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南台小年春晚的表演视频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尴尬喊麦”“无聊小品”等标签冲上热搜,全民彻底“团团转”入了吐槽模式。这场本意为带来欢乐的春晚,怎么就把自己“土”出圈了呢?
作为南方小年夜的标志性庆典,这场晚会可谓群星云集,保证了曝光率。本该是轻松欢乐的时候,怎么大家的情绪都被折磨成了“科目三”的状态?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场春晚中的几个“雷区”。
“我姓石”式的地域喊麦固然有本地特色,但玩法单一内容套路,很快就丧失了新鲜感。这一环节的失败在某种程度预示了后续的崩盘——因为表演内容的匮乏,很快这场本该欢乐的“年夜饭”就落入了“难以下咽”的尴尬境地。
那么,我们要如何看待这场令人“难以直视”的崩盘呢?一个本意“立地成佛”的文艺晚会,怎么就走偏了呢?
开场就隔靴搔痒,难以“对焦”观众本该在《新闻联播》后立即开播的小年夜春晚,却不停地播放广告宣传,拖后了开场时间。这无异于在观众热情高涨的时候浇冷水,不仅消磨了大家的热情和期待,也可能让部分观众因等待太久而直接“跳车”。作为一个重磅晚会,延迟开场绝对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失误。
晚会在延迟开场后,主持人出现在舞台的时候,却又因为背景大屏幕颜色的原因,镜头屡次无法对上焦距。这导致屏幕里主持人的样子时清晰时模糊,整个画面都不够流畅。作为晚会的“顶梁柱”,主持人的失态无疑大大影响了整场春晚的气氛和效果。这种低级失误是絮絮莫名的。
延迟开场和镜头失焦,无疑都是晚会基本操作难以达标的表现。虽然这两点细节无法直接代表节目的整体水准,但却可以明显感受到主办方在准备不足和细节把控上存在的问题。这无疑让观众对春晚质量的期望值产生了动摇,如果后续环节还有这样的失误,势必会影响整场晚会的观感和口碑。
主办方要从这次的失误中汲取教训,提前做到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只有让观众对晚会质量有足够信心,才能让大家投入到欢乐的年夜饭氛围中,这才是春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效果。
主持老将状态堪忧,难掩疲态作为娱乐圈的多面手,汪涵这次在小年夜春晚的主持发挥并不尽如人意。镜头拉近后可以明显看出,汪涵的眼睛通红,眼底血丝泛滥,状态比较疲惫。这在他一贯给人的精神奕奕、干劲十足的印象形成了强烈反差。
汪涵眼睛发红可能和最近工作繁忙有关。他在各类综艺和节目中频繁露面,工作强度大家有目共睹。在这种高强度工作下维持最佳状态并不容易,眼睛发红很可能就是过度疲劳的信号。这种状态下主持晚会,难免会对发挥造成一定影响。
沈梦辰最近因在拍戏现场不慎跌伤,导致腰部骨折。没想到她很快就复出参与小年夜春晚。伤后首秀,状态自然受到瞩目。虽然发型造型略显夸张,但从外貌和精神状况来看,沈梦辰恢复得不错。这也得益于她平时对身体管理的重视。
话又说回来,沈梦辰才20出头,正处于演艺事业上升期。年轻人热情投入工作可以理解,但也需要注意合理掌握节奏,不能长期处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
之前的意外就令人担忧她的身体负荷是否过重。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关注下年轻艺人的工作和休息情况,避免类似的意外再次出现。
节目内容失灵,难引观众共鸣喊麦作为近年来的网络新宠,本该给节目带来年轻感和时代气息。但是简单套用“我姓石”这种模式,在短短几分钟内连续不断地喊出“我姓湖”等句式,既没有原创性,也丝毫提升不了喊麦的趣味性,反而在刻意营造互联网流行元素的基础上,反而显得生硬和制作思路贫乏。
这种依靠套路化内容撑场面的做法,既无助于展现湖南本地特色,也无法体现喊麦本身的魅力所在。反而让人感觉尴尬和势利。
小品作为综艺节目的经典项目,考验的就是语言和创意视角方面的水平。但是这次春晚小品中的对白创意,却完全依靠“搭子”一词来拉长整个小品的时长,试图通过重复这句俚语来制造笑点。
然而单一套路化的凑字数手法并不能提高作品本身的质量,反而容易给观众一种写作姿态上的敷衍感。除了“搭子”这个词之外,整个小品的内容和语言创意都相当匮乏,很难让观众感受到幽默细节带来的娱乐效果。
“科目三”表演可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但是它毕竟还是网络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并不足以成为支撑整场春晚气氛的重要篇章。
然而这次春晚却反复热炒“科目三”,耗费了大量篇幅来讨论网络流行语上的一时趣事,不仅严重影响了节目进度,也让不熟悉“科目三”的一部分观众产生了隔阂,难以融入节目带来的欢乐氛围中。
内容老套低劣,急需春晚升级从这次春晚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来看,无论是延迟开场、主持人状态,还是节目的创意和互动,都难以达到观众的期待值。其中最令人失望的要数那些依靠网络热词生硬套路、语言单一直白的表演环节。这种低级趣味的重复和制作思路的单薄,已经跟不上当下观众审美和互联网文化的更新迭代。
一味地套用“流行”元素,却没有做到点题;一味堆砌“时尚”词汇,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创新。这种生搬硬造的“土”方法,只会加速这类表演项目在年轻观众心中的流失和出局。
反观一些垂直领域的新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它们对创意和趣味的把控显然更为到位,也更能迎合当前年轻人的口味。这种差距其实早在过去几年就日益明显,只不过今年春晚的冷场和尴尬,将这一问题暴露得“一目了然”。
桎梏春晚变革的因素自然不少,但与其在原地踏步,不如放手让更多有想法的编导实验新形式新创意。让年轻观众也能在春晚上看到他们喜爱的互联网文化符号,而不是强行植入观众早已厌倦的落伍元素。只有让春晚的版图更加“潮流”,它才能在当下多个视听选择间立足,并继续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成为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