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漫:以贵生为导向不断提高生命价值

文化纵横 2022-06-02 11:03:13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对此,我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中应重视优化老年人的生命观角度揆格所知,求之以理。

老人要有贵生的思想、康乐的环境,更要有健康的习惯[1]。“贵生”以“生命至上,主动健康,生死两安”为原则,鼓励个体在全生命周期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健康的进入老年期;到生命的终末期,安顿灵魂,减少痛苦,维护生命的尊严,选择一种体面自洽的方式平和地告别尤为重要。宋代岳珂曾经有词“死生之大,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丧祭之正,徇古者失于泥,行今者溺于鄙。”为了活得好、活得自由,能充满喜悦、宽容和爱,需要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会阻碍我们去幸福的生活。[2] “人与任何其他生物一样,都终有一死;不同的是人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给人类社会和后人留下了什么……要把人类创造的知识和精神财富通过自己传承下去。” [3]韩启德院士三篇生死哲学的文章,其中《医学的温度》一书中有两篇,一篇是“感悟死亡”,一篇是“死亡是如此多情”,在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还有一篇[4]。韩院士实际上在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很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要“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谧”;向死而生,绽放生命,人活着的时候要发光发热,多给社会上做些事情。韩院士说∶“人,活着是为了传承,不只是生命基因的传递,还需要文化的传承”“美好生活不仅在于物质世界的丰富,更在于精神家园的丰赡,不仅在于生的精彩,也在于死的安详,生死两安,生死两悦。”死亡不能逃脱自然的规律,现在的过度医疗很大程度上也与对死亡的恐惧有关,因此应当开展生命教育,加强死亡教育。这一方面有利于全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正确认识死亡,抱有积极的心态迎接衰老,通过参与社会的方式不断提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能够让老年人在内的全人群重视生命的意义和健康的价值,形成或加强健康生活行为习惯,进而推动并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65岁以上的老人应该得到全社会更好的照顾,不仅政府要在政策与投入上给予保障,全社会都要重视并付之行动,做好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避免临终的过度抢救,做到宁静死亡与死后抚慰,使患者及其家人对医学有清醒的认识,对疾病乃至死亡保持相对淡定的态度。对此,安宁缓和医疗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于2004年起在全球推行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至今已经获得77个国家的相关组织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在健康中国的目标下,安宁缓和医疗已成为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宁疗护的服务需求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5]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无遗憾,推动安宁缓和医疗无疑是帮助践行“生死两安”的重要举措之一。

摘自北京大学王红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

王红漫著. 大国卫生之道[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04.

(法)吕克·费希著 孙智绮 林长杰译.人生难得是心安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1.

韩启德著. 医学的温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0.

中国政库.韩启德院士谈生死:我们要从观念上对死亡有更深入的哲学思考[EB/OL]. (2021-06-09) [2022-03-1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61073.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EB/OL]. (2019-12-19) [2022-03-25]. http://www.gov.cn/xinwen/2019-12/29/content_5464861.htm.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