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干部任命,参谋长李达未签字,刘伯承:没有李达同意,就不准

广洲谈过去 2024-06-13 13:33:29

1949年的一天,刘伯承正在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而忙碌,一名工作人员敲门走了进来,拿着一份二野干部任命文件请刘伯承签字。

刘伯承接过文件翻看了一下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随后“啪”的一下扔到桌子上,很不高兴的表示,上面没有参谋长李达的签字,他就不能签,没有李达的同意,这个事情就不准。

按照正常情况,李达作为参谋长,只专注于军事作战方面的事情就可以,人事任命的事情与他的关系并不大,那么刘伯承为什么非得征询李达的意见呢?李达又有何德何能,让刘伯承如此信任呢?

足智多谋 天生的参谋人才

李达于1905年4月出生在陕西眉县一户贫苦农家,21岁那年考上了冯玉祥将军创办的军官学校,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因为学习优秀,表现出色,他毕业后分到部队便担任了排长,后来又升任到连长。

李达在打仗方面很有脑子,因此深受上司的赏识,并被称赞是个当参谋的料,不久后,他的上司便把他调到旅部当了一名参谋。

李达的这位上司确实没看错的他,他在参谋的职位上工作了不长时间,便又被升任为少校参谋官。

1931年底,李达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发动了宁都起义,弃暗投明决定站到人民这边来,李达积极参与到了起义之中。

在起义的过程中,李达把负责接运粮饷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为成功起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李达加入红军队伍后,受到了王震将军的赏识,王震将军得知他曾在之前的部队做的是参谋工作,于是便把他调到湘赣苏区,担任某师参谋长。

李达还真没辜负王震将军对他的信任,他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在湘赣苏区反“围剿”战斗,李达多次立功,还曾荣获过一枚二等红星奖章。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红6军团离开湘赣苏区,前往湘西一带,去寻找与中央失去联系的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与他们汇合后,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帮助中央苏区减轻些压力。

接到中央的命令,但却并不知道贺龙部队的具体位置,无奈之下,红六军团只好打听着寻找。

在寻找的过程中,红六军团在黔东北石阡甘溪镇,与敌人大部队遭遇,被分割包围。

经过一阵激烈的厮杀,李达率一部分部队约400余人,总算突出重围,但却与萧克、王震他们失去了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李达毅然决定先去寻找贺龙部队,然后再想办法与红六军团取得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达经过不懈的努力寻找,终于于1934年10月中旬,在一个小镇找到贺龙、关向应,随后,李达又用电台与红六军团取得了联系,十几天后,两个军团终于在印江县木黄乡胜利会合在一起。

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军事才能出众的李达,被贺龙从红六军团“挖”了过来,到红二军团担任参谋长。

到红二军团任上任后,李达觉得红二军团的司令部工作应该好好完善一下,团以上的单位都应该建立司令部。

贺龙、任弼时等军团主要领导人们都非常赞同李达的建议,就这样,在李达的主持下,司令部很快设立了作战、通信、侦察等部门。

接着李达又参与了湘鄂川黔苏区的创建工作,并在一系列重要战斗的作战方案拟定和指挥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由于李达参谋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大家送给他一个“足智多谋的参谋长”的称号。

能参善谋 贡献卓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达按照上级指示,到八路军129师参谋处任处长,协助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更好的指挥作战。

1937年11月,太原被日寇占领后,八路军的处境很不好,为了继续抗战打击日寇,129师按照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前往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与敌进行游击战。

为了让部队快速适应这个战略转变,李达奉刘伯承的命令,担负起了开办游击训练班,并负责主持游击训练班的工作。

李达制定好了训练计划,但却没有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李达便尝试自己动手来编写教材,并亲自给学员们讲课。

这个训练班后来发展成了随营学校,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的军事干部,李达因此受到了刘伯承等首长们的高度称赞。

1940年7月中旬,八路军总部决定发起百团大战,李达奉刘邓命令,起草了129师的“战役预备命令”,上级首长们对李达的工作非常满意。

8月31日,李达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为冀晋豫区交通司令员,主要负责护送过往的中央、八路军总部以及各战略区的领导同志,像刘少奇、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们,李达都护送过。

1942年5月,日军准备出动两万五千兵,对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部,发动一次超大规模的“扫荡”行动。

在扫荡之前,日军还曾派出两支特别暗杀队,乔装打扮后进入我们的根据地,准备刺杀我八路军和129师领导人。

在这个过程中,敌暗杀队探知了我八路军总部驻地,于是,日军便调集了重兵力来围攻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就是在这次突围的过程中不幸牺牲的。

