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嘉B760M加乔思伯TK3装个白色主题环绕海景房主机

电子开箱不简单 2024-06-27 18:21:27
前言

朋友送了我一块技嘉B760M 冰雕X主板,我想着自己换主机也很麻烦,不如就直接重新装一台算了,然后我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库存,还有一个华硕的白色750W的电源,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闲置的一个风冷,以及十铨T-Create DDR5 32GX2内存条套装,还有一块14代带核显的i7,拼拼凑凑也能凑起来一台白色海景房机器。

顺手还测试了一下内存能不能超到8000MHz。

下面是装机清单:

CPU:Intel i7-14700K

显卡:蓝戟A770亚运版16G

主板:技嘉B760M 冰雕X(B760M AORUS ELITE X AX)

内存条:十铨T-Create DDR5 32GX2内存条套装

散热:随便买的白色风冷

电源:华硕Tuf 750W白色

机箱:乔思伯TK3热弯海景房机箱

主板部分

技嘉B760M冰雕X跟前面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了之前大部分放在高端主板上才会用的大面积散热甲设计,整体的观感与性能都相当不错。

而更不错的是它的PCB采用的白色设计,在千元级别的主板里面,采用白色PCB板的产品其实并不是很常见。整个PCB板并不是那种泛着冷光的白,而是淡淡的略微有点灰的白,这种白色我个人觉得更显高级感。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主板支持注册后4年质保+1年换新,且人为损坏也可以免费帮修,直接小程序申请送保即可。

原本我还担心i7-14700K上主板之后主板供电会不会很紧张但是跑完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技嘉B760M冰雕X早就应对这样的大电流需求情况做了优化。LGA1700平台,能够兼容12 代、13代和14 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

它这个的14+1+1相供电撑i7-14700K真的轻轻松松,比有些丐版的Z790还棒,这旁边的是7+7相并联电源设计,加上高可靠性的电感电容,能保证非常稳定的电源供应。PWM控制器为NCP81530R,14+1供电采用DrMOS设计,型号为安森美onsemi的NCP302155,电流单相输出60A,轻松驾驭12代13代和14代的i7/i9。

技嘉B760M冰雕X主板支持四根DDR5内存插槽,同时支持双通道模式。

DDR5最大频率支持4800MHz - 8266MHz(O.C.) ,后期通过更新BIOS频率还能更高。

要想榨干自己内存条的性能,我建议还是买这类新款主板,搭配的内存条也一定要海力士A-die的颗粒。

覆盖的金属散热甲部分,都是技嘉全新设计的VRM散热甲,采用了一体成型的复合式剖沟设计,散热面积相对来说更大,应对PCIe5.0协议下的硬盘的高发热也能一战。2条全长PCIe插槽,其中第一根为PCIe 5.0*16通道,直连CPU,并且在这条插槽做了特殊的加固处理,能保证搭配大尺寸显卡时接口的牢固性;第二根全长插槽则是PCIe 4.0*4通道。

固态硬盘部分,采用的免螺丝快拆设计,我很喜欢这个小功能,意味着我自己加装更换固态硬盘的时候就不用拿着螺丝刀拆来拆去了。

显卡的PCIe接口部分也做了金属覆盖,应对现在越来越大的显卡是毫无压力,能做到显卡10倍重量的承重效果。如果你上4090这样的卡的话,就完全不需要担心显卡太重把PCIe接口压弯掉了。

提一个小设计点,技嘉B760M冰雕X主板上还给了一个内置的HDMI接口,为的就是给那些机箱带屏幕的用户准备的,比如乔思伯D41 标准副屏版这样的机箱。

乔思伯D41 标准副屏版的机箱内置的屏幕可以把主板的一些信息直接展示在机箱上,这样的设计其实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在一些高端的主机上,甚至现在龙神三之类的水冷散热器都是自带小屏幕的,这时候像技嘉B760M冰雕X这样内部就设计了HDMI接口用于内部屏幕输出的主板,肯定是更容易打动人的。

