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都具备大将资历,山东共事时发生激烈冲突,都逝于授衔前

追梦的年 2024-09-24 22:51:39

抗日战争是我党的蓬勃发展期,众多优秀的指战员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在最危险的地方发展出革命力量,让组织摆脱了随时可能被歼灭的困局。

当时山东地区的成绩尤为可喜,1945年8月,罗荣桓对山东军区进行一次整编,共拉出八个主力师。后来一部分奔赴东北,一部分留在华东,衍生出解放战争时期的七大王牌军。

这个结果,跟优秀的领导人、团结的指挥系统是分不开的。

但是山东并非一开始就有此状态,相反,由于“山头”过多,山东的工作一度推进缓慢,毛主席几次调解没有效果,甚至有两位大将级别的干部发生过激烈冲突。

那么,山东最终是如何打开局面?这两人的矛盾最终如何化解呢?

一、复杂的山东

我党在抗战时期的根据地,大多是中央派遣一支武装前去开辟,日后的工作也以这支武装为中心。

但山东不同,早在八路军115师入鲁前,本地就已经发展出实力强大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该部由山东省委黎玉等人发动多次抗日起义后整编而来,并未依赖中央的武力支援。

所以,本土力量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山头”。

1938年4月,黎玉回延安汇报工作,表示目前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已拥有25个团、2万多人的正规军事力量,另还有1万多民兵。

独立自主就能有这个成绩,可见当地群众基础之好,毛主席大为欣喜,决定派115师前去助力打开局面。

同年11月,115师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带领下陆续开赴山东。12月,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改编成山东纵队,从延安新调过去的张经武任总指挥,黎玉任政委。

1939年3月,陈光、罗帅及师部成功进入山东,此时主力115师在山东的兵力有8千余人,但山东纵队已高达4万多人。

这两支部队都是直归中央领导,要想协同作战顺利,就必须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

如果是其他根据地,那肯定以中央主力为首,但山东的本土武装实力远胜115师,强枝弱干,怎么安排都不好。

为了山东能拧成一股绳,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由徐向前担任司令员、朱瑞担任政委。

一纵抵达不久,山东纵队的指挥机关就并入进来,但115师还是相对独立,两部相处有些不太融洽。时任115师参谋长的陈士榘在回忆录里就说过:

“115师作为外来部队,到达以后占据了繁华的县城,山东地方武装有些不服气,他们觉得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根据地,被别人坐享胜利果实;

而115师的一些官兵认为自己是主力,理应得到地方武装的协助,自己应该拉第一把小提琴。两支部队由此产生一些隔阂。”

不仅是部队,山东还有两个权力相近的机关单位:山东军政委员会、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朱瑞是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郭洪涛是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他们又都在对方的机关担任委员。可以说,那时山东军、政两条线都是乱的。

好在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徐向前在,凭借着超强的威望和军事水平,大家都愿意听徐帅的话,连国民党都将山东八路军称为“徐向前部”。

奈何好景不长,1940年6月1日,徐帅跟朱瑞、黎玉联名致电中央,希望让115师划归八路军第一纵队建制,改由徐向前为115师师长,陈光为副师长,罗荣桓为政委。

不久,徐帅奉命回延安筹备七大,即便七大延期,他也没能再回山东。

二、频繁的争吵

徐帅走后,八路军第一纵队实际上不复存在,山东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已经担任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的朱瑞成为山东的最高领导,但他很不喜欢115师。

1940年9月的桃峪高干会议上,朱瑞当众批评115师:工作方面,打仗和发展根据地都不行,除卫生外无甚进步,需要前面有人拽、后面有人推。

如此尖锐的话,让罗帅和陈光非常难堪,罗帅脾气好,即便涨红了脸也没有反驳,但陈光就忍不住了,马上起身回击,说朱瑞有意贬低115师。

如果旁边没人拉着,说不定陈光早已冲上去跟朱瑞单独理论了。其实在此之前,朱瑞跟陈光两个性子火爆的人就有过多次争吵,罗帅每次都出于团结在中间协调。

但这一次朱瑞的话确实伤人,罗帅也产生了想法,不久便致电中央说自己领导115师“无能已极为严重”,希望能返回延安学习或安排去其他战区工作。

毛主席看到电报后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即回电安抚罗帅,说115师的路线是正确的,让他安心工作。

随后主席对山东的领导班子进行一定调整,让朱瑞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军事上山东纵队归一一五师指挥,由罗荣桓来抓。

然而这种双领导体制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尤其是在1941年底日寇出动大军加剧“扫荡”后,山东根据地的形势特别严峻,就急需实现一元化领导。

1942年,中央让刘少奇去山东考察,结果少奇同志刚到不久便见证了一次争吵。

在同年的第三次甲子山讨叛战役中,陈光负责指挥多支部队进攻叛军孙焕彩。一开始打得顺利,但孙焕彩随即将兵力龟缩到刘家东山一带,利用坚固的工事顽抗,使得我方主攻的教5旅13团伤亡惨重。

朱瑞见状提议先撤,等待合适的机会再打。但陈光已经上头,坚决不肯退,两人在会场直接拍桌互吼。

罗帅只能暂停休会,两边都进行协调。最后罗帅下达命令,围而不打,等敌人耗不下去突围时,再用炮轰。此法果然奏效。

这次战场吵架,让中央意识到各有各的想法、不服彼此领导造成的危害太大,不如就由一个人独立负责。罗帅凭借此战表现出的军事才能,也让毛主席等人放心。

所以,朱瑞和陈光这两个具有大将资历的干部后来都被调回延安。山东这边,罗帅陆续出任115师司令员兼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山东分局书记,实现一元化领导。

团结一心后,山东就壮大得非常快,后来成为了我党根据地中的佼佼者。60年代毛主席曾评价:就用了一个罗荣桓,整个山东的棋就盘活了,全国也被盘活了。

三、两人的结局

朱瑞和陈光都奉命回到延安,但心态截然不同。朱瑞经过教育和劝导后,没有自怨自艾,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他早年曾在苏联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在延安沉淀一段时间也找准自己的方向,之后他担任过炮兵学校校长、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

只可惜在辽沈战役攻取义县的战斗中,朱瑞为弄清楚缴获的美国榴弹炮的威力,战斗未结束就从指挥所出来,途中不幸触雷牺牲。

他的资历是够得上大将的,还是一个兵种的主要领导者,奈何....

陈光就没那么谦逊,他在延安,还因为自己的候补委员被划掉,而去找毛主席吵架。

主席没有打击,之后继续让他带兵,奈何性格决定人生。在东北,陈光跟林总吵,在广东,陈光跟叶帅吵。

最终,陈光以一把火结束了人生。本来他担任过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115师代师长,中央是有把他当林总接班人培养的。

可惜他这大将的资历,毁在自己的性格上。

0 阅读:50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