不久后,日军又出动重兵来围攻129师部,李达总结并吸取了八路军总部被围的教训,建议刘伯承将师部拆分为两个梯队,分头突围。

刘伯承很赞成李达的建议,最终按照李达这个建议,大家都成功脱险,而李达也因此受到了129师广大官兵们的高度称赞,刘伯承对他也更加的赏识和信任,军中的大事小事,他都要先听听李达的意见。

1945年8月中旬,我党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同时成立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李达被任命为军区参谋长,作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重要助手,协助他们作战。

那时的形势对我党很不利,国民党部队和日伪军勾搭在一起,共同来对付我党。

平汉战役打响后,李达不顾生命危险,亲自深入敌营,去策反国民党军长高树勋。

本来在我地下党和李达的努力说服之下,高树勋同意举旗起义,但由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双方还没有协调好,因此在我军准备发动总攻前夕,高树勋有些犹豫不决,提出要与我方高层直接会谈。

刘邓经过商议,决定派李达去与高树勋进行会谈。

接受任务后,李达穿过火线,冒着被潜伏在高树勋队伍中的军统特务暗杀的危险,去与高树勋会谈。

经过一番艰难的商谈,李达终于说服高树勋放下了顾虑,率部起义,成功配合我军发动总攻,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

二野干部任命 没有参谋长签字就不准

1946年6月下旬,我军成立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李达继续担任参谋长协助刘邓二位首长工作。

在之后的陇海、定陶、巨野、郸城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李达出谋划策,协助刘邓成功瓦解了国民党军的攻势,局部局势得以扭转,很好的配合和支援山东、陕北这两大战场,让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化作了泡影。

1947年,李达又协助刘邓二位首长,指挥着部队突破黄河防线,打响了鲁西南战役,越过黄泛区后,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挺进大别山,在国民党政权的腹心地区立住了足,自此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大幕。

在大别山与敌斗争的艰难岁月里,身为刘邓大军参谋长的李达,不分昼夜的坚守着岗位,时刻关注着各纵队的反围攻情况,协助刘邓拟定和组织实施作战计划。

李达尽职尽责、未雨绸缪,刘邓二位首长交付给他的每一项任务,他都完成的非常圆满。

另外,李达作为参谋长,对地图非常的重视,在一次大别山的反围剿战斗中,我军被迫夜间进行转移,谁知负责为刘邓首长带路的前卫部队接连三次带错了路,多亏李达熟悉地图,三次都被李达及时纠正,才让部队脱离险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刘邓二位首长感慨道:“李达真是一幅活地图,了不起,了不起啊!”自从,李达在我军中便有了一个“活地图”的称号。

1948年5月,根据当时战局形势的需要,我党重建了中原军区,李达任军区参谋长,在之后的与敌斗争中,他协助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和第一副司令员陈毅,组织并指挥了宛西、宛东、郑州等战役,成功消耗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

那段时间,李达为了及时掌握各作战部队的作战情况,他整日整夜守在电话机旁边。

陈毅曾多次说过“李达是睡觉最少的”,并在发给党中央的电报中,称赞李达是“我军最称职的参谋长”。

进入1949年后,继续担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的李达,作为刘伯承的重要助手,二野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都少不了他的参与,他的建议对刘伯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就连与参谋长工作不大相干的事情,刘伯承也要征求他的意见。

另外,刘伯承还在二野中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一些需要批示的文件中,必须看到参谋长李达的签字,如果没有李达的同意,这件事就通不过,就不准。

一天,一名刚调到二野不长时间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份二野干部任命的文件,来找刘伯承签字。

刘伯承翻开文件一看,没有李达的签字,顿时有些恼怒,指责这名工作人员竟然连二野的规矩都忘了,而最让他生气的是,这是对参谋长的不尊重。

后来刘伯承得知这名工作人员是刚调到二野的,对二野的情况还不是太熟悉,他的怒气才算消了些。

之后,这名工作人员按照二野的规矩,去找李达签完了字后,又来找刘伯承,刘伯承看到了李达的签字后,二话不说,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结语:

刘伯承与李达之间的这份深厚情谊让人感动,李达之所以能够获得刘伯承等上级首长们如此信任,这并不是因为与刘伯承等人的私人关系处的好,而全是靠自己的尽职尽责的努力工作和真本事,争取来的。

李达的出色的军事能力,不光受到刘邓的认可,就连党中央对他的能力也是非常肯定的,抗美援朝,党中央选择志愿军参谋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达。

1993年7月12日,我军这位最称职的参谋长,不幸因病去世,终年88岁。

0 阅读:430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