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需要VIP
超渡亡灵完毕,唐僧又是一路西行,走到了五行山下,史诗级的会面终于到了。
通过猴子的描述,唐僧知道了观音早已安排悟空在此等候,他明白眼前这只神猴必须成为自己的徒弟,这与自己是否愿意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一切都是最美的领导安排。
于是唐僧默默接受了这个安排。一路上,唐僧见识了悟空的手段,碗口粗的铁棒可以变成针放入耳中,吓人的老虎对悟空一棒子就能打得脑浆迸裂。悟空伏虎看到唐僧是又惊又喜,称赞悟空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问题来了1.到此为止,唐僧没有任何怨气和指责,有的只是对手段高强的徒弟的喜欢和认可,为什么唐僧不指责悟空杀生呢?
第一次见到刘伯钦伏虎,唐僧被人救了性命,自然不敢絮叨,而这一次悟空伏虎恰逢唐僧的三观重建之后,唐僧知道唯有力量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西行成正果成佛。可以看到唐僧这个人,能做到天下总管僧侣的一把手,又身为宰相的后代,又能让唐太宗信任他,情商和智商绝对是完全在线的。
2.什么时候唐僧会指责悟空杀生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关系他自身安危的时候。
没过多久,师徒二人又遇到了6个盗贼,这6贼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们看见唐僧师徒就打算做一些杀人抢劫的勾当。悟空并没有区别对待人类和老虎,他仍旧是常规操作,轻松打死了6个盗贼。
这下轮到唐僧不开心了,唐僧说:
你十分闯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照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
悟空的回答十分简练,师傅,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
那唐僧说
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恨人间,欺天狂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即入了沙门,若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悟空听了这一套唠叨,不胜其烦,就驾云逃走了,惹不起我躲得起。
忍一时咬牙切齿,退一步越想越气
唐僧对于悟空的杀盗贼行为非常气愤,慈悲心肠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方面,老虎只是动物,而盗贼却是人。唐僧看到凡人盗贼被悟空打死,自然也会联想到同样身为凡人的自己。这场论战本质上就是和悟空争夺主导权。唐僧身为师傅,自然是取经队伍当仁不让的领导,领导是需要被尊重的,但是悟空尊重过谁啊?天上天下唯他独尊,一棒子下去几条人命,在悟空看来不过是给路面做了个清洁,和打死虎豹豺狼没有区别。但是悟空这样的战斗力让唐僧恐惧,因此唐僧怕了,他希望以出家人慈悲为怀为出发点,指导悟空应该如何做一个和尚,但是悟空呢?
悟空活了几百上千年,见过的太多太多,他知道眼前这个和尚只是想管束自己。但是这和尚也没啥本事啊,凡人一个而已,于是一气之下干脆溜了。
悟空的这次出走又给唐僧上了一课。唐僧发现在大唐王朝,自己说话是管用的,自己的名言是有人专门记录和传送的,但是这样众星捧月的日子,离开大唐就不好使了。
唐僧很无奈,刚收的徒弟就跑路了,只得独自继续西行。忽然一个老婆婆出现,送了他一套衣服和一个箍儿。婆婆让她把衣服给悟空穿上,把箍儿给悟空带上,婆婆预言悟空一定会回来,交代完毕后就化作金光而去。看到金光,唐僧知道又是菩萨前来帮忙了,自然千恩万谢开启跪舔模式。而将婆婆传授的定心真言铭记于心,这定心真言正是紧箍儿咒。
跌倒了不要紧,要命的是你还相信爬起来就没事了
3.为什么观音预言悟空一定会回来呢?
因为这时候的悟空已经是个成熟的猴子了,虽然他还保持着500年前的一些脾性,但是悟空知道如来佛祖是自己跨不过去的一座大山,如来的力量悟空已经见识过,并且服了整整500年有期徒刑。就在悟空离了唐僧往东海龙王处吃酒时。龙王劝悟空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辛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说到了悟空心坎儿里,悟空沉默了,他知道妖与神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天庭的认可,以自己的实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具备统战价值的。遵守天庭的规矩就能成圣,遵守佛家的规矩就能成佛,如果自己非要闹,那就什么也成不了,用龙王的话来说就是休想得成正果。这重要吗?
相当重要,如果不站队就没有地位没有编制,就又会回到500年前的状况,最终还是一样的结局。
垂死病中惊坐起,你出一对三我要不起
细细思索之下,悟空决定忍一忍。他驾云离开龙宫不多时,又回到唐僧身边。唐僧听了观音的指点,在路边静坐,等待悟空回来。
悟空看到这幅场景,上前问道:
师傅怎么不走路,还在此作甚?
