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患者:了解这六个问题,可最大可能避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孤丝评健康 2024-10-16 03:34:49

一.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HZ)皮疹痊愈后,患者在原发疱疹区域仍然存在疼痛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30天(国际标准为3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一种顽固性疼痛,是带状疱疹(HZ)最常见和最严重的长期并发症,30%~50%的患者疼痛可持续1年及以上,甚至可达10年或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心理压力,并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定义:

国际上,PHN被定义为带状疱疹(HZ)皮疹消退后,原发部位疼痛持续3个月及以上。在中国,PHN被定义为HZ皮疹愈合后原发部位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

二.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病理机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疼痛属于神经 病理性疼痛,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以明确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相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感染后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导致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重新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组织损伤和疼痛。可能的机制包括:

1、局部疱疹区域生化结构蛋白的异常表达。

2、周围神经的轴突损伤和神经纤维变性。

3、星形胶质细胞等神经炎性细胞的增生,脊髓后角细胞的损伤,以及丘脑感觉整合中枢的异常。

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危险因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

1、年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与年龄直接相关,老年人群体多发。

2、性别:女性带状疱疹患者更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尤其是在更年期及更年期之后;

3、前驱性疼痛:在皮疹出现前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概率较高。

4、疱疹期疼痛和皮损情况:疱疹期疼痛程度、皮损区域的温度、水疱数量及持续时间等均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相关。

5、疱疹部位:头面、眼睛等部位的带状疱更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6、是否及时规范治疗:未及时规范治疗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重要危险因素。

7、其他因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创伤、糖尿病、肿瘤、免疫功能障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基础等疾病也增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风险。

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疼痛特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疼痛部位通常大于原疱疹区域,常见于单侧肋间神经、三叉神经或颈神经,坐骨神经等,其中胸部的肋间神经痛发病率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呈多样性,常表现为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种或多种疼痛表现。疼痛部位通常大于疱疹区域,疼痛性质多样(烧灼样、电击样等)。

五、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治疗与管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阿米替林等,能够缓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常用的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氨酚曲马多、氨酚羟考酮、洛芬待因缓释片局部治疗:如利多卡因凝胶贴、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辣椒素贴膏等局部麻醉剂和贴剂。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和心理支持,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药结合治疗:通过30多年治疗带状疱疹的实践经验证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预防措施

1、一般措施:增加运动、营养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的重要措施;

2、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HZ及PHN的有效措施。

目前全球有两种疫苗可用于预防HZ和PHN:减毒活疫苗(ZVL)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

1、减毒活疫苗(ZVL):

2、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RZV能诱导高水平的细胞免疫,推荐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两剂(每剂0.5mL,间隔2至6个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有研究表明,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具有较高的保护效力,特别是在免疫功能正常的老年人中(≥50岁),保护效力可达91.2%,长期随访研究显示,RZV的保护效力在接种后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在预防疾病方面的成本效益高于未接种疫苗或接种ZVL的受试者。

总结: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疼痛状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了解其风险因素、疼痛特点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和管理这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时候方式、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病、发生带状疱疹后及时就诊并规范治疗、接种疫苗等都是预防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能够显著降低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的发生风险。断为偶合症,而非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1 阅读:195

孤丝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