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简史/下篇

ZJD视觉 2024-05-17 09:40:06

19世纪三四十年,“达盖尔法摄影术”和“卡罗法摄影术”相继问世,拉开了人类“影像时代”的大幕

世界性的摄影美学思想——“画意摄影”在19世纪50年代出现。

尚在启蒙阶段的摄影,这期间的主流思想就是“画意摄影”,即主张向同为平面艺术的绘画摄影学习,来获得社会对其艺术属性的承认。

“画意摄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到50年代初,摄影进入了“本体”探索期,展开了基于摄影两大基本特性——“原真的拷贝(记录性)”、“时间的切割(时间性)”之上的美学探究。

亚当斯是风光摄影领域的一座丰碑,其“区域曝光法”依然是现代曝光技术的核心所在。

对“记录性”的研究,诞生了美国“直接摄影”美学,在德国则出现了“新客观主义”思想;对“时间性”的研究,出现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

这两种摄影思想构成了摄影本体美学体系的主干,确立了摄影的基础审美——“精细审美”与“瞬间审美”。

20世纪50年代后期,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克莱因的摄影的“个人化”,内容的“日常化”,影像的“粗糙多义化”思想,深刻影响了此后的摄影走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为摄影的“新时代”。此时居于世界艺术核心地位的美国出现了“新风景”、“新纪实”、“新彩色”、“新地形学”、“私摄影”等一系列新思想和新实践。

1966年——当代摄影师:向着社会的风景

共有5位摄影师参展,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维诺格兰德,其作品以街头摄影的方式来展现“社会风景”的内核。照片中往往都是我们日常可见的画面,拍摄者并不打算批判或者改变社会,只是记录现实中令人感到充满意味的视觉瞬间。

1967年——“新纪实”摄影联展

在这次展览中,以 阿勃丝 为代表的年轻摄影师,一改以往扫街抓拍的纪实手法,而是重新使用布景、摆拍的手段来制作照片。他们不再追求真实,而是强调拍摄者自己的态度;图片不是为了改变观众,而是让人们理解生活。

彩色摄影/人类对于彩色相机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早在1909年就已经拍出了第一幅彩色照片,但是受制于工艺和成本,直到二战后期,彩色摄影才得到大规模运用。并且由于长期摄影师拍摄黑白作品的习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彩色摄影只是作为黑白照片的补充和附庸,其本身属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1976年,被尊称为“彩色摄影之父”的 埃格斯顿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才开始“新彩色”时代。

私摄影/这一类摄影,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带有高级感的自拍。1971年,克拉克的个人摄影集《塔尔萨》问世,这种自传体摄影方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且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相比于街拍记录陌生人的瞬间,克拉克 尝试以自己和亲密朋友为拍摄对象,通过私人影像来构建自身所处阶层和时代的一个剖面:年轻人的堕落生活场景被大众直视,挑战观众的心理。至于后来这种主题到了中国变成了奇怪的画风,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20世纪70年代以后,摄影进入当代摄影时期。一方面,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嫁接融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艺术混合体”;另一方面作为“摄影”继续探索自身的艺术疆界与艺术可能性。

本篇文章里,从摄影技术诞生之初开始,回顾了启蒙时代模仿绘画的“画意摄影”、探索摄影“本体”的时期和二战之后开始百花齐放的“摄影新时代”。如今,数码技术的出现及后期修图手法的介入改变了摄影的技术基础,回顾历史,继往开来,新时期的摄影随时代的发展必然会有新世纪,新时代的特征和使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