在I/O扩展方面,技嘉B760M冰雕X的后置接口提供了9个USB接口,其中1个为20Gbps的USB 3.2 Gen 2*2 Type-C,1个USB 3.2 Gen 2,4个USB 2.0,3个USB 3.0;显示输出方面配备了HDMI 2.0、DP 1.2;此外还有1个2.5G有线网口和1组音频接口。无线网络方便则配备了次世代Wi-Fi 6E无线网卡,并且搭配了搭配技嘉高增益天线。

内存部分

DDR5的内存条出来之后,一直到去年都主推的是单条16G的内存条,我想换一下单条32G的DDR5内存条都一直没什么选项。

但是今年开年之后,各家的单条24G,单条32G以及单条48G的内存条都出来了,这下就很棒!我Z790的四条内存插槽就不必插四根16G苦哈哈地占满位置啦。

我看了一圈,十铨的T-Create DDR5系列还算是不错的选择,就搞了一套,使用下来我的感受就是,这绝对是生产力工具必备升级零件。

目前十铨官网上的可选项包含:16GX2套装(总容量32G),24GX2套装(总容量48G),32GX2套装(总容量64G),48GX2套装(总容量96G)。

考虑到我对容量的需求高于频率,所以我选了个很稳妥的32GX2套装(总容量64G),频率是6400MHz,这是一个相当稳当的频率,并且还兼顾了大容量。

目前这个套装是在京东上架了,型号参数是T-CREATE EXPERT DDR5 64G(32Gx2) 6400 C34 白,售价1769,属于一个还行的售价范围。

到手之后我第一时间上机测试,一次点亮,稳定运行,顺便我跑了跑测试,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我的使用体验。

省流总结:

这个条子我上机一把点亮,XMP自动稳定在6400MHz不挑CPU体质。

主要是CL时序是34-44-44-84 1.35V,属于低压内存条。

T-CREATE EXPERT这个我是拿到的白色金属马甲版本,因为我的主机是白色配色,所以还是纯白配色好一点。

金属马甲上部还打了通风孔位,一方面增加它的设计感,另一方面增加它的散热性能。

上机之后一把点亮,内存容量64G,通道数是4,并且是自动点亮6400MHz,我连XMP设置都不用自己手动调整。

科普一下什么是XMP:X.M.P全称是Extreme Memory Profile,英文翻译可以理解是一种便于内存超频的技术,是Intel于2007年推出的一项技术,目前在DDR4内存广泛使用的是XMP2.0版,由Intel制定并负责认证工作。其原理十分简单,每一条XMP认证内存会有特定区域保存内存的超频数据,一般有XMP1和XMP2,可以把它理解成内存的预设配置文件。

内存XMP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内存频率超频,不过XMP属于在厂商设定的范围内超频,属于一种安全的超频,XMP相当于给内存写入了2套工作配置文件,开启BIOS中的XMP模式可让主板读取内存配置文件。比如内存标称频率3000MHz,那XMP模式就能让内存以3000MHz频率运行,从而发挥内存应有的性能。XMP与手动超频效果基本无异,所以可将其看作为内存的自动超频技术,十分适合小白的傻瓜式内存超频。

一般内存开不开启XMP功能一般是内存频率决定的,准确来说,只要内存频率超过了CPU的内存控制器支持频率,那么就需要开启XMP功能。举个例子,intel九代酷睿处理器为例,而内存是DDR4 3000的频率,处理器的内存控制器最大支持DDR4 2666 Mhz,那么如果不开启XMP模式,那么3000 Mhz频率的内存就会自动降频至2666Mhz,无法发挥高频内存的全部性能,如果想要让内存在3000Mhz频率下运行,我们就需要开启XMP功能了。

所以很多初烧玩家对于内存条支不支持XMP这一点非常看重。

十铨的T-CREATE EXPERT DDR5 64G(32Gx2) 6400 C34 白套装是支持自动XMP的,所以上机之后能直接一把点亮并且稳定在6400MHz。

