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一场“政变”在美国上演!

清醒的迷糊者 2023-10-06 11:31:01

日前,一场“政变”在美国上演。共和党众议长麦卡锡在党内投票中以216票对210票被罢免,此事震惊全球。

表面上麦卡锡是因对民主党拜登政府过于“友好”而被罢免,但实则反映出美国政治格局和党派力量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事件的原委和影响,剖析美国政坛面临的深层矛盾与变革。一、众议长为何位高权重要理解这次“政变”的内在逻辑,我们首先需要系统了解美国众议长这个职位的权力来源。(一)预算审批权众议长的最大权力在于预算案审批。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年度支出拨款,从国防军费开支到医疗救济资金等,全部需由众议长提请众议院审议和批准。如果众议长不同意拨款,哪怕总统非常需要,也难以落实。更甚者,众议长可以单方面关闭政府,造成所谓“关门”状态。正因如此,众议长被称为“掌握美国钱袋子的人”。多数情况下,众议长会利用这一权力牵制总统,这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种默认规则。(二)议程设置权众议长还掌控着众议院的日程议程,可以决定哪些提案进入讨论、哪些提案搁置。众议长如果不安排某项议案审议,该提案事实上就“死”了。这使其可以有效滤出不利于本党的提案。(三)调查权众议长可以自主发起针对行政部门的调查或听证。这常被用来针对在任总统,成为重要的制衡手段。如水门事件调查就是当年众议院发起的。由此可见,众议长在美国政体中实际上矗立于总统之侧,权力几乎不弱于总统。掌握这一要职,对控制政局至关重要。二、共和党众议长麦卡锡“叛党”的两个“罪证”在此背景下,众议长麦卡锡的被罢免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事实上,自民主党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麦卡锡连续两次在关键时刻“破例”帮助拜登,这被视为他对共和党的“背叛”。(一)解救拜登于“关门”危机其一,在9月底,由于预算案久不能达成一致,联邦政府再次面临关门危机。按过去惯例,共和党应趁机痛批拜登财政管理不善,逼其接受共和党条件。但出乎意料的是,麦卡锡突然转变立场,促成一份为临时过渡性预算案,勉强避免了政府停摆。这在外界看来,等于解救了陷入财政困境的拜登政府。如果真的再次出现政府“关闭”,对民主党将是沉重打击。而麦卡锡的举动,却让拜登避开了这一灾难。(二)躲避特朗普“弹劾案”其二,在最近的特朗普弹劾案中,麦卡锡拒绝就特朗普有无“煽动暴力”在国会作证,而是采取回避态度。这被特朗普支持者视为“背叛”,要求麦卡锡为此辞职下台。他们认为,麦卡锡理应为特朗普辩护,给予全力支持。而麦卡锡的消极态度等于默认民主党的指控,这在特朗普派系看来是莫大的“叛党”行为。三、罢免背后反映权力斗争新态势麦卡锡的被罢主要源自对手的政治算计,但其背后反映的更是美国政坛权力关系和政党生态的深刻变化。(一)特朗普势力崛起首先,这标志着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势力明显上升。推动“弹劾”麦卡锡的正是亲特朗普的保守派议员。他们在共和党内日益壮大,这让党内主流感到不安。事实上,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开始,他就在共和党内形成一股新派势力。这股派系不再代表传统的保守精英阶层,而更倾向代表中下阶层选民的利益。它反对既得利益集团,反对移民全球化,主张“美国优先”。这与共和党主流的立场有较大差异。麦卡锡的被罢,正反映这股新势力的崛起。(二)民主党分裂加剧其次,这也反映出拜登民主党内部分化。表决中有8名民主党议员倒戈支持罢免,足见民主党内自由派系对拜登不满。这或将为2024年大选埋下变数。拜登上台后,他的温和派路线并未让民主党内更激进的派系满意。他们希望拜登推行更进一步的政策改革。而拜登的温和派路线,也让部分选民失望。这使得民主党内部缺乏团结,各派势力都想推行自己的议程,这削弱拜登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麦卡锡的罢免剧烈反映这一矛盾,民主党正面临新的分裂危机。(三)美国政党体系变革再次,这预示美国政党制度出现裂变。共和民两党内部鸿沟加大,酝酿新一轮政治重组。美国是否进入“后两党时代”,或将成为新话题。自1960年代以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内部就出现渐进派和保守派的差异。但总体来说,两党还是保持统一战线。然而最近一系列事件表明,两党内各派势力明显失衡并公开对抗,这削弱两党的内部凝聚力。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传统的两党民主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其政党体系的变革是否能够实现软着陆,还有待观察。四、罢免麦卡锡意味着什么?麦卡锡的罢免对美国政坛影响深远。(一)共和党内斗加剧短期看,这加剧共和党内斗争,特朗普势力占上风,传统建制派将更加边缘化。这也使得共和党内更难形成共识,减弱对拜登的制衡力量。除非建制派能够反击,否则特朗普势必成为共和党真正领袖。他将进一步整合控制共和党资源,为2024年大选夺取提名奠定基础。这无疑让主流派面临巨大压力。(二)2024大选格局震荡中期看,这将严重影响2024年总统大选。特朗普已高调表态将再次参选,而共和党内主流或将推出竞争者。两派激烈竞争势必消耗党内资源,重蹈2008-2012年覆辙,这可能将让拜登笑到最后。甚至有分析认为,如果共和党内斗过激,大选最后很可能是拜登vs一个第三党候选人的局面。这将近50年来从未出现过,将是美国大选史上的一次剧变。(三)美国政党格局重构长远看,美国步入政党体系动荡期。美国开国以来形成的两党制基础面临冲击。无论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政坛极可能产生新的政党势力。比如在共和党内部,各州强势的地方派系也可能自行组建地区性政党;相对温和的共和党主流,也可能退出组建中间派“新共和党”。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治版图重绘在所难免。五、启示与思考麦卡锡的被罢令外界对美国政局产生新的思考。(一)政治理念对抗加剧其一,美国政治的“去党化”、“去组织化”浪潮不可忽视。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的对抗高于党派纪律,这将持续改变美国政治生态。左右派弹劾战至今已过半个世纪,但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今天前所未有。新派系和新运动层出不穷,严峻挑战两党中心。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步入后物质主义的新政治时代。(二)政府执行力下滑其二,美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可能持续下降,政策定力更加薄弱。这势必对其国际影响力构成冲击。外界过分期待拜登政府的行动力,但事实上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对其施政空间造成诸多限制。重大外交政策难以为继,这也将让拜登付出代价。(三)美国政坛全新洗牌其三,美国政坛面临新一轮洗牌,政党和精英阶层的化解已难以避免。所谓“后两党时代”的到来,或许就是这个意味。自杜鲁门以来,美国政党的组织纪律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程度。但这种高度均衡的状态注定难以持续。麦卡锡事件只是开端,更大变局在后。(四)软着陆还是持续动荡其四,面对这种广泛动荡,美国政治是否具备实现软着陆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将继续动荡下去,值得世人持续观察。美国在其历史上曾成功化解过多次危机,这是其弹性的体现。但任何政治体系都面临生命周期,适应变化是大势所趋。种种迹象表明,这只是冰山一角,美国政治体系面临深刻调整的大潮,已经无可避免到来。

7 阅读:5790

清醒的迷糊者

简介:阅世界览众生,发现人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