,他有更大的野心。

在他26岁那年,他决定去日本留学,父母并不同意。但是拗不过张弘毅,从此他就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说起到日本留学,可能很多人会反感。其实如果有一颗爱国的心,到哪留学都是去求学,学成之后都可以回来报效祖国,这本不应该有偏见,但张弘毅缺的就是爱国之心。

(张弘毅)

在留学期间,张弘毅依然靠向杂志报社投稿赚钱,但他发现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写作内容并不受日本人的欢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在日本更流行抹黑中国的言论。

于是从这一刻起,为了钱,张弘毅就背叛了自己的祖国。

张弘毅试着写了一些反对中国、丑化中国的文章后,很快投稿就通过了。随后在日本很火爆,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让张弘毅更加坚定了做汉奸的决心,而且在这条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甚至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张弘毅)

二、“汉奸”的下场

开始的时候,张弘毅在日本靠出卖祖国还赚了一些钱,但是后来就不行了。总是那一套也有厌倦的时候,在日本吃不开了,张弘毅又流窜到了加拿大,并加入加拿大国籍。

加拿大也是美国的走狗,多年来一直帮着美国抹黑中国,张弘毅觉得自己的言论在这里会受到欢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张弘毅的卖国言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怎样利用新媒体做“新时代的大汉奸”。

(张弘毅)

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张弘毅鼓吹中国威胁论,说中国有多么强大,对西方国家有多大的威胁,说中国对非洲国家的资助是居心叵。

为了满足自己私欲,张弘毅又说中国并没有看起来的那样强,没必要害怕,甚至于鼓动美国直接采取军事行动。

去年因为佩洛西窜访台湾,中国与中国台湾的关系一度闹得非常紧张。这时候,张弘毅居然为美国出谋划策,建议美国潜艇攻击中国军舰,然后声称是误伤,并借此机会武力介入中国内政。

(窜访台湾的佩洛西)

一个被中国政府资助读完大学的人,居然向外族出谋献策怎么破坏自己祖国的统一,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随着读者看得多了,人们发现他的言论自相矛盾,纯粹是瞎编,逐渐也就没有了流量。事实上没人会尊重一个连祖国都出卖的人,只不过是把他当小丑罢了。

不管立场如何,一个毫无底线的人在哪都不会受到欢迎,只有唾弃和厌恶。

(中国舰队)

随着各国人们都认清了张弘毅的丑恶面目,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抵制他的言论,他也就成了令人唾弃人人喊打的老鼠,现在已经如此落魄,到了晚年必然会更加凄苦,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

三、为什么现在的中国还有“汉奸”

2017年,出生于中国昆明的杨舒平,在美国留学毕业典礼上公然丑化中国,说美国的空气多么香甜,说在中国出门要准备五个口罩。

2017年,出生于中国昆明的杨舒平,在美国留学毕业典礼上公然丑化中国,说美国的空气多么香甜,说在中国出门要准备五个口罩。

(留学生杨舒平)

2020年,在疫情爆发期间,在美国的留学生徐可馨发表不当言论,对被抢救的患者公然辱骂,还建议医疗工作者放弃抗疫,更是直接声称自己恨党恨国家,还叫嚣“你们能拿我怎么样?”

在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张弘毅,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汉奸”,而且他们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会连爱国之心都没有呢?

他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缺了教育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德育”。

(留学生徐可馨)

教育并不是让人学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去赚钱,去博取名利。自古以来,中国各个思想家教育家都强调德比才更重要,培养人才都要求德才兼备。

所以一个真正的优秀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明辨是非的人,而不是披着高等学历外皮,实际贪得无厌、是非不分之辈。

(荀子)

0 阅读:0

觅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