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满满!运-20A现身欧洲最大航展,或成全面取代俄制武器的起点

军备解码 2022-09-05 10:15:13

在9月2日到3日举行的“欧洲最大航空展”——奥地利“空中力量-2022”航展上,国产运-20A不仅首次赴外参展,更成为室外展示中体型最大的飞机,从而引发了现场观众和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航空工业不甘心如此局面,甚至特意出动B-52H战略轰炸机从航展现场上空飞过,这种粗暴的美式实力秀显然无法缓解运-20A在欧洲带来的巨大冲击。事实上,此次运-20A远飞万里,出人意料地赶去参展,可以视为是国产先进军事装备在欧洲进行的一次重量级展示。加之国际军火市场因俄乌冲突导致的特殊形势,以运-20A为代表的国产装备,很有可能获取原本属于俄罗斯军工产业的部分市场。

运-20A成为奥地利航展上备受瞩目的焦点

就目前看,全球比运-20A体型更大的军用飞机不在少数,美制B-1B战略轰炸机、C-5M洲际运输机,苏制图-160战略轰炸机、安-124洲际运输机等,都是更大的重量级型号。不过,图-160、安-124等苏制装备,受到当下俄乌战事的影响,无心也没有机会参展;而B-1B、C-5M等美制装备,要么属于战略机型且数量有限,要么年迈老化,也没有出现。换句话说,运-20A在奥地利航展上掀起的这阵“中国风”,是由于更强悍的美苏装备没有出现,而且运-20的实力和技术也都超越了欧洲A-400M运输机。实际上,运-20A当前的技术水平、面临的难得机遇,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国产装备对外推广的整体形势。

美制C-5运输机已经老旧不堪

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随即开始将大量苏联时代的先进军事装备投放国际市场,外销规模到了200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当时,基于苏-27S空优战斗机发展的苏-30系列多用途战斗机,已经被中国和印度大量采购,国际上感兴趣的潜在买家也不在少数。到了2005年前后,苏-30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检验,而价格较之美制F-16、F-15又更优惠,许多长期观望的买家纷纷签下订单。当时苏霍伊高级官员甚至公开宣称,全球每有一架战斗机出售,就有一架是苏霍伊出品。俄罗斯对于苏-30的信心以及该机所受的追捧可见一斑。当然,在苏-30之外,像“基洛”级潜艇、米-171直升机、S-300远程防空系统等优秀装备,也成为在国际上的畅销货。不过,这个俄制装备的黄金阶段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销售到印度的苏-30MKI机群

在2010年之后,俄罗斯装备的传统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印度甚至已经分4批引进了272架苏-30MKI战斗机,俄制战斗机继续大批出口变得非常困难,加之军事装备技术迭代较快,俄制武器技术水平受其经济萎靡的影响升级缓慢,因此逐渐失去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军事工业出于长远考虑,启动了一系列升级项目,目的是在之前热销的苏-30、S-300等装备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改进型号,以维持军工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到了2015年之后,苏-35S战斗机、S-400远程防空系统、“拉达”级常规动力潜艇、米-171Sh等升级装备纷纷出炉,但俄罗斯难以预料的是,这些耗资不菲、备受期待的项目,在国际军火市场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般火爆。

中国陆航最新接收的米-171Sh武装运输直升机

其中,“拉达”级常规动力潜艇的表现最为不堪,截止目前没有获得任何外销订单,甚至连俄罗斯海军订购的自用型号都问题不断,前景非常黯淡。米-171Sh是早期米-171的武装升级型,尽管性能有了大幅提升,但性价比优势却早已不在,除了中国空军在2019年采购了18架(首批已经交付,并在长春举行的空军开放日活动中现身),尚无其他国家引进。至于苏-35S的外销之路也是波澜不断,出口埃及的26架订单在交付前夜受到美国政策干扰被取消,这批专为沙漠地形进行改进的战机,不得不交给伊朗以换取军用无人机。加之印度尼西亚已基本放弃采购苏-35S,因此该机型已经很难继续赢得其他国际用户。唯有S-400在军贸市场大放异彩,畅销中国、印度、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为俄罗斯军事工业挽回了最后一丝颜面。

交付阿尔及利亚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

总体来看,俄罗斯军事装备在近年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苏联遗留下来装备和技术已过去30年,早已落后于时代,俄罗斯即便有意愿对其进行升级,但经济和技术也颇感无力,也就很难获得国际用户的青睐。其次,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导致俄方无法再像此前一样,从欧洲获得先进零部件支持。在俄乌战事开启后,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更是升级至无以复加,以埃及放弃努力多年的苏-35SE、转而购买法制“阵风”战斗机为标志,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难以承受购买俄制武器招致的制裁。再次,俄罗斯军事工业缺乏创新突破,许多早已大规模应用的现代装备,比如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在俄罗斯的发展缓慢,实际上已经与世界先进技术趋势脱轨。

