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绝顶聪明,为什么选择昏聩的胡亥?后续计划没能实现

豫州搅史棍 2022-05-06 13:42:30

李斯是绝世名臣,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人的复杂程度往往超出想象。

极具传奇色彩的李斯是底层崛起的典型代表,他本是楚国的一名基层公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管仓库。

在日常检查仓库的过程中,李斯发现两只老鼠,一只住在仓库里面,整日守着粮库随便吃喝,另一只则只能生活在室外墙角,还要警惕李斯的追赶杀戮。

同样是老鼠,为什么就有这样的天壤之别呢?

李斯由此联想到人也是如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两只老鼠生活的环境不同,因此李斯决定选择做仓库中的老鼠,而不是每天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老鼠。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今天也随处可见,在公园散步时经常看到小鸟悠闲地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丝毫没有惊慌警惕,但是在农村就看不到这样的小鸟,那里的小鸟反而非常警觉,生怕有人靠近,这就是城市与农村环境导致的差异。

同样的现象一直存在,只是因此悟出人生哲理的人少之又少,李斯的命运却因此改变。

李斯果断辞去仓库看管员的职务,外出拜师学习,他选择大学问家荀子作为老师,重点学习帝王之术。经过几年的学习,李斯拜别师傅下山,准备在乱世中一展才华抱负。

当时李斯的选择有很多,可以回到楚国报效母国,也可以前往相对富裕发达的东方六国,最终李斯选择秦国。

选择秦国的原因很简单,李斯认为自从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秦国非常看重真正有才学的客卿,更重要的是李斯看到秦君素有大志,相信秦国将会统一天下,建立不朽之功的地方就是秦国。

李斯最初投靠在吕不韦府中做门客,广纳门客在当时非常流行,达官显贵都喜欢招揽门客,门客一般是作为他们的智囊,也有可能是死士,同时也能带来很好的名声,比如战国四公子个个都有众多门客。

秦始皇嬴政与李斯的相识相知,可以视为秦帝国历史上重要时刻,明君贤臣正式联手实现共同的理想追求,让四海八荒臣服于秦国的统治。

李斯到底有多厉害呢?这里以郡县制为例简要介绍一下。

现代人早已习惯了郡县制,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忽略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

在秦朝统一天下后,摆在秦始皇面前的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继续实行分封制,但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嬴政已经清楚地知道分封制并不会长久,随着诸侯实力的增强,必定会导致天下大乱,战争也不可避免。

此时,李斯向嬴政献上郡县制的管理体系,正好解决了秦始皇的心结。郡县制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超越了时代,可以说仅仅只有嬴政和李斯能够相互理解,因为其他人都在幻想着能够分封多大的土地。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天下再次分封,自己以西楚霸王的身份维持各路诸侯的和平稳定,实际上扮演的周天子的角色,但是这种分封制很快就分崩离析。

后来汉高祖刘邦登基称帝,他也发现郡县制的好处,但是汉初不具备这样的舆论基础,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两者并行。

从人们对郡县制的理解过程可以发现,李斯提出的郡县制是多么地具有创造性,这项提议一直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举这个例子只是简单说明、直观感受李斯的睿智和眼界,与此同时,李斯也获得臣子的最高荣誉。李斯被秦始皇嬴政任命为丞相,李斯的儿女也都与皇室联姻,家中男丁也都担任官职,比如李斯的长子李由是三川郡太守。

李斯家族荣耀一时,令人羡慕。根据《史记》记载,李斯的长子李由从任上回到咸阳,家中摆酒款待宾客,朝中官员全部到李斯家中拜访,门口的车驾足足有“数千”。

然而李斯此时却异常清醒,因为老师荀子曾讲授过物极必反的道理,李斯因此对这样的情形感到忧心忡忡。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李斯不仅人足够聪明,而且对时事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性的判断力。