唐僧乖巧的说:
你往哪里去来,叫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在这里。
唐僧又一次展示出了自己万里挑一的情商,他没有再谈悟空杀死盗贼的事情,而是直接从师徒情分切入强调:
我怕你找不到,就没敢动,只是在此等你。
悟空毕竟只是个猴儿,被唐僧这么一说,他马上破防了,也不再争辩杀死盗贼的事情,就径直去包袱里给师傅拿吃的,但悟空怎能料到这是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悟空包袱里一翻,就看到了观音送的衣物和箍儿。悟空好奇地问:
这衣帽是东土戴来的?
唐僧说:
是我小时候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抄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看到没有,出家人不打诳语,持戒守戒在唐僧这里就是个P,为了达到目的,他也会害人,他也会说谎,一切皆人性亦。
为了骗自己的徒弟上钩,唐僧说起鬼话来真的毫无底线,他知道悟空最烦礼佛念经,就故意用这一套说辞骗悟空穿上衣服戴上箍。悟空当然没有多想没有防备,谁能想到自己活了上万年,玩不过一个傻白甜的和尚。就傻乎乎的开始穿戴,等到悟空穿戴完毕,唐僧突然开始念咒,疼的悟空耳红面赤,眼障深麻。
悟空疼得不行,箍儿见肉生根拔不下来,只得苦苦哀求师傅别念了。
唐僧终于露出了真面目说:
你今后可听我教诲了?
悟空说,听教了
唐僧说,你再可无礼了?
悟空道,不敢了,不敢了
悟空虽然嘴上答应,但此时已经怒火攻心,他知道自己被师傅暗算了,就想一棒子打死他了事。
这时候的悟空应该很绝望,好不容易坐了500年牢刚刚出来,和尚对自己有恩,应该感激他,报答他。他本来也是想和平解决师徒矛盾,保护师父平安取经,顺便给自己混个正式身份。此时的悟空除了脾气有点不好,道理他是懂的,但这些信仰崩塌的唐僧又怎么会懂呢?
正是因为观音的唆使,这个箍儿和这套紧箍咒把师徒关系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佛不渡铁憨憨
本来二人之间是有可能建立真实的师徒情谊的,但取经队伍的团结,这不是佛家想看到的,不是如来和观音想看到的。对于神佛们而言,一个貌合神离的佛教宣传队按照自己的安排西行十万八千里,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任何有利于团结的事情,佛祖和观音都不能容忍。
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公司里,集体里,岗位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嘛,这才是我们面临的工作的本质问题。领导为什么不开除造谣生事的人?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的人?你品,你细品!
团结的队伍铁板一块不好控制,西行取得的成果会让他们觉得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进而对权威产生挑战,成功以后也会形成一个新的团体。只有貌合神离的队伍才极端需要权威的直接指示,领导才会觉得成就全是自己的施舍,队伍成员才能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办,成功后也会迅速解体。
(再次强调,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观点仅仅限于小说)
有朋自远方来,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随后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来一开始就说过,这箍儿的功效是让人眼胀头疼,脑门皆裂。这样没人性的法器,基本上解释了《西游记》对于佛家虚伪的设定。
唐僧仍在念经,悟空的头疼仍在继续。悟空跪下哀告道:
“师父,这是观音奈何我的法,叫我随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
三藏道,既如此,服侍我上马去也。
自此,悟空和唐僧的关系就在这样的暴力威慑中稳固下来。他们的师徒关系开头是美好的,一个救人,一个被救,完全有可能在日后磨合中培养出真正的师徒情。
但是唐僧在这件事儿上并不成熟,一味的轻信佛家,一味的追求控制别人的力量,这才导致最终稳固他们师徒关系的,居然是一个残忍的法器。从人性方面讲,满天神佛和普通人一样,从来不相信什么度人、感化,他们只相信实力的降服,只相信手段的威慑,没有什么信任,最值得信任的只有实力的碾压。
见识了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只会阴谋算计,甚至不敢以真身示人的神佛,而同样满嘴慈悲为怀的唐僧则底线全无,为了控制徒弟,更是不惜对他进行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论你正在做什么事,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谨防身边人的圈套和花言巧语, 每一个人的都是取经人,每一个人都在西行路上,有的是尔虞吾诈,貌合神离。
西游世界秘密多,大卫一一来解说。
本系列将会从社会、职场、人性等多个层面对四大名著进行解读,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