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开始竞相追逐“共同富裕”?

第三眼界 2021-09-12 18:41:42

“共同富裕”政策下,互联网企业纷纷携重金下场

最近,不少互联网企业忽然很有默契地开始响应国家“共同富裕”的号召,纷纷大张旗鼓地开始高调宣传。

阿里启动“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宣布投入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并专门成立常设机构;腾讯计划拿出1000亿元专项资金,并在近期宣布追加500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项目;拼多多宣布正式设立“百亿农研专项”;字节跳动、快手、美团、58同城等也纷纷就“共同富裕”发声表态。美团和58同城从自身名字出发,强行和“共同富裕”攀上关系的言论,还一度引发网友玩梗。

互联网企业之外,传统企业也不甘示弱:8月底,吉利公布“共同富裕”计划细则,宣布将为一万多名员工授予1.67亿股股权;而在此之前,长城汽车已完成2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累计授予对象近1.2万人,覆盖50%核心员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等也纷纷就“共同富裕”发声,表示民营企业要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

一时之间,商业世界出现了一种很奇特的、“其乐融融”的现象,仿佛商场的残酷和尔虞我诈消失无形,大家纷纷携起手来,开始共同为社会造福了。我们的耳畔也不由得响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家……”的熟悉旋律。

但,商人的本性是无利不起早。企业越大,社会压力越大,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必须返利于民,用真金白银做社会公益相关的事情。这一方面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同时也是企业讨好社会的一种“谄媚”举措——当然,我们不怀疑企业家的大爱,但在贪婪的资本家面前,我们往往要持谨慎态度。

比如,这次很多互联网企业异口同声的表态,看似是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实则有形象公关的考量。

这几年,互联网行业发生的“垄断”“996”“恶意竞争”“骑手压榨”“游戏毒瘾”等诸多负面事件,着实影响了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大厂的口碑和形象。

建立好形象难,毁掉却只消一旦。腾讯、滴滴、字节跳动、美团等也接连负面缠身。有互联网大厂的前车之鉴,其他企业也免不了哆嗦几下。

此时,国家大力倡导“共同富裕”,正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次扭转形象的契机。于是大家纷纷甩开膀子,你1000亿,我1500亿的,势要砸出一朵漂亮的大水花。

这些钱对于阿里、腾讯等大厂而言,自然不算什么,但于社会大众来说,却是很容易欢呼雀跃的。

说到共同富裕,其实互联网企业很早就在做了,远不是今天这般“有感而发”。在乡村振兴和共同致富方面,阿里和京东的实际投入和成果其实值得大书特书一番。虽然这些成果多少有些“搭便车”的嫌疑,不过只要是对低收入阶层和偏远地区是好的,我们也没必要过于苛责。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互联网平台,他们虽广受诟病,但在助农兴农方面的善举,也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腾讯长期因游戏荼毒青少年的印象为人所不齿,但在公益方面,却是值得称赞的榜样。

当然,这些举措还远远不够,在企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一些负面印象很容易被舆论放大,以至于使人们忽略了企业曾为社会公益所做出的诸多努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拥有多大的成就,就要接受多大的非议,对民营企业而言,尤其如此。

这次,国家重提共同富裕,必然不会只是喊喊口号,未来相关措施的推出,也必将给那些率先入场的企业以极大利好,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良机。

而这,恐怕是本次互联网企业集体发声的另一重目的所在。商人都是趋利的,看似上千亿真金白银的投入,但到头来更有可能换来数倍的回报。商业得利,同时形象和口碑极大提升,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小结

嘲讽归嘲讽,互联网企业的一哄而上,也是值得肯定的——至少说明,他们的思想觉悟足够高,懂得顺势而为。

在此过程中,企业有商业上的回报可以理解。只是,希望在跃跃欲试之前,这些互联网大厂能够不辜负政府和人民的期待,能够真正“先富带后富”,为实现“共同富裕”,出一份正向的力。

0 阅读:1

第三眼界

简介: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