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倚仗二人,一人是毛泽东,另一人是谁?

迎丝聊历史 2024-01-13 13:19:16

1920年初,知名教育家杨昌济先生因病英年早逝,他的人生在49岁这年戛然而止。

临终前,杨昌济老先生依然挂念着国家的未来,并特意写信向好友章世钊先生举荐了两位贤才。

他在信中直言:“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这两人中,有一位是带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毛主席,那么另外一位会是谁呢?

杨昌济先生

两位得意门生

1917年,杨昌济先生到湖南商业专门学校担任教职时,校长汤松曾向学生介绍他“学通中外,道贯古今”,这确实是对杨昌济比较公正的评价。

因为杨昌济不但出生于耕读世家,而且还曾求学于日本、英国等著名大学,对古今中外的哲学、伦理学等科目均有所涉猎。

从海外学成归来后,杨昌济还放弃了直接进入教育司的工作机会,义无反顾地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并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可惜天妒英才,1919年入冬后,杨昌济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就算住进德国医院也不见好转。

转过年的年初,还不到50岁的杨昌济先生就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惦记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拖着病体给章士钊先生推荐了两位贤才。

说来,这两人都是杨昌济的得意门生,其中一位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毛主席,另外一位则是与毛主席有过同窗之谊的蔡和森。

毛主席与蔡和森的深厚友谊缘起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虽然他们并非同班同学,但是在相同志向的指引下,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挚友。

有意思的是,他们两人离家求学的初衷和过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先说毛主席,16岁那年父亲差点把他送去米店当学徒,但是毛主席不甘心如此,执意要继续求学。

离家时,毛主席还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以示自己的决心。

另外一边,蔡和森其实也有这样的困境,同样是在16岁时,他完成了在辣椒店学徒的期限,但是他深感乱世之中从商并不会有出路。

青年润之

因而他离开辣椒店,重新卷起书本,立志要以读书求救国,这才有了后来他与毛主席在第一师范学校的相遇。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第一师范,是因为这所学校对家境贫寒的学生非常友好,教育救国的思潮在全国遍地开花后,这里也成了各地有志青年的“理想之地”。

而毛主席与蔡和森正是这批青年中的佼佼者,最开始,他们一起研究古今中外的书本知识。

尤其是蔡和森,他一直就热爱古文,对《诗经》《昭明文选》等经典作品熟记于心,文章也写得非常出色。

正是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毛主席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不时会把自己写的诗词给蔡和森看,让他给自己提些意见。

青年蔡和森

蔡和森也是这样,他很愿意与润之(毛主席)分享读书心得,并向润之虚心求教。

平时,他们还一起对学校附近的工厂、农村等地展开社会考察,这对学生来讲很难得。

不过他们当时都没什么钱,而社会考察难免需要差旅费用,具体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数不胜数。

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润之与蔡和森都会一起努力解决问题,在调研农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要乐于助人,走遍天下都不怕!”

当时的农民虽然普遍贫穷,但是质朴的本性是刻在骨子里的,润之和蔡和森遇到吃不上饭的时候,送一副对联,就有农民愿意管他们顿饭。

正因如此,他们在考察社会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还加深了对劳苦大众的尊重与亲近,这对日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性质宗旨的确立影响深远。

“二子”的建党之路

1920年,杨昌济临终前,曾向好友章士钊荐贤举能,称赞他们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事实证明杨昌济的确慧眼识英才。

相继从湖南高等学府毕业后,毛主席和蔡和森又在杨昌济先生的引导下踏上了北京这片思想激荡的热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当时社会上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高涨,蔡和森和毛主席对此都格外关注,并且带着新民学会的成员着手办起了湖南学子留法的准备事宜。

然而万事俱备后,他们却决定一人出国、一人留守,这是两人深思熟虑商量后做出的决定。

蔡和森出国留学,学习海外先进思想,了解国外社会状况,毛主席留在国内考察中国的具体国情。

因为他们归根到底要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所以国内绝不可无人主事。

蔡和森出国后,两人的联系只能靠着频繁的书信往来。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革命形势已经发展到了必须要建立共产党的地步,而蔡和森则成了使用“中国共产党”这个称谓的第一人。

1920年7月,蔡和森、李维汉等部分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有志青年组织召开了一场名垂青史的会议——“蒙达尼会议”。

这场会议参加的人并不多,会场也不太正式,但会上讨论的是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大事,与会者也都是心忧祖国的有志青年。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蔡和森提出中国也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通过建立类似于俄式共产党的方式彻底挽救中国。

