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遭核弹攻击,通信网络将瞬间瘫痪?中方已做好万全准备

兵器视频 2024-10-23 11:00:00

核潜艇被视为美军应对解放军的“杀手锏”,多次现身西太平洋秀肌肉。如今,中国一款“大杀器”亮相,情况发生了变化?

“大杀器”亮相,能扛住核弹攻击?

近期,美国及其盟友在俄罗斯西部边境不断进行核战争演习,他们希望通过模拟核战争条件下的真实场景,验证在敌方突然发动进攻时,仍能保持通讯畅通的能力。

核战争不同于常规战争,它不仅考验着各国的战略决策和军事实力,更是对通讯能力的极大挑战。在核袭击下,各种电子设备都将面临电磁脉冲的干扰和破坏,这使得保持有效通讯变得异常艰难。长波电台作为潜艇通讯的重要手段,因其能穿透海水的特点,被长期用于与水下核潜艇的联系。然而,这种通讯方式同样有其弱点——容易受到电磁脉冲的威胁。

(港媒报道中国进行了“核战通讯”演习)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打击敌人的核潜艇通讯手段,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对长波电台实施打击,以达到削弱敌人战力的目的。

就在全球关注北约演习的同时,中国也未曾停下脚步。最近的一次数据链通讯设备测试表明,中国正在积极准备,确保在核武器威胁下,通讯体系依然坚如磐石。

据港媒报道,中方科研团队在某电磁测试场,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模拟演习。这次演习直指核爆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通讯系统的影响,通过模拟实战条件,测试新型抗核爆数据链通讯设备的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对于抗电磁脉冲打击的强度要求为50kv/m,而中方在本次测试中,将标准提到了80kv/m。这意味着,在相同当量的核弹打击下,中国的数据链通讯设备能够承受更强的电磁脉冲冲击,继续保持运作。而美军的设备则可能遭遇通讯中断的窘境。

(美军一直将核潜艇视为制胜王牌)

这种高规格的测试,无疑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在核战通讯能力上走在了前列,并为可能的最坏情况做好了准备。在这场没有硝烟但却充满杀机的斗争中,中国正在想尽办法全力应对。

料敌从宽,中国在多个领域发力

现在看来,中国在通信系统的测试上依旧保留了“料敌从宽”的习惯,留出了充分的性能冗余。这或许也意味着在应对核战争的问题上,中国从防范“中美爆发核战争”,扩大到了“防范美国的核突袭”。

近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确保其核武力量的现代化,以维持其全球霸主的地位。有消息称,美国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核发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计划装备在攻击型核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其意图显而易见:弥补自身在常规作战中的不足,特别是在面对中国时。

(中国海军装备的核潜艇)

但这种做法无疑增大了误判风险,因为一旦中俄认为美军率先使用了核武器,可能会导致核冲突的升级。因此,对中国而言,在战时保持通讯还不够,还要加强远洋反潜作战能力,完善拦截美军核潜艇的作战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反潜方面,中国打造了“水下长城”,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水下监测系统掌握海域动态。增加的反潜巡逻机和直升机,以及投入使用的大型反潜无人机,都使得中国在海域监控方面掌握了更多主动权。拥有磁感应搜索能力的无人机,能够快速搜索大片海域,为后续打击提供准确情报。

在核潜艇这个极具威慑力的领域,中美之间的对峙显得尤为紧张。倘若美国使用攻击型核潜艇对中国实施打击,同样,中国也有能力对美国本土进行反击。这样的对等威慑策略,使得双方都不得不认真考虑每一次行动的后果,因为错误的判断或冒进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运-8反潜巡逻机)

不到万不得已的最后关头,没有国家希望动用核武器。如今,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开始对美国形成有效的常规武器威慑,从而在维护台海和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各国在谋求自身安全的同时也推动着各种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战略布局的调整。通讯联络、核潜艇对峙,以及反潜能力的提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未来国际军事博弈的新格局。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示出的准备和实力,不仅仅是国防上的必要布局,更是对全球和平稳定的责任担当。

0 阅读:128

兵器视频

简介:让我们一起畅聊国内外最新资讯、最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