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维持了13年的柏拉图精神恋爱,只偶然见过2次面

结绿 2024-08-07 13:09:26

1

网上经常有人说“灵魂伴侣”这个词,但真正践行这个词的人,却寥寥无几。有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灵魂伴侣。

有网友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是灵魂伴侣。可人家是朝夕相处的真正夫妻,只不过年龄相差大了一些,并不是单纯灵魂交流的人。

今天,我们来说一对真正是灵魂伴侣的男女,他们相恋了13年,却只偶然见过2次面。在经济上,女方一直资助着男方,男方为女方谱写了无数经典名曲,流传百世。

女方比男方大9岁,两人约定终身不见面。后来男方突然感染霍乱而去世,2个多月后,女方追随男方而去。

这个男方便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女方是俄罗斯富孀娜杰日达•冯•梅克夫人,他们是一对真正的灵魂伴侣。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被誉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他的代表作有《第四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司令官》、《黑桃皇后》等等,他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的音乐作品。

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伏特金斯克一个富裕的家庭中,父亲伊里亚•彼特洛维奇•柴可夫斯基,是一个采矿工程师。

父亲娶过三任妻子,柴可夫斯基的母亲是第二任妻子,她是个法国贵族后裔,所以柴可夫斯基是个俄法混血儿。

柴可夫斯基5岁时,父母帮他聘请了母亲的妹妹芳妮当家庭老师,让他跟阿姨学习弹钢琴,这是柴可夫斯基初次正式接触音乐。

柴可夫斯基9岁时,父亲送他去法律学校学习。父亲希望他将来当公务员,因为在父亲看来,只有当公务员,才算是个体面人。

柴可夫斯基14岁时,母亲因病去世,这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心情郁闷,柴可夫斯基就用弹钢琴来抒发情绪,他便第一次设想创作歌剧了。

因为对音乐的热爱,1855年,柴可夫斯基拜鲁道夫•昆丁格为老师,继续学习弹钢琴。

1859年,19岁的柴可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在父亲的帮助下,他进入了司法部门工作。但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在工作之余,他就研究音乐,对音乐越来越痴迷。

后来,柴可夫斯基干脆辞掉了工作,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了。

2

1865年,柴可夫斯基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后,成为了莫斯科音乐学院里的作曲教师。从此,柴可夫斯基就专职创作乐曲,成为一个作曲家了。

父亲逐渐老了,家道开始中落,柴可夫斯基当作曲老师,薪水微薄,所以他的经济情况越来越糟糕。

但不管物质条件多么艰苦,柴可夫斯基依然痴迷着音乐,狂热地创作乐曲,根本不计较这乐曲是否能换来钱。

为了作出好的曲子,柴可夫斯基还不断拜师,跟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音乐知识。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交响乐和歌剧等,虽然也有演出的机会,但报酬并不高。

柴可夫斯基的学生安东尼娜•米柳科娃,被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音乐吸引住了,就主动追求柴可夫斯基。

1877年7月6日,已经37岁的柴可夫斯基,和安东尼娜•米柳科娃结婚了。

但婚后一个月没到,夫妻俩就发生矛盾了。柴可夫斯基痴迷于音乐,米柳科娃更注重家庭生活,两个人三观不合,就不断吵架了。

柴可夫斯基想离婚,可那时的法律规定,离婚时丈夫要付给妻子一大笔赡养费的。柴可夫斯基根本没钱付给妻子,妻子就天天跟他吵架,他精神上很崩溃。

在妻子又一次跟他大吵,嫌他挣不到钱后,柴可夫斯基很痛苦,就去投河自尽。幸亏被人看见,救了起来。

自杀未遂后,柴可夫斯基便从家里搬了出去,住到了圣彼得堡的出租屋里。

梅克夫人知道这件事后,马上给柴可夫斯基寄了3000卢布。

于是在1878年,柴可夫斯基用梅克夫人给的3000卢布,结束了只维持了一年的婚姻,后来柴可夫斯基没再结过婚。

柴可夫斯基离婚后,他和梅克夫人之间逐渐产生爱意了。

梅克夫人本名纳德兹达,1831年2月10日出生于大农场主家庭,父母都酷爱音乐,她是从小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的。

16岁时,纳德兹达嫁给了工程师卡尔•冯•梅克,梅克比她大12岁,是个德国人。从此,纳德兹达就成了梅克夫人,她和梅克生了18个孩子,其中11个长大成人了。

3

因为孩子众多,原本不错的经济条件,变得越来越紧张。梅克夫人是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女人,她就鼓励丈夫辞掉公职,出来单干。

那时刚刚兴起铁路运输,梅克抓住这个机会,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便做起了铁路运输的生意,后来成为了铁路运输大亨。

1873年,梅克因病去世,留下了十分可观的遗产:有一笔金融股权,包括两个庞大的铁路网络,以及房产和几百万卢布等。

梅克生前没有为遗产做出分配,所以11个已经成年的孩子,因为这些遗产而发生纷争了。梅克夫人刚承受丧夫之痛,现在又要承受子女不和睦,手足相残的局面,这让她心里非常难过。

她就几乎停止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开始隐居起来,独自在家里以听音乐来打发时间,现在好像只有音乐才能慰籍她的心灵了。

1876年的某一天,梅克夫人坐马车去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庄园,去找朋友尼古拉•鲁宾斯坦。

尼古拉•鲁宾斯坦创办了一所音乐学院,聘请了很多音乐老师,他本人也在这所音乐学院里授课。

梅克夫人到来后,尼古拉•鲁宾斯坦为她弹奏了一首名为《暴风雨》的曲子,梅克夫人马上被这首曲子吸引住了。

尼古拉•鲁宾斯坦弹奏完后,梅克夫人问他:“这是谁的曲子,太震撼人了!”

尼古拉•鲁宾斯坦说,这是他们学校里一个叫柴可夫斯基的老师作的曲子,这个柴可夫斯基非常有才华,但经济上很拮据。

梅克夫人当即就表示要帮助柴可夫斯基,但如果平白无故地给柴可夫斯基送钱,柴可夫斯基肯定不会收的。

1876年12月,梅克夫人在尼古拉•鲁宾斯坦的牵线搭桥下,给柴可夫斯基写了第一封信,信中说她想请柴可夫斯基帮她谱一首曲子,她会付报酬的。

梅克夫人还在信中说:我最初听到你的音乐是《暴风雨》,它给我的感受简直无法对您言语,好几天我一直处在迷蒙之中,难以自拔。

柴可夫斯基听说有人想要买他的曲子,而且付的钱还相当可观,他当然一口答应了。然后,柴可夫斯基就认识谱写曲子了。

曲子谱写好后,柴可夫斯基通过书信的方式,寄给梅克夫人。于是乎,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书信往来了,这一往来便持续了整整14年。

所以,当梅克夫人听说柴可夫斯基因为没钱离婚,而跳河自杀的事后,就马上给他寄钱去了。

4

最初,梅克夫人和柴可夫斯基通信,聊的都是音乐、天气、社会和生活等等。在柴可夫斯基离婚后,两人就聊到感情了,聊着聊着,两人之间便产生特殊的情愫了。

但梅克夫人怕影响到彼此的声誉,就提出他们终身不见面,柴可夫斯基欣然同意。

0 阅读:14

结绿

简介:聊聊情感,听听故事,让爱温暖着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