蔡和森的妻子向警予同样作为革命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后她还建议蔡和森给身在国内的毛主席写封信。

正是在信中,“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纸面上。

另一边,留在国内考察社会的毛主席收到好友来信异常兴奋,因为他们在建党这件事上恰好英雄所见略同。

蔡和森与妻子向警予

在给蔡和森的回信中,毛主席直接表明:“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与此同时,毛主席同样在回信里给蔡和森带去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国内关于建党的工作,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了。

见此情形,蔡和森备受鼓舞,不但加紧了在欧洲的党建工作,而且1921年底他一回国,就立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然而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虽然毛主席与蔡和森在革命理想上是志同道合的,但是他们在实现理想的具体过程中却选择了两条不太相同的道路。

用其他同志总结的话来说就是“和森是理论家,润之是实际家”。

也正因如此,在建党的过程中蔡和森对理论的提出和完善贡献更大,而毛主席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的社会考察和领导进步运动当中。

当然他们最终还是殊途同归的,因为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做的都是有利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他们想一起努力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好日子。

但让人惋惜的是,蔡和森没能亲眼见到革命的胜利。

被杨昌济看重的“二子”只剩下毛主席,但他依然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让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

从建党到建国

杨昌济生前曾预言,如果想救国一定要倚重毛主席和蔡和森两位贤才,二十余年后,他的预言成为现实。

说来让人心痛,虽然杨昌济先生点出了毛主席和蔡和森这两位能扛起救国大任的人才,但是他却无法预料到蔡和森英年早逝的结局。

那是1931年6月10日,蔡和森在香港出席了一场会议,然而因为叛徒的出卖,他不幸遭到敌人的逮捕。

敌人很快将蔡和森引渡到广州,并在广州的监狱对他严刑拷打,但蔡和森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背弃理想。

见撬不开蔡和森的嘴,敌人恼羞成怒,最终蔡和森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他的生命也永远停留在了36岁那年。

对于蔡和森的牺牲,毛主席悲痛万分,他又失去了一个亲密战友。

而蔡和森牺牲的惨烈,在同志们的多方探听下才得知,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敌人剜掉了他的双眼,割掉了他的双耳,最后敌人将他的四肢钉在墙上,他的胸前被刺刀戳的血肉模糊。

曾经那个斗志昂扬说建党的青年,自此就只能存在于回忆中了。

多年后,再回忆起这位革命战友时,毛主席还曾坦言“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不但蕴含了毛主席对于蔡和森的欣赏与赞扬,更有着毛主席对故人的无尽怀念。

然而逝者已矣,生者能做的也只有继续向前,去完成蔡和森等烈士们的遗愿。

所幸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央红军一次次破掉敌人的“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顺利会师后,他们把根重新扎在陕北。

等大大小小的战争终于接近尾声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49年,这时的毛主席年近花甲,但他终于带着共产党的同志们实现了青年时期的伟大理想。

1949年3月25日,是毛主席率领党中央正式入驻北京城的日子,此时距离他上次离开北京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

30年前,在杨昌济的引导下,毛主席与蔡和森一起在北京立下宏愿,势要把中国人民救出水深火热的困境。

当年,他们白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奔波,晚上则好几个人一起挤住在三眼井的一张小炕上,没人觉得苦和累,只觉得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格外踏实。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恩师杨昌济、挚友蔡和森等人先后离开了毛主席,但是毛主席悲伤过后,总能重新带着坚定的信念回到战斗状态。

在那几十年的时间里,毛主席没有一刻停止向前奋进的脚步,他始终铭记着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多年夙愿也终于在1949年变成了现实。

而后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并且继续带领党和国家走上富强民主之路,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惦念着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

总之,无论是为党为国奋斗一生的毛主席,还是因革命而英年早逝的蔡和森,都完成了他们当年许下的宏愿,真真切切地为中华民族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想来杨昌济先生若在天有灵,也会颇为欣慰,毕竟被他看重“二子”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民敬佩和怀念的存在!

致敬先烈,致敬前辈!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1、青年毛泽东与恩师杨昌济,发布:2011-07-25,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2、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恰同学少年】毛泽东——救国必重二子,沁源县档案馆,2021-04-09 .

3、蔡和森首倡“成立中国共产党”,扬子晚报,2023-08-22.

4、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回信: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来源:共青团中央,2022-07-11 .

0 阅读:0

迎丝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