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坛“扛把子”杜牧:千古名篇《清明》原来是一部微电影

冬月的书影小屋 2020-04-05 21:26:21

每到清明节,都有一首洗脑神诗不断单曲循环,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感,那就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短短28个字,几乎包含了剧本所必须的各项要素。试想:假如历史上也有奥斯卡最短剧本奖的话,小金人的得主可能就是杜牧的代表作《清明》了。

杜牧是谁?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是晚唐诗坛的“扛把子”。

杜牧还是一位妥妥的“官三代”,正宗的名门望族,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家庭: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杜牧冬日寄小侄阿宜诗》

在京城内环有豪宅,在市郊还有樊川别墅,家里的藏书数不胜数,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杜牧格外熟识历史,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得一手好文章。

《清明》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

诗人们在写诗的时候,有一个通病,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借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让大家自行领会其中的内涵。

和其他唐代名篇一样,《清明》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但它更高级的一点在于,杜牧将它塑造为一个短剧本,一部微电影。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舞台:路上;

背景/布景:雨纷纷;

人物:行人和牧童;

表情:欲断魂;

台词:酒家何处有;

动作:借问和遥指杏花村。

这一首28个字的小诗,就像一个电影的长镜头一样,有美景、有动作、有台词、有留白,不愧是经典之作!

而这个长镜头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这里的“行人”刻意忽略了具体姓名,既可以指诗人自己,也可以指其他的任何一个人,暗示着所有人共通的某种命运。

在《列子·天瑞》中,孔子曾提出“生无所息”的含义,即人生没有什么休息的。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注定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

这也就是说,只有死亡才是归宿,活着的都是行人,也是怀有乡愁寻找家园的人。

这就跟开头的“清明时节”联系起来了,诗中人在经历与亲人永别之后,只剩下自己孤独地赶路。本来心里已经很难受了,还不凑巧地遇上了纷纷的细雨,诗中人心中的苦闷与抑郁更加重了。

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出诗中人的形象:一个人在荒郊野外行走,冷冷的雨拍打在脸上,回头是永远失去的家园,前方是无尽的远方,不知何处是归宿。

其中的惆怅与悲痛可想而知,大概只能用“欲断魂”来形容那种肝肠寸断的感觉。

这种愁苦情绪又该如何排解呢?

诗中人想到了酒,既可以暖一暖自己冰凉的身子,又可以借酒消愁,借此排解心中无法言表的哀愁。

所以他像牧童打听:酒家何处有,这是他排遣自我感情的一种方式。

于是,诗中人得到了一个准确的回复:杏花村。在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杏花村,那里有美酒,有美景,有诗中人美好的期望。

这是诗中人在面对苦难之后,心间涌起的新的希望,也是诗人杜牧心间存有的美好期盼,他相信:远方有美酒,有灿烂的未来。

总之,杜牧的《清明》像是一部微电影,长镜头的拉伸让整个故事具体而生动;短镜头的靠近让人物形象丰富而饱满,既有象征意义,又能唤起普遍的共通感。

注:其实《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写的,争议还很大。这方面的真伪就让专家去考证,本文主要是从诗本身去分析~

0 阅读:247
评论列表
  • 2020-04-06 12:10

    清明 今夜月清明, 可见满天星。 风吹杨柳岸, 一树桃花红。 明日节清明, 降旗祭英灵。 记得十点整, 默哀三分钟。

  • 2020-04-06 12:10

    清明 又是春风杨柳岸, 每近清明忆旧然。 梦中常回儿时去, 醒来身归还中年。 双亲已逝埋故地, 因疫不能到坟前。 人若离离原上草, 谁曾报得三春暖?

    冬月的书影小屋 回复:
    抱抱( ̄︶ ̄*))
  • 2020-04-06 12:11

    眼儿媚 清明 又是东风翻丝柳, 春水漫坡沟。 杏花吹尽, 樱花势休, 桃花枝头。 午睡醒后堤上走, 近清明时候。 双亲逝远, 人到中年, 小儿喧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