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意就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不越出规矩。”
后世呢,我们通常使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这些来代指年龄,而很少再去关注其中的丰富内涵。直到多年后我重读《论语》的时候,才蓦然发现“从心所欲,不踰矩”正是我理想中的人生状态。
人不同于动物的是,在自然性之外,人还有很强的社会性。自然性包含着人类的生物本能、原始欲望;社会性则包含着人类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这二者既有统一的地方,也有冲突的地方。当这二者能和谐相处的时候,人就比较快乐,反之就会给人带来烦恼。比如,当我们认同周遭的规则,并在规则范围内追寻并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我们内心多是平和喜悦的,会觉得这世界还蛮不错;但当我们的欲望不被社会规则允许的时候,要么我们的欲望得不到表达而觉得压抑,要么我们强行表达欲望而被规则惩罚。
人都是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除了离群索居的那些奇人外,似乎不管你的身份贵贱、阶级高下都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受限状态。有些人觉得等我赚钱了,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就会更快乐了更幸福了。显然这是错误的,首先罗翔老师可以证明有钱并不能为所欲为。其次因为有“享乐适应”效应的存在,物质给人带来的快感并不会持久。所谓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就是无论物质带来再多的快乐,快乐久了,人自然也就习惯、麻痹了,不会感受到那么大的满足感。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生而为人,天生就是脚戴镣铐、身在樊笼。
所以人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并接纳这樊笼的存在。
樊笼也不能狭义地认为就是法律道德,其实凡是我们个人力量无法抗拒的、改变的限制都是樊笼的一部分。没必要和樊笼硬碰,尤其我们普通人,收益成本比非常低。也没必要怨天尤人,因为没有任何用不说,还会让人陷入精神内耗,让本就糟糕的境况雪上加霜。比如现在很多人提及的“原生家庭”就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外在限制。无论在现实里还是在网络上,我都见了太多人将种种人生的不幸归因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上,一般我都会选择远离这类人。
第二步就是在樊笼里从心所欲了。
每个人都是取悦自己的专家,每个人都知道该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这里毋须赘言。
再进阶的话,就是达到完整版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状态。
因为快乐也是分很多种的,依我个人的观点,人应该追求的是健康的、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快乐。比如孔子所提倡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便属此类。典型的反例就是吸毒酗酒纵欲之类的(其实吸毒已经不再樊笼之内了,此处只是作个极端的例举),当然有些人可能并不在乎这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值得尊重的。只是这种快乐难以长久,想活到70岁还能健康地享受生活怕是极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