公元前210年的冬天,秦始皇嬴政再次准备巡游天下,命令李斯跟随其出行。嬴政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他最宠爱的是胡亥,胡亥主动向秦始皇提出外出游玩,得到嬴政的同意。

嬴政在平原渡口生病,随后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在沙丘驾崩。

秦始皇嬴政并没有提前确定太子人选,即使在病重期间,仍然没有人敢劝谏嬴政册立太子,因为嬴政非常忌惮“死”字。如果有人劝说立太子,这不就是转弯抹角地说明秦始皇命不久矣,必定会遭到严厉的处罚,没人敢说这件事。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秦始皇在临死之前感觉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命令赵高代替自己拟定诏书给长子扶苏,内容是“与丧,会咸阳而葬”。

赵高当时是中车府令,还兼职掌管皇帝的兵符和印鉴,从这里可以发现,秦始皇对外的诏令,从草拟书写到盖印密封,都是赵高一人完成的。

也正是在这个环节上出现问题,赵高知道秦始皇即将归西,直接将诏书扣留在自己手中,根本没有发出。不久之后,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永远地闭上眼睛。

赵高对秦始皇的安排心知肚明,如果一旦让扶苏顺利回到咸阳主持葬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扶苏将会登上秦朝皇帝宝座。如果真是那样,自己的处境将会非常艰难,目前享有的所有荣华富贵都将化为乌有。

于是,赵高果断采取行动,首先是劝说胡亥准备登基,救命恩人兼师父的话很有分量,胡亥很快就同意了赵高的计划。其次,赵高很清楚李斯的重要性,必须将他拉入伙,才能成功扶持胡亥登基。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赵高用“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扶苏信任程度”这五个方面,让李斯自己与蒙恬进行比较,李斯的回答是“都不如”,于是赵高就说出扶持胡亥上位保住荣华富贵的计划,最终李斯同意计划。

从这里看,李斯同意赵高的计划是因为贪图荣华富贵,丧失为人处世的原则,但是李斯是何等聪明的人,他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吗?

个人认为是不会的。

扶苏和胡亥都是秦始皇的儿子,但是对于两人的整体表现,李斯肯定有自己的判断,他一定知道扶苏要远胜于胡亥,这是从继承人能力的角度来看。

秦朝是秦始皇一手打造的统一帝国,同时也可以说是李斯殚精竭虑铸就的辉煌,在功劳簿上有李斯的名字。面对多年努力实现的理想抱负,李斯真的会因为荣华富贵而抛弃曾经的付出吗?显然不会。

在战国时期,气节是一种普遍的追求,为了保全气节而牺牲一切的例子有很多,对于李斯来说,同样如此。

为什么李斯会屈服于赵高的胁迫呢?

首先要清楚赵高此人并不简单,心思可谓非常缜密。

在秦始皇驾崩初期,当时最有权力的人就是赵高,他是嬴政指定的诏书起草人兼印玺管理人,也就是说赵高一人就可以代替秦始皇发布命令,调动巡游护卫军队轻而易举。

赵高还有胡亥这张王牌,他是秦始皇最宠爱的儿子,两人联手控制军队更是轻而易举。

赵高去见李斯之前,他一定会做好两手准备,如果不能成功拉拢李斯,那就采取其他措施让李斯丧失对抗能力。

也正是赵高此人的行事特点,李斯在面对赵高的劝言时都回答不如蒙恬,单从才能、谋略、功勋上来看,李斯是不输蒙恬的。李斯之所以会这样回答,是想暂时稳住局势,取得赵高的信任。

在李斯的心中有另外一个计划,选择合适的时机,凭借自己的能力揭露赵高娇诏篡位的阴谋,为秦朝重新迎来新的帝王,继续毕生心血打造的秦王朝。

可惜,李斯还是低估了赵高的狠毒,他迅速借助胡亥清除所有敌对势力,扶苏、蒙恬、蒙毅相继被害,最终厄运也降临到自己头上,被腰斩于世,三族被诛。

0 阅读:58

豫州搅史棍

简介:趣说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