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三不做,诸事顺遂人长久”,九月初九啥日子?哪3不做

山享绿色不单调 2024-10-08 20:28:56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亦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等。重阳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古代《易经》的记载,数字“九”是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

重阳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的祭祖活动,人们在这一天祭拜祖先,祈求赐福平安。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与登高避灾的习俗相结合,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桓景的人,听从仙人指点,在九月初九这天,带家人到山上避灾,结果躲过了一场瘟疫。从此,重阳节登高避灾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重阳节3不做”

在重阳节这一天,为了确保诸事顺遂、健康长久,有“三不做”的民俗讲究。

1. 不劝酒

重阳节期间,亲朋好友常会聚在一起饮酒赏菊。然而,过度饮酒会伤害身体,影响健康。因此,在这一天,我们应该保持适度饮酒,不强迫他人饮酒。过度饮酒不仅可能引发健康问题,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争执和误会。因此,“不劝酒”是重阳节期间保持和谐、健康的重要原则。

2. 不登野山

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寓意步步高升、消灾祈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山都适合攀登,尤其是一些野山,地势险峻,缺乏安全保障。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建议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景区进行登高活动。这样既能享受登高的乐趣,又能确保安全。

3. 不乱送礼

重阳节虽然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但不宜随意赠送礼物。礼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和需求,过于奢华或不合适的礼物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尴尬或负担。因此,在重阳节期间,赠送礼物要考虑周全,以表达心意为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压力。

“重阳节2要做”

除了“三不做”,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两件要做”的传统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1. 戴茱萸

茱萸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驱邪避灾。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会把茱萸装在香袋中,佩戴在身上,或悬挂在门口,以保平安。这一习俗源于东汉时期,象征着对健康和长寿的美好祝愿。

2. 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寓意步步高升、健康长寿。重阳糕通常由糯米制成,加入枣、栗子、葡萄干等配料,既美味又富有营养。在享用重阳糕的同时,人们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九月初九三不做,诸事顺遂人长久”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遵循“三不做”的原则:不劝酒、不登野山、不乱送礼,可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与和谐。同时,参与“两件要做”的传统活动:佩茱萸、吃重阳糕,不仅能体验到节日的乐趣,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这些习俗活动,我们不仅庆祝了重阳节,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九月初九三不做,诸事顺遂人长久”的愿景在每一年的重阳节得以实现。在追求长久健康、幸福美满的生活中,这些传统的智慧给予我们启示和指引。

3 阅读: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