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地图最烦恼的国家,智利是如何崛起?修长的身姿是怎么来的?

地图可解天下 2023-12-24 12:49: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写作的动力

智利坐落在南美洲的西侧,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国家,拥有地球上最细长的国土轮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状况,智利纵向延伸超过4300公里,但其平均宽度却大约仅有180公里。虽然就广袤的地理面积而言,智利无法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等大国相提并论,但如果讨论国土形态的纤细与优雅,智利无疑独占鳌头。

那么,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智利这一独特的细长地貌呢?这一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

在取得独立之前,智利是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属于秘鲁总督区管辖的一个区域。西班牙人在1536年从印加帝国的掌控中夺得了智利地区,并且终结了印加帝国的统治,自那时起,智利成了西班牙的领土。

随着19世纪的到来,西班牙王国的影响力日渐衰退,尤其是在遭受了拿破仑的侵略之后,国内外的困境不断。在这种背景下,西班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各地开始了激烈的争取独立的斗争。1810年,当西班牙遭遇欧洲大陆战争的纷扰时,智利的爱国者们抓住了这个机遇。9月18日,智利人首次组织起来,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终导致了智利自治政府的建立,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独立,但它标志着智利抗议西班牙统治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智利爱国者与忠于西班牙的势力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814年,西班牙军队在反攻中重新控制了智利,但这段重新统治的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智利的独立斗争者并未放弃希望,他们在背后策划并组织新的起义。

1817年,一个转折点到来了。阿根廷的军队领袖何塞·德·圣马丁和智利的伯纳多·奥希金斯率领的联合军队穿越了安第斯山脉,发起了著名的安第斯山脉战役。这场大胆的军事行动成功地击败了西班牙军队,为智利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1818年2月12日,智利终于宣布独立,虽然独立战争还将持续数年,但这一天成为了智利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伯纳多·奥希金斯成为了新成立的智利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而圣马丁则继续他的战斗,将解放的火焰带到了整个南美大陆。智利、秘鲁以及玻利维亚在独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势均力敌,然而在1836年,玻利维亚与秘鲁在安德烈斯·德·圣克鲁斯的领导下结成了秘鲁-玻利维亚联邦,此举扰乱了原有的三国均势。另外,流亡的智利自由派领袖弗莱雷也获得了该联邦的保护,似乎随时可能重掌权力。

因此,感到紧迫危机的智利选择了主动出击。到了1837年,智利对秘鲁-玻利维亚联邦宣战,智利的远征军在秘鲁领土上重创了联邦军队,最终导致秘鲁-玻利维亚联邦的瓦解。在这场对抗两国的战争中,智利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极大地激发了智利的民族主义和领土扩张的野心,促使其开始积极向外扩张。

在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领土冲突后,智利成功夺取了北边的阿塔卡马区域,包括沙漠最北端的阿里卡与塔克纳地带,并确立了其在太平洋海岸线上的统治权。在19世纪的中期,智利的疆界得到了显著增加。智利与阿根廷就安第斯山脉东侧和西侧的土地进行了划分,并争夺了火地岛的所有权。最终结果是智利占有了火地岛西部的三分之一,并就比格尔海峡及其周边岛屿的控制权与阿根廷签订了一项协议。这些事件奠定了智利南北纵长的疆域格局。

在夺取了阿塔卡马区域之后,智利政府意识到,要想维持其在该地区的控制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硝石和铜矿,对智利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利开始投资于矿业,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之一。随着矿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劳动力从全国各地涌向北部,城镇如同雨后春笋般在沙漠中崛起。阿里卡与塔克纳地带,一度只是无人问津的边境之地,逐渐成为了繁荣的经济中心,其在智利的地位愈发重要。

如今作为拉美地区经济最先进的国度,智利依靠其繁盛的矿产资源行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石,其中铜矿开采居首位。铁和煤的开采同样对智利的繁荣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这个国家并未满足于仅依赖采矿业,它逐步转型,开始重点发展诸如轻型制造业等非重工业领域,这些产业的规模正不断扩大。农业,作为智利的另一大经济支柱,同样表现出色。

国内粮食年产量可触及500万吨的大关,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力农作物,足以实现国内的自给自足。除粮食作物外,智利的果园每年也能收获500万吨的丰硕果实,特别是其车厘子在全球市场上大受欢迎,成为冬季销售的热门商品。在传统产业之外,智利也大力拓展对外贸易,积极将其本土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我国与智利的贸易合作尤为紧密,年贸易额高达600亿美元。旅游业也是智利的一大亮点,尤其是位于南极附近的复活节岛,以其拉帕努伊国家公园内的神秘雕像而闻名,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0 阅读:1

地图可解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