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又一轮数亿元融资完成!这家智驾Tier1要推动NOA普及

高工智能汽车 2024-09-27 09:20:08

以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市场正在划出一道分水岭,实力玩家已经强势崛起,这在资本市场已有体现。

近日,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供应商易航智能完成了数亿元C轮融资,代表着易航智能不仅穿越了行业周期起伏,其技术方案实力、量产能力以及可持续造血能力等均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本轮融资后,易航智能将把主要精力聚焦在新一代高阶智驾方案的研发上,公司将重点打造城市智驾解决方案平台“笃行”,首推基于地平线J6E的极致性价比方案。

该方案包含「极致体验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通勤NOA」,整套价格低于5000元,可覆盖消费者日常绝大部分使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极具性价比的城市场景智驾方案,可真正推动高阶智驾走向标配。

在易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陈禹行看来,NOA功能是自动驾驶量产路线上的重要节点,「这之后整个自动驾驶的路线,就是基于NOA量产进化之路」。

而从车端市场来看,拐点已至。

2023年以来,NOA前装渗透率一路上行突破,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NOA交付新车60.81万辆,同比增长190.12%。

接下来高阶智驾市场的进一步爆发,则有赖于25万以下主流车型市场区间的普及。

不过,高阶市场的竞争态势也变得复杂,NOA高阶智驾系统搭载车型价格持续下降。成本战的压力下,市场的多元化,也驱使车企开始寻求差异化方案,比如,向「下」走,采用真正具备性价比方案路线来普及NOA。

这意味着,市场亟待一款满足高性能+极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引爆高阶智驾的规模化量产进程。

易航智能已经率先「出牌」。

接下来,对于规模放量的核心驱动力、传感器配置、主攻车型价位区间、技术方案,以及公司核心竞争力、产品路线图、产业分工等具体问题,日前在与高工智能汽车的沟通中,陈禹行也进行了详细阐释。

01

NOA渗透率狂奔,打造「潜在爆款」

众所周知,高阶智驾具有「安全件+功能件」的双重商品属性,前者要求出错率/MPI接管率足够低,这也是汽车零部件一贯的基本属性,后者要求ODD运行边界足够广,适配消费者大多数驾驶场景。而作为商品,高阶智驾又必须考虑成本。

「极致智价比」,是易航给出的解题思路。

智,对应「极致体验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通勤NOA」。一方面,其将NOA的运行边界从高速场景,扩展至城市通勤场景,前者约占消费者出行时间的10%-15%,后者约占70%左右。

事实上,高工智能汽车2023年上半年调研中,陈禹行就曾透露观点:仅高速NOA无法让高阶智驾迎大规模放量拐点,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一个“上下班路上就能用的NOA”,NOA的真正规模化拐点在进城。

另一方面,「从可用到好用」至关重要,在陈禹行看来,市场普遍上一代5-20TOPS的产品打分约为70-80分,公司此次基于征程6E(80TOPS)的「笃行」城市智驾标准版,可以拉升至90分+,打穿「从可用到好用」的壁垒。

价,对应极致的价格。事实上,2023年初智驾成本占车辆价格比例3%-5%被喊出后,快速获得车企端和产业链端确认,而在高阶智驾未从「好用」迈向下一阶段「爱用」之前,这一定价比例恐难以获得拉升。

要压缩高阶智驾价格同时保证功能,需要技术的升阶。在智驾的语境中,对应算法的能力,这也直观体现在硬件传感器的复用程度上。

易航智能如何实现?

回到「笃行」智驾平台上,其标准版基于地平线征程6E(80TOPS),传感器配置为7V1R,相比此前高阶智驾盛行的11V5R方案,精简了4个侧视/周视摄像头、4个角雷达。

具体来看,易航通过行车时复用4个环视摄像头,实现对侧视的替代;作为业内少有的真正自研感知算法至量产的Tier1,通过视觉算法的提升匹配硬件算力的提升,实现4个角雷达的去除。

而这背后,依托于易航两大核心优势:

其一,真正拥有量产级的感知算法能力,同时不断迭代,此次进一步推出「灵眸」感知方案(BEV算法+CNN感知核心模块);

