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建立,是一场长期博弈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2-06 21:26:24

文 / 子玉

西夏能够以独立的王朝扎根西北形成与宋、辽三足鼎立的格局,除了历史原因、人为因素,还有契丹出于对北宋的牵制作用。

公元1038年十月,三十岁的李元昊正式即位,称大夏皇帝。此时的西夏已经成长为一个和宋、辽一样的独立王朝,不仅拥有15万到30万的军队,还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机构来维持内部的运转。同时,西夏还于1036年颁行了自己的文字。

有独立的语言、文字,有稳定的组织架构,有充足的兵源,宋朝只能承认西夏在西北独立的既定事实。

1044年,在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西北问题的情况下宋朝和西夏签订了和约,规定:宋朝每年向西夏输送包括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的岁赐,共计25.5万。

此后,西夏就开始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格局,直到1227年被蒙古所灭。

至于西夏的独立,首先要从唐朝末年说起。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失去对边地的控制力,所以西北各族就通过战争的形式来争夺地区的控制权,其中,党项拓跋部就是一支潜力股深度影响着西北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拓跋思恭于873年占领了宥州,并自称刺史。

880年,是拓跋家族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拓跋思恭通过协助唐王朝将黄巢起义军赶出了长安从而获得了唐朝的正式认可,于881年被任命为夏、绥、银节度使,加上宥州,拓跋思恭已经拥有了四州之地。次年,拓跋思恭的辖区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定难军。

883年,在黄巢起义军被剿灭之后,唐朝更是赐给拓跋思恭国姓——李,并封其为夏国公。

是的,如果说此前的创业岁月被定义为野蛮生长阶段,那么此时的拓跋思恭已经具备了统治西北的合法性,这就是他协助唐王朝剿灭黄巢起义的目的所在,和李克用等枭雄一样,都是想获得官方的认可,以更好地消化既有蛋糕从而进一步扩张。

朱温、李克用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拓跋家族注定也会以同样的模式继续创业。

但在北宋初步统一天下并灭掉北汉的情况下,夏州的命运也走到了十字路口。980年,党项首领李继筠去世,其弟李继捧接手了夏州事务,由于党项内部对李继捧执掌夏州并不服气,于是李继捧就将夏州的四州八县献给了大宋。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赵光义的反应是:帝甚喜之。

但事实证明,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好消化,尤其是西北这种已经脱离中原秩序好多年的割据军阀,赵光义在召李氏家族五服以内的亲族入汴京时就发生了李继迁逃跑的事,从此与大宋是各种纠缠、博弈。

结果是,李继迁获胜:985年,李继迁攻克银州、1002年攻克灵州...赵光义至死都没能解决西北问题。

光义至死都没能解决掉西北问题 图源/剧照

此时的党项军队已经发展到了5万人,并以灵州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国都继续扩大成果。1003年,灵州被改名为西平府,李继迁通过修复运河系统、移民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精细化治理灵州以达到持续给军队供血维持组织运转的目的。

宋朝在无奈之下只能将此前的五州之地归还给了李继迁。

复盘宋朝解决西北问题的过程,赵光义确实有技术性的操作失误,但西北的问题也确实不好解决。首先,拓跋家族经过多年的深耕已经将自身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西北,不是宋朝想接手就能马上接手的,这也是李继迁逃跑之后党项各部继续拥护他的核心原因。

怎么说呢,宋朝只是复制了五代时后唐兼并西北的失败而已。933年,李仁福去世之后,后唐就想自己直接控制夏州地区,于是就改任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为彰武军节度使,将他调离大本营。结果是,李彝超不仅不挪窝,还以武力来攻打前来接任的彰武军节度使安从进。后唐在干涉无果之后只能正式任命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

此后,拓跋氏就通过表面尊中原王朝为宗主的方式平稳度过了五代的乱世。954年,后周王朝册封李彝殷为西平王。

这就是生存艺术,在乱世时紧抱大哥的大腿,十国中的吴越、闽国等政权都是这么存活下来的。党项族也深谙此道。当年,党项就是因为紧抱后梁的大腿才打败了凤翔李茂贞和河东李存勖联军长达一个月的围攻。

其次,党项内部其实是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李继捧虽然将夏州献给了宋朝,但这也仅仅代表了他个人的意愿,别的部落不一定就会同意,所以,当李继迁站出来和宋朝作对时,这一部分人就加入了他的队伍,李继迁通过与各部落联姻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和他们的关系,比如,李继迁在南山野利氏中就娶了一位妻子。

事实上,即使是在李元昊建立夏国并初步集权之后,党项内部部落制的传统依然是主流。据史书记载,元昊每次举兵必会与各部落首领来一次户外打猎,当他们席地而坐分享猎物时就是他们的议事过程,元昊必须得听取各方的意见才能作出决策。

和辽、金、元一样,部落制的传统始终影响着西夏的政局。

其次就是武力优势,宋朝在丢失幽云和河西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贸易来获取战马资源,而西夏却是天然的产马区,具备骑兵优势,这也是元昊能屡次打败宋军的主要原因。

当然,辽国也不允许宋朝将西夏给灭了。因为,自从北汉被宋朝灭掉之后,辽国就已经失去了制衡宋朝的一枚棋,如今,他们当然也不想党项再被宋朝给灭了。

所以,辽国对李继迁是大力支持。986年,李继迁向辽国请婚,989年,辽国将公主嫁给了他,990年又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和对待当年的北汉一样,辽国也是希望通过册封的方式来取得对夏州的宗主权以制衡中原的大宋。

只是,拓跋家族的目标不仅仅是夺回属地,他们还要获取和宋、辽一样的独立地位。

1003年,李继迁遭遇了吐蕃人的伏击,于1004年年初死于灵州附近,时年四十一岁。随后,李继迁的长子二十一岁的李德明接手了夏州事务。

李继迁是西夏历史的决定性人物 图源/剧照

李德明父子的使命就是,在巩固既有地盘的情况下将势力进一步向河西延伸:1028年,甘州被攻陷;1032年,凉州被攻陷...

李元昊通过出色的军事才能逐步将河西纳入夏州版图,进一步巩固了西夏的游牧基础,同时还获取了更优质的战马资源和贸易的主动权。

同时,党项还于1020年在灵州西北、黄河对岸靠近怀远镇的地方修筑了一座新的都城——兴州,1033年改名为兴庆府。

1032年,在打下凉州之后不久李德明去世,李元昊成为了党项族的领头羊。此时的党项已经是五脏俱全,领土、国都、组织架构、军队等“标配”是一应俱全。

接着,李元昊就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强制党项族人改姓,内亲都以“嵬名”为姓,李元昊自己还接受了“兀卒”的称号,相当于党项的可汗;

1034年,强制族人进行剃发,剃去头颅顶部的毛发将前刘海蓄起来,从前额垂到面部两侧。并且下令:“三日不从令,许杀之。”;

文武将官和庶民百姓都明确了对应的着装标准;

对于效仿宋朝设置的官职都采用党项名称;

1036年,颁行了西夏文;

...

李元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给党项族打上独有的标记以争取进一步的独立。所以,他后来通过和宋、辽之间的战争来获取皇帝的称号并建立了大夏国就很好理解了。

总之,李元昊是西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不仅给西夏打下了河西之地,更是在宋朝和辽国之间纵横捭阖最终获取了和两者一样的独立地位,而且还从宋朝那里获得了固定收入——岁赐。

但这一切也和拓跋家族的世代积累、党项族部落制的传统和宋辽对峙的格局息息相关。只能说,大形势让李元昊乘势而飞了而已。

人,都是时代的产物。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0 阅读:38

子玉的史无边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