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公布了第三批入选高校名单,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超常规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加快构建学生标准体系、导师标准体系、学院标准体系、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标准体系等。
2010年,教育部发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7年,“卓越计划2.0”开启,提出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2年8月,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支持部分高校和中央企业试点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通知》,公布了首批18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10所高校和8家央企,其中10所高校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首批入选的大学都是理工科985名校,除了清华、北航、北理来自北京外,其他7所高校分别地处浙江、黑龙江、上海、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第二批入选的高校共14所,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方科技大学。
2023年9月,第二批入选的14高校,门槛有所降低,有985大学、211大学,也有新晋的双一流大学,其中北京有3所,江苏有南航和南理2所211大学入选,值得关注的南科大,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深圳的高校代表入选。
2024年9月,入选的第三批8所高校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由此,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计32所大学,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少数名校外,工科类名校悉数入选。
从32所入选高校来看,985大学共17所,占比超过了一半,其他以211大学为主;从高校分布区域来看,北京有7所,江苏和陕西各有3所,上海、湖南、广东、黑龙江、湖北、重庆则各有2所,其他还有来自浙江、辽宁、山东、四川等四个省份,分布也较为均衡。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都有所不同。目标是培养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高素质、高层次、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师;授予的是工程类硕士或博士专业学位,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较全日制而言可以适当延长。
与其他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同,卓越工程师由课程学习、工程实践、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等四个方面构成,并给予各环节每项教育教学活动相应的学分;课程体系主要由理论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项目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在企业现场及实验室开展的各种工程实践活动,项目课程模块包括学生参与的基于各种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训练活动。
工程科技正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今年1月份,我国首次颁授“国家工程师奖”,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并获颁奖章和证书,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并获颁奖牌,这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卓越工程师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