十铨T-Create DDR5 32GX2内存条套装的时序是34-44-44-84。

给大家解释一下内存条的时序是什么:内存的时序其实就是内存的反应时间,当内存收到CPU发来的指令后,多长时间做出反应,这就是内存的时序。要想反应的越快,时序就要越短。 我们以“CL16-18-18-38”这个时序为例,时序中的四个数字分别对应着“CL-tRCD-tRP-tRAS”。 CL(CAS Latency):列地址访问的延迟时间,是时序中最重要的参数

tRCD(RAS to CAS Delay):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

tRP(RAS Precharge Time):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时间

tRAS(RAS Active Time):行地址激活的时间

越低的时序代表颗粒体质越好,超频的潜力也就越大。内存的时序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内存的延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内存延时=时序(CL x 2000 )/内存频率。 DDR:(CL3*2000)/400MHz=15ns DDR2:(CL5*2000)/800MHz=12.5s DDR3:(CL9*2000)/1600MHz=11.5ns DDR4:(CL15*2000)/2133=14ns 即使内存的时序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后内存的延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频率相同时,时序越低,延迟也就越小。同样,时序相同时,频率越高,延迟也就越小。

十铨的T-CREATE EXPERT DDR5 64G(32Gx2) 6400 C34 白的时序参数还是相当优秀的,支持XMP超频稳定在6400MHz毫无压力。

然后我顺手跑了个AIDA64稳定性测试,压力测试跑了大半天,消耗了我一度电之后,依然还是坚挺的稳定。

我记得之前DDR5的条子就是一直没解决稳定性问题才一直没推出高容量的内存条,现在这个十铨的T-CREATE EXPERT DDR5 64G(32Gx2) 6400 C34 白应该是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进入BIOS中开启XMP内存超频,并打开技嘉主板专属的高带宽、低延迟两个选项,将内存频率超频到标称的6400MHz,刚好能把这两个条子打满。

6400MHz情况下它的读取、写入和拷贝数据是101923MB/s、96596MB/和94789MB/s,延迟为65.8ns。

然后我试了一下手动超频,将内存频率进一步超频到6800MHz。

内存读取、写入和拷贝数据是102110MB/s、102235MB/和100029MB/s,延迟为65.4ns。

再试试更高的7200MHz,能稳上7200MHz的话,一方面得看内存条体质,另一方面得看CPU体质,最关键的还是主板的体质。技嘉的B760M是可以稳上7200MHz的,当然,我手里的14代CPU体质是没过关,我挑了一块体质过得去的U插上去才上了7200MHz的。

此时的内存读取、写入和拷贝数据是109390MB/s、105420MB/和102140MB/s,延迟为63.5ns,相对于默认频率来说,提升非常明显。

我再去尝试8000MHz的时候,就没办法了,估计还是我内存条和CPU的限制。我看有个大佬硬核君用i7-14700K+金士顿7200内存超频到8000并且在AIDA64的内存测试中稳定运行,我个人是非常佩服他的。

处理器部分

14代CPU上机性能测试

Intel的i7-14700K其实已经差不多了,我拿到手之前也看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想说点有用的总结:首先是旧的主板必须要升级bios才能识别运行i7-14700K,升级bios之后能稳定跑,毕竟还是LGA1700的口。

但是如果你是买的技嘉B760M Elite X这样的新的主板,那就没必要升级bios,它出厂就能直接上14代CPU跑了。

其次是我尝试了一下不同的散热:单塔单风扇风冷肯定是压不住i7-14700K的,开机温度就直接上80°了,双塔双风扇风冷能勉强压住i7-14700K,开机温度稳定在37°,但是满载情况下温度直接飙升稳定到85度,360的水冷也能勉强压住i7-14700K,开机温度稳定在35°,满载情况下温度稳定在80度。

我上360水冷用AIDA64烤机,开烤之后温度直接稳定在81°。所以大部分人在换14代U的话,不需要换主板也不需要换散热,原来自己就有的360水冷就能直接抗上去。

