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经典古诗,短到极致,写尽了秋天山水美,比画还美,令人心醉

见血文化 2024-10-26 10:25:02

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秋山秋水更是如诗如画。难怪古诗中,有那么多写秋天山水的经典诗作。

走进诗词,分享美好!在此,我给分享几首经典古诗,短到极致,写尽了秋天山水美,比画还美,令人心醉,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沙洲边。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诗人心中又涌上了新的愁绪。他怀着满怀的愁绪,在船上茫然四顾:“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写得太美了,无论是从描写上来看,还是从景色上来看,都美得醉人: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看起来,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江水清澈,倒映在江水中的月亮和船上的人无比的接近。

这个夜晚,明月就像一位亲切的朋友,陪伴着诗人。或许,这让愁绪万千的诗人感到有了温暖,那颗惆怅的心也得到了一丝慰藉吧!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既是一首羁旅诗,又是一首山水名篇,淡淡几笔,就把建德江的秋夜写得无比绝美,把愁也写到了极致,写到最后还呈现出丝丝的暖意,这就是“江清月近人”的魅力!

反复品读此诗,淡中有味,句句动人,那清旷的秋江暮色跃然在眼前,真的不愧是经典名篇之作,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秋末初冬时,诗人王维游走在山中,看到蜿蜒曲折的荆溪,溪水清浅,石头已露出了水面,溪水慢慢流淌,流过磷磷白石。

天寒了,红叶变得稀少了,但稀稀落落的艳丽色彩,却点缀出生机与惊艳。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将寒山笼罩在浓翠之中。走在山路中,并没有下雨,但置身于无边的空明翠色之中,却让人有细雨湿衣的感觉。

王维的这首诗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彩画,仅20字,就把秋末初冬的山水写到了极幽、极美,读来仿佛远离尘嚣,置身于山中,很美、很舒服。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那年秋天,李白24岁,登上了去远游的客船,初次离开蜀地。秋月夜下,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既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作,又是一首绝美的山水诗,把秋夜的山水写得无比清旷。

高峻的峨眉山上,悬挂着半轮秋月。首句一出场,就让人真切感受到秋夜山水的清旷,秋夜的峨眉山月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

月光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又随着江水缓缓流去。李白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这个夜晚,他在船上望着半轮秋月,对家乡很无比依恋;思君不见,只能恋恋不舍下渝州。

李白的这首诗意境很美,写秋夜山水的同时,流露出对家乡山水的依恋、对家人及朋友的思念,让人一读就喜欢。尽管带着丝丝的寂寞与惆怅感,却让人感觉到秋夜的山月、江流之美以及思乡的情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美,但最美的山水在故乡。无论走到哪里,我们心中最思念的是故乡,但外面的世界又让人期待,只能寄情于月……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阳渐下,快要接近地线了,一道残阳铺在江水之中,江面呈现出光色瞬息变幻的奇妙景象,光多的地方是一片通红色,光少的地方是深深的碧色。

如此绚丽的景色,诗人陶醉在其中,不舍得离去。不知不觉,已是夜晚了,他抬头望空,一弯新月悬挂在天幕之上。此时,他才想起是“九月初三夜”。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夜晚啊!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挂满了江边的草上;一弯新月宛如一把精巧的弓,悬挂在夜空。

白居易的这首诗估计很多人都很熟悉,是一首写景名篇佳作,语言精练、韵律优美,让人一读就喜欢。细细品味,让人沉醉在秋日美妙的江景之中。诗中的两幅美景,分开是美图,拼接在一起更是动态妙境,比专业拍摄还要美,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与回味。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水与月光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宛如未经打磨的铜镜。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一片翠绿,就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这首诗写得流畅自然,句句经典,意境绝美,仅用了28字,就把秋夜月下的洞庭写得极美,湖光秋夜相互融合,山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又如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散发出朦胧、宁静、和谐、浪漫之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是唐诗中经典的写景佳作。

刘禹锡的这首诗读来实在令人心醉。尽管从没到过洞庭湖,但我却深深被这洞庭秋夜月下美景所陶醉。

以上几首山水诗写得短小而精致,诗句美妙,景色优美,把秋天的山水美写尽了,读来令人陶醉。

亲爱的朋友,正值是秋天,云淡风轻、层林尽染的季节,去不了远方看山看水看风景,我们不妨读读这些小诗,同样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山水美。愿你在诗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在平淡的日子中感受到美好!

0 阅读:0

见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