与埃及空军仅差咫尺的苏-35SE

整个俄罗斯军事工业的问题,并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继承自苏联的军事装备体系,与俄罗斯的国力并不匹配。相比之下,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全球大国,虽然过去很长时间存在技术积累不足的短板,但在新兴技术领域却取得了非同凡响的建树。举个例子,2008年俄罗斯军队基于俄格冲突的经验,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先进无人机,先是以5300万美元引进了以色列“鸟眼”400、“观察者”MK150军用无人机,之后又于2012年耗费3亿美元,引进了“观察者”组装生产线,并将其命名为“前哨”。

俄军装备的“前哨”军用无人机

此外,俄罗斯还将原本完全由“织女星”无线电制造集团垄断的军用无人机研发、制造体系,交给新设立的军用无人机研发委员会管辖。全部参与无人机发展事务的企业,也从之前的60多家快速发展到260多家。2014年4月,更是提出了国产替代进口战略,以求解决俄罗斯国产无人机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但俄乌战事开启后,美国对战场上损失的俄军“海雕10”无人机进行拆解分析,发现这种仅承担辅助侦察、支援任务的小型无人机,不仅内部构造简陋粗糙,而且大量使用了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意大利以及中国的零部件,俄方制造的关键部件占比有限,其无人机产业的困局可见一斑。

俄陆军部队正在操作“海雕10”无人机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虽然并不算早,但由于敏锐地意识到在军事领域的重大意义,因此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无人机技术发展。以著名的“翼龙”、“彩虹”系列为标志,国产无人机迅速完成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突破,并实现了对多个国家的出口。此后,国产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呈现全面开花的局面,不仅“翼龙”和“彩虹”不断升级迭代用以满足出口需求,而且国内各兵种也装备了大量不同用途的先进无人机。由此,国产无人机实现了从后来者向领跑者的转型。在2021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现身的攻击-11、近期实现对外出口的WJ-700“猎鹰”、近日完成首飞的“启明星50”太阳能无人机,都代表了世界顶尖水平。

最新技术状态的彩虹-5无人机

在军用无人机之外,当下俄乌战场上的俄军,近期饱受美制“海马斯”高机动精确火箭炮的困扰,迫使俄军不得不将弹药库等脆弱的后勤设施与乌军拉开距离,从影响了进攻节奏。但俄军“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数量有限,且诸多关键设备都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俄军反制乌军“海马斯”的效果。通过这场实战,再次证明了精确火箭炮在现代战场上的意义,而当下在这个领域公认水平最出色、型号最丰富的国家,并不是美国或俄罗斯,而是中国。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之后,A-300、AR-5等国产精确制导火箭炮将会受到国际用户的追捧。

技术水平超越“海马斯”的国产AR-5火箭炮

如果说在新兴领域落伍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俄罗斯在战斗机、潜艇、军舰甚至坦克等领域的节节败退,就更加暴露了真实实力。以战斗机为例,俄罗斯新一代苏-57重型隐身战斗机,在原型机T-50首飞后,就大量与潜在买家接触,其中购买苏-30最多的中国和印度,当然是最受期待的老主顾。不过,中国歼-20在2011年1月完成首飞,就已经断绝了引进苏-57的可能。而印度虽然在T-50项目中投入了数千万美元,但最终在2017年彻底退出,该机虽然已经完成全部研发,但至今仍然没有获得任何国家的确认订单。至于新一代苏-75中型隐身战斗机,至今还处于早期验证机阶段,未来究竟如何还很难说。

苏-57和苏75的现状透露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无奈

相比之下,规格与苏-57接近的中国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虽然首飞时间较之前者晚了一年,但试飞和服役速度却快得令人咂舌,按照外媒的推断,如今的列装数量已达到150架。就连在2021年10月才完成首飞的歼-35,试飞进程也是一日千里,考虑到歼-10C已经成功销往国外,未来歼-35的发展将非常值得期待。而在战斗机之外,中国039系列潜艇的出口也已经实现突破,对巴基斯坦出口的8艘潜艇订单,甚至创下了50亿美元的国产装备出口金额记录。至于军舰出口更是这些年来的重点,无论是对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销售护卫舰,还是对泰国出口船坞登陆舰和补给舰,都体现了造船工业的持续进步。从这一点来说,未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军事装备出口,甚至拿下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军贸市场,也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这次运-20A的正式亮相,或许将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拐点。

3 阅读:338

军备解码

简介:追踪热点军情动态,点评最新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