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为加强对口吃的重视,1997年,在国际口吃协会等四个组织的共同呼吁下把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国际口吃日”。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口吃的名人,如:
1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记载韩非子:“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2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成语“期期艾艾”则来源于汉代大臣周昌及三国时魏将邓艾关于口吃的故事。
3
《世说新语·言语》
记载: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风。”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据相关数据统计,口吃的患病率约为1%,中国约有1300万的口吃患者。
口吃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口吃在医学上指虽然知道自己想说的确切言语, 但因为不随意的音节重复、拖长或停顿而不能及时说出。口吃一般出现于儿童期,部分口吃患者可以在成年后自愈,成年后仍然不自愈的称为发展性口吃。
除言语上的表现外,口吃患者有时会伴有肢体动作、四肢或面部肌肉紧张。这种疾病虽然看上去不痛不痒,却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痛苦,长期的口吃会使患者自卑敏感,不愿与人交流,严重者还会患有社交恐惧症。尽管口吃比较常见,但关于口吃的患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过去医学认为口吃仅仅是一种心理障碍,如精神紧张、焦虑、激动时,口吃现象就会出现或加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口吃患者还存在神经学的异常。比如有学者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手段对发展性口吃患者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提示口吃可能与额颞叶的异常激活有关。
此外,在儿童口吃患者中,模仿致病是口吃的重要因素。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某一方面的因素是口吃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口吃是一种涉及神经生理、发声器官局部解剖、外界环境压力等多因素的疾病。
口吃的预防大于治疗
口吃主要从儿童早期开始,多发生在2~5岁儿童之间,两岁开始的口吃患者中,大约80%的儿童能自然康复,只有20%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对于口吃预防大于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口吃,一定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言语训练法,即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先以较慢语速和发音技巧控制其说话的节律和韵律等技术,再逐步提高语速至正常速度,还可以使用语言延迟反馈器等仪器进行辅助。
如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患有严重口吃的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正是在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治疗下,克服障碍,在二战前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图源:《国王的演讲》
第二大类是心理治疗,即改变“出现口吃就是失败”的心理,不再将其视为不可容忍的错误,通过消除逃避和恐惧的情绪使患者正视口吃这一事实,并使他们勇于在存在环境压力的场景下说话。 口吃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药物治疗。但如果成年人因口吃伴有严重焦虑情绪,可适当服用抗焦虑药物,以降低焦虑,缓解口吃。 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
总之,口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出现口吃也不代表智力有问题,在患者及家人的努力下,通过一定的措施,或者在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绝大多数口吃都是可以被治愈的。
而且口吃患者也不要过于自卑,平时说话的时候语速慢一些,不要太紧张,或者用一些语言技巧进行修饰,在特殊场合需要发言时先提前准备,多加练习,本身要有自信,坚持下去,就算不能克服障碍,也一样可以正常地工作及生活。
编辑:春雨医生
图源:壹图网
参考文献:
[1]李朝阳,郝建萍.中国口吃现状分析及案例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0,18(02):130-134.
[2]吴可.孩子口吃该怎么办?[J].江苏卫生保健,2019(12):36.
[3]王玉芬.孩子口吃矫正教育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243-244.
[4]刘春阳,梁爱民,沈瑞云,等.2~10岁儿童慢性口吃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7,13(06):55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