这个是我上双塔风冷烤机之后的温度,i7-14700K双塔风冷烤的话温度能稳定在84度,相对于水冷来说高了4度,并且风冷风扇的满载情况是噪声特别大,所以有条件的老哥还是老老实实上360水冷压一下它吧。

上CPU-Z看了看参数,i7-14700K的TDP识别出来是125W,还是1700LGA的插槽,核心频率5.4GHz,核心部分是8个大核12个小核,也就是它是20核28线程,三级缓存给的是33MB。

对比之下,上一代的i7-13700K给的TDP也是125W,给的是16核24线程,三级缓存只给了30MB。这么一对比,14代的i7提升幅度还是相当大。

科普一下,为了弥补 CPU 与内存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 CPU 内部引入了CPU Cache,也称高速缓存。 CPU Cache用的是 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的芯片,也叫静态随机存储器。其只要有电,数据就可以保持存在,而一旦断电,数据就会丢失。CPU Cache 通常分为大小不等的三级缓存,分别是 L1 Cache、L2 Cache 和 L3 Cache。

程序执行时,会先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共享的 L3 Cache 中,再加载到每个核心独有的 L2 Cache,最后 进入到最快的 L1 Cache,之后才会被 CPU 读取。

所以三级缓存越大的CPU,多程序加载运行的效率就会越高。

上AIDA64跑了一下benchmark,在同样主板的前提下,单精度算力部分,i7-13700K是1247GFlops,i7-14700K是2141GFlops,提升幅度71%;双精度算力部分i7-13700K是622.9GFlops,i7-14700K是1070GFlops,提升幅度71%;24位整数运算部分,i7-13700K是489.1GFlops,i7-14700K是836.6GFlops,提升幅度71%;32位整数运算部分提升幅度是71%;64位整数运算部分提升幅度80%;i7-14700K的AES-256加解密性能提升80%,SHA-1 Hash校验性能提升90%。

“Single-Precision Julia”(SPJ)是对于大型游戏运行的重要衡量参数,这个数据往往越小越好。“Double-Precision Mandel”(DPM)对流体力学,Matlab这类科学运算速度是重要衡量指标。i7-14700K在这俩指标上也都有相当的提升。

既然是在科学计算上有提升,那我就直接扒拉出来我自己的LSTM的代码用纯CPU来跑了看看性能。

同样跑一个时间序列分析程序,在纯CPU跑的时候,i7-13700K跑完需要63秒,i7-14700K跑完需要30秒,而用同一块GPU跑的时候,i7-13700K跑完需要23秒,i7-14700K跑完需要15秒。作为一个小验证程序,i7-14700K的程序完成时间领先了大概50%的时间,意味着其实如果我写一个程序,之前需要跑五天的话,现在只需要跑不到三天就行。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才是最有用的。

跑完这个小时间序列分析程序的对比,我再用同样配置跑一下冒泡排序算法的速度。源代码直接放出来。

同样跑一个冒泡排序程序,在相同的时间运行强度下(都跑5秒),i7-13700K单核可以跑完623个排序,i7-13700K多核可以跑完4634个排序;i7-14700K单核可以跑完1434个排序,i7-14700K多核可以跑完8413个排序。也就是说,相同平台下面,换个i7-14700K的处理器,完全可以节省接近50%的时间,进一步加快科学计算的验证。

总结一句话就是,i7-14700K相对于上一代的i7-13700K来说,提升幅度巨大,尤其是我比较关注的算力部分,无论是单精度计算还是双精度计算,i7-14700K都几乎超出了13代i9的性能。

关键是这个超强的性能还是在维持了125W TDP的热功耗设计的前提下完成的,并且还给了更大的三级缓存,更多的核心数和线程数等等。

整体来说,技嘉B760冰雕X确实很能打,颜值高用料足,搞定i7、i9不是问题,纯白PCB和装机配色搭配一个白色显卡做一个海景房主机很轻松,差不多是可以做到五年不换了。

0 阅读:0

电子开箱不简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