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过彭德怀一命,却从来没有刻意宣传,授衔时却比别人晚了三年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10-31 17:45:40

1933年,红军总部决定组建红一军团第一师,既然番号是“第一”,那说明这支部队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队伍,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谁来当师长,让朱德与周恩来踌躇不决。

关键时刻,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走了进来:“我举荐一个人,虽然他是跟我参加过平江起义,但我也是举贤不避亲,让李聚奎同志去当师长吧。”

朱德,周恩来听到李聚奎的名字后眼前一亮,同时他们也知道,李聚奎还是彭德怀的救命恩人。

大革命时期,彭德怀是湘军的团长,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共产党人段德昌,在段德昌的引领下,彭德怀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向共产党靠近,1928年,彭德怀在我党同志的帮助下下,决定举行起义,史称“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后,由于敌众我寡,彭德怀指挥部队边打边退,队伍里人员参差不齐,有的要么是离队,要么是叛变,等来到一个叫白沙的地方后,彭德怀为了重振士气,决定召开大家讲话。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彭德怀讲话时,一大队队长雷振辉忽然夺过了彭德怀警卫员薛洪全手中的驳壳枪,企图射杀彭德怀。

雷振辉的行为是在刹那间完成的,就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一个瘦小的身影却是直冲了上去,将雷振辉给扑倒,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大家一致制服了雷振球,使得彭德怀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扑倒雷振辉的,正是李聚奎。

李聚奎的身躯要比雷振球小的多,他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力气,救了彭德怀一命,后来彭德怀成为我军主要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还是开国十大元帅,作为彭德怀的救命恩人,李聚奎完全可以凭这个政治资本为自己捞取一些好处,但是李聚奎为人低调,不仅没有向彭德怀索要任何好处,他也从来都没有刻意宣传过这件事。

李聚奎忘了,但是彭德怀不能忘啊。

所以,在1933年组建红一师时,彭德怀推荐李聚奎为师长,彭德怀举荐李聚奎,其实也并不是报答李聚奎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而是他认为以李聚奎的能力,完全是可以担此重任,彭德怀的看法并没有错。

李聚奎自从跟随彭德怀上了井冈山后,处处都表露出了自己不凡的军事指挥才华,不仅如此,他还英勇无比,每逢战斗必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李聚奎很快就当上了红军队伍中的师长。

第四次“反围剿”战斗期间,李聚奎更是完成了自己军事生涯中的一次完全蜕变。

当时李聚奎率部抓住机会,果断指挥全师穿插包抄,以伤亡46人的较小代价,消灭了敌人一个师部及旅3000余人,并俘虏了敌人师长,经此一战,再也没有人怀疑李聚奎的军事指挥能力了。

彭德怀推荐李聚奎当师长,对李聚奎而言,是锦上添花罢了。

朱德,周恩来对李聚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们也认为李聚奎能够担当重任,所以,他们就同意了,并发出了任命李聚奎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的任命书。

担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向来是一个桀骜的人,但对李聚奎的到来,他也是相当高兴。

长征途中,李聚奎带领红一师成为了先头部队,无论是湘江战役,还是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李聚奎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前方,因而在军中,特别是在红一军团,李聚奎也为自己积累了赫赫声望。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李聚奎离开了红一方面军,前往红四方面军任职,自此,李聚奎的军事高光时刻暂时告一段落。

西路军失败后,李聚奎靠着乞讨返回了延安,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李聚奎多日来的委屈一刻间爆发,泪如雨下,毛主席挥挥手,他并没有责怪这位老红军同志,他说:“你是虽败犹荣。”

抗战时期,李聚奎担任了386旅参谋长,成为了陈赓的好搭档,后来到新中国成立,李聚奎也曾率部在前线征伐,不过,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后方,在后勤保障工作上。

1955年,为了使得新中国的发展快一些,使得石油对“一五计划”尽更大的力,因此党中央决定成立成立石油工业部,毛主席表示,部长要在军队中挑一个人。

周恩来挑来挑去,能够担当大任,符合条件的,李聚奎是最合适的人,所以,最终,李聚奎暂时离开了军队,担任了我国首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在这里,李聚奎干了三年。

1958年,李聚奎与余秋里对调,回到总后勤部当政委,此时距离授衔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不过,考虑到李聚奎在我军中做出的贡献,和重大的影响力,因此有关部门认为,既然李聚奎回到了军队,那就应该考虑给他补授军衔。

按照李聚奎的贡献,授予大将也不为过,但是十大将也都有了名单了,不好再加,李聚奎得知此事后,主动表示上将就行。

因此,李聚奎最终补授的军衔是上将,而他也成为了我军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位授衔的人。

给李聚奎授予上将军衔确实不高,因为在红军时期,当李聚奎是红一师师长时,他麾下就人才济济,而那些人授衔时,也是上将,包括第一团团长杨得志,第三团政委邓华等等。

特别是杨得志,对李聚奎这位老领导,尤其尊重。

1991年,杨得志参加老红军聚会,当时他已经80岁,而且还当过总参谋长,可以说是参加聚会中级别最高的人,但是他一看到名单上还有李聚奎的名字,因此,他坚持在门口迎接。

当李聚奎下车后,杨得志又赶紧走上前搀扶老领导,这一幕,也成为了经典。

0 阅读:27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