其二,拥有智驾工程化量产经验。事实上,工程化量产落地能力,也被认为是自动驾驶软件公司,与智驾Tier1之间的关键区别。

「极致智价比」,也对应基于J6E的城市智驾标准版,核心进攻10-25万这一国内最大的平价车型市场。

事实上,当前NOA主要在25万元以上车型渗透,渗透率继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市场正呼唤「极致智价比」的解决方案,解决成本问题,破局25万元以下市场。

024个节点,迈向全域自动驾驶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陈禹行阐述了公司的产品路线图。其中包括4个节点:

2022年,落地高速NOA(基于视觉CNN+HDMap)。回溯来看,2022年行业内高速NOA进入量产元年,当年易航智能便基于高精地图与视觉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率先在中小算力平台量产高速NOA,从而在「拼技术指标」到「拼量产落地」的阶段快速突围;

2024-2025年,落地通勤NOA/城市记忆领航(基于视觉BEV+语义SLAM),实现无图配置,加快无图配置的方案尽早落地,解决通勤等高频个人用车需求,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5-2026年,落地城市NOA(基于视觉BEV+无图),实现场景突破,城市全域实现拟人驾驶,并为下一阶段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2028年,实现全域自动驾驶(基于端到端),为自动驾驶的终极方案,实现持续的数据闭环、迭代升级。

当下对应上述第二个节点,这也回到易航此次推出的「灵眸」感知方案。

事实上,此前有业内专家曾表示,传统的多传感器后融合系统,存在综合性能上限受限于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边界、对于道路空间结构的理解缺失、非标物体的感知表现差等痛点。

而BEV本质为传感器输入转换到统一的俯视角下进行处理,使自车应对周围行车环境有更好的理解方式,拥有构建语义地图的能力(摆脱HDMap),典型功能便为通勤NOA,但BEV并不意味着不用普通2D视角的感知算法。

「BEV的方案必须有传统CNN感知的补充。」易航智能同样在沟通中强调。

「为了进一步拓展城市智驾场景,需要引入BEV感知算法,而为了推动BEV符合车规级量产条件,就必须结合传统感知算法的核心模块作为补充,实现远焦感知、交通标志识别等必备能力。」

陈禹行同时表示,「传统感知算法量产也是BEV量产条件的重要界定,如果我们没有把感知做到量产的经验,其实我们连BEV什么时候达到量产条件,可能都很难去区分」。

易航智能此次推出「灵眸」背后,正是在复用既有的量产级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引入BEV方案。

具体来看,其通过在高速NOA算法框架基础上添加道路记忆模块,实现通勤NOA/城市记忆领航功能。其中,新功能算法有超过85%的部分源自高速NOA算法的复用及微调。

通过对高速NOA算法的迭代,在通行效率、感知能力、安全等维度实现高速NOA的性能提升,让高速NOA真正实现从可用到好用。

例如,通过优化多车道路径规划以及车流监测机制,提升了自动超车并线效率,从而实现了更高的通行效率;通过提高道路边界检测范围,可更精准地识别道路临时施工场景,实现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方案。

另两个产业节点,陈禹行认为在2025年、2028年。

「我们还是认为,2025年是一个行业的拐点,智驾下半场的竞争主要就是城市NOA的竞争,然后我们再随着数据的积累和训练,用可能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过渡到端到端的系统方案。」

「我们觉得端到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对于端到端,陈禹行判断。

「城市智驾的产品路线图,我们是考虑到商业方案的成熟度,按照规模化量产来推导的,不是说有个demo或者小范围的尝鲜,而是说怎么样大规模来落地。」

「我们觉得端到端是不同代际产品、量产经验的延续,否则连它到底能否量产、量产标准是怎么样的不知道,会误以为很完善了,但是一上路发现问题很多。端到端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重要的还是怎么样将这套系统做成量产,我们认为还是需要一些时间。」

在产业分工上,陈禹行强调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长期定位于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能量产的感知算法等软件能力为核心能力(尤其是感知能力,下一步体现为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也是行业内最稀缺的能力。

同时,易航智能也在与上游计算方案厂商密切合作,以强化产品竞争力。2024年4月,易航智能宣布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全栈自研的智驾算法,率先部署在征程6E计算平台,与地平线携手推动高阶智驾量产迈向新阶段。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对燃油车的替换已经「棋至中盘」的背景下,智能化的下半场已经拉开序幕,市场不再是基础L2的简单比拼,而是升级为NOA等高阶智驾的竞争,而面对这一市场,易航智能已经蓄势待发。

1 阅读:17

高工智能汽车

简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