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军事能力远超刘邦,为何在楚汉战争中越打越弱,直至灭亡?

冷玉看文化 2024-09-17 11:43:07

​巨鹿城下,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数万楚军大破秦军主力四十万。

此一战,王离伏诛,章邯胆碎,二十万秦军缴械投降,四方诸侯拜服于地,皆称项羽为天神下凡。

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项羽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指挥和作战能力真是出类拔萃。

可是即便如此,他最后为什么还是输给了军事能力远不如他的刘邦呢?

因为他是战术上的巨人,却是战略上的矮子。

下面我们就以楚汉战争为例来看一看项羽在战略上是如何的“矮”。

缺少稳固的大后方

楚汉战争期间,项羽和刘邦交手很多次,而项羽几乎每次都占尽上风,将刘邦打得屁滚尿流。

可奇怪的是,刘邦每次败退后,都能很快卷土重来,就好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因为刘邦有一个非常稳固的大后方——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土地肥沃,物阜民丰,不管刘邦在前线打得有多艰难,后方总能源源不断地向前输送人力、粮食、物资和装备。

加上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萧何坐镇,项羽再强也难以越雷池一步,只要有这个大本营在,刘邦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反观项羽,他虽然作战能力超强,每场战役都能取得胜利,但是他的后方并不稳固,一会儿都城被人占了,一会儿粮道又被人截了,感觉就像一棵没有根的大树,虽然长得异常茂盛,却晃来晃去,摇摇欲坠,大风一吹就会倒掉。

而且他的大本营彭城还是他自己选的,试问能选这么一个“不中用”的地方做大本营,他的战略眼光能高到哪儿去呢?

多线作战,疲于奔命

诸葛亮曾经问关羽如何守住荆州。

关羽说:“曹操引兵来时,以力拒之;曹操、孙权齐起兵来时,分兵拒之。”

诸葛亮摇摇头说:“若如此,荆州危矣。”

最后,诸葛亮送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个字给关羽,并要求他务必谨记。

可是关羽心高气傲,不听劝告,还是陷入腹背受敌、双线作战的尴尬境地,落得个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最忌讳的就是在自身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分散兵力,多线作战。

关羽就是因为和曹操、孙权双线作战才导致失败,而项羽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

当他到齐国打田荣的时候,刘邦趁虚而入,攻占了他的都城彭城;

当他调转枪头打刘邦的时候,彭越又袭扰他的后方,截断他的运粮道;

当他回过头去打彭越的时候,刘邦又打败他留守的将军曹咎,攻克成皋。

项羽就这样打了北边又打西边,西边问题还没解决,东边又出幺蛾子,部队来回作战,疲于奔命,最后自己的兵力越打越少,敌人的包围圈却越来越大。

像这样打下去,项羽即便能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也难以挽回整个战局的战略颓势,只能任由敌人蚕食和消灭。

后勤补给跟不上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补给跟不上,仗就打不赢。

刘邦的后勤补给就很顺畅,有丞相萧何亲自坐镇关中,打造兵器、筹措物资、运送粮食、补充兵员,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前线部队的衣、食、住、行、医得到了有效保障。

反观项羽,他的后勤补给就很拉垮,兵粮运输几度中断,将士们经常饿着肚子打仗,这里面有他不重视后勤工作的原因,也有后勤防卫不够有力的原因(经常被截断粮道),总之,后勤补给远远跟不上作战任务需要。

乃至到了战争后期,因为粮食难以为继,项羽只好被迫与刘邦讲和,还商量以鸿沟为界,二分天下。

不管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后勤保障都是至关重要的。

项羽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即便自己再能打、再勇猛,就算把敌人打得满地找牙,到最后输的还是他自己。

写在最后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的确是位盖世英雄,拥有移山倒海的能力。

如果战争只是简单的一刀一枪拼个输赢,或者一场场孤立的战役对决,那天下没人能打得过项羽。

可战争是全局性的、多元化的、整体联动的、持续发展的军事行动,项羽固然英勇,却缺乏与如此复杂军事行动相适应的战略思维,所以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连项羽自己都说:“我并不是打不过他们,这是天叫我灭亡!”

其实没有什么“天”,只不过还是他自己的原因罢了。

0 阅读:5

冷玉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