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她把父亲的新电话摔碎了。
我看着被摔碎的手机,心中一阵恼怒,好不容易赚来的几千元,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但是我很快就镇静下来,冷静地问道:“你怎么把老爸的电话给摔了?”
她的小女孩嘟起了嘴巴,很生气的说:“那是我爸让我很不开心!”
我向父亲打听了一下,他说:
原来,是因为父亲下班,没带上她喜欢的蛋糕,导致她大闹了一场,把父亲新买的电话摔了。
对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必要如此愤怒。
而且,在别人眼里,她的女儿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而且非常的有耐性,哪怕是别的孩子拿了她的东西,她也不会生气。可是,他怎么会对自己的父母这么不耐烦?
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为何在外面表现得很好,但回到家里却摇身一变成为小霸王?他们能够与别的孩子和睦相处,即使有了矛盾,他们也会向别人致歉,对外界的任何事情都能容忍。但一回家,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稍有差池,她就会失去理智。一些父母表示,这是因为小孩的个性,而且家庭对他们也很宽容,于是小孩就迁怒于父母。
事实上,也未必是这样。现在的孩子,并不是一个暴躁的人,而是一个很有可能会对家长生气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大闹一场,不过是表面现象,其实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就是我们所不能察觉到的小孩的需要。首先,我要跟各位父母们说一件小事: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更有可能会出现紧张、烦躁的情绪。由于儿童对于事物、情感等方面的掌控力比较差,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他们的情感往往会比较激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讨论一下,小孩闹别扭的原因。
考验家长的爱之前看过一个亲子教育的栏目,其中有一期,有一个家长向育儿导师求助,说自己6岁的儿子每天都会大闹一通,并且还会闹出很大的动静,不是砸东西就是打人。在家长老师的注视下,她注意到,每当孩子大发脾气,就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要是不能得到父母的重视,那孩子就会越哭越大,直至大家都来安慰他。之后,家长们经过研究,认为这个孩子是在用这样的方法证明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很喜欢他。原来,这孩子从小就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一周岁之后,他的父母便外出务工,一直到六岁,他们一家才得以团聚。由于长久以来缺少双亲的存在,使得这个孩子心中充满了不安全感,再加上没有双亲的指引,他只能通过生气来考验双亲的感情。
事实上,这类儿童的心理是很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家长的更多的关注和宠爱,一方面又担心受到冷落,经常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需要家长的关爱和宠爱。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当我大发脾气,大闹一场时,老爸老妈都会来安慰我。
要发泄情绪,有些人并不擅长将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当自己的心情变得不好的时候,就会想要一个发泄的出口。成年人发泄自己的情感,有许多种方法,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程度,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样的,他也很会掩饰自己的感情。但小孩不同,一旦受到消极的影响,他们就会恐慌,从而产生好斗的心理。这是人天生就有的好胜心。
孩子经常表现出对家长的侵略性,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这样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一切情感都发泄出来,不至于一直憋在心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在这些侵犯行为之后,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我一直在注意童童的心理状态,每当她心里有什么不舒服,就会把身边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以此发泄。一开始,我还以为她是在和我们作对,想要激怒我们,以此来试探我们的忍耐力。到了最后,我终于明白了,童童这是在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正如我刚才所说,只要有心情发泄出来,就证明这个小孩很好。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们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发泄情绪。
一名名人曾提到自己的女儿会生气。她表示,每当她的女儿生气时,她不仅不制止,还会向她表示歉意,还会让她尽情地宣泄。一般情况下,当自己的小孩一哭,大多数父母都会尽力阻止,而她却会告诉自己的小孩:“你不高兴,你就哭。”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小孩很快摆脱消极的情绪,获得更多的安慰。由于她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愤怒是被接受和容许的,也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懂我的”,因此她不需要用大吼大叫、哭闹来寻求妈妈的注意。而与此相对的,在孩子发脾气哭闹时,无论是安慰也好,训斥也好,其最终的目标就是阻止他再闹。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被排斥了,所以才会这么生气。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被人夸奖,更重要的是被人引导。我们可以带着宝宝一起找出最合适的发泄方式,并逐一进行实验。请记得,我们并非与儿童为敌。因此,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同情与宽容,会使他们更开心、更健康地长大。
孩子的脾气都是有原因的 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