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各大博物馆,通过参观展品、倾听讲解,达到长知识、开眼界、懂规矩、受教育的目的。然而,近期“熊孩子”与博物馆之间引发的一系列相爱相杀的事件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有网友反映,大量儿童走进博物馆,在馆内大声喧哗、追跑打闹、甚至攀爬展品、挪动指示牌,严重影响了其他观众的观展体验。
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近年来,儿童在博物馆内损毁展品及文物的新闻也频频登上各大媒体的热搜榜。推倒价值百万元的瓷器,掰断名贵的玻璃艺术品,捏扁美院学生的毕业作品……似乎“熊孩子”所到之处,总会留下“一地鸡毛”和“无声叹息”。一时间,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应限制低龄儿童进博物馆”的呼声,并得到了诸多网友的支持。
然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由此可见,儿童走进博物馆受到法律的保护。
笔者认为,博物馆应是儿童的文化宝库,儿童走进博物馆能获得更多知识的滋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相互对立与排斥的。引导儿童文明观展,博物馆和儿童家长应该双方发力,不能有一方的责任缺失。
首先,博物馆应及时排除展品展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布展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展品的安全性,在不影响观展效果的同时,应将珍贵展品完全隔离在安全保护装置中,不留下任何安全漏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展品损坏现象的发生。笔者查询多个与儿童损坏展品相关的新闻发现,安全漏洞导致观众很容易接触到展品,是展品损坏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人士曾明确提出,公众面对儿童损坏展品的情况,不能“一边倒”地归结为“熊孩子”的责任。在法律实践中,展品损坏的责任判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果能够证明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利于展品保护,存在安全保护的漏洞,则博物馆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博物馆应在重点时间节点及人流量大的时段增加服务岗位。一些展馆由于人员有限,在儿童发生不文明行为时,不能及时制止,展馆内部缺乏工作人员有效的安全监督及文明提醒。很多展馆甚至没有工作人员,全凭参观者自觉的文明意识。笔者认为,在假期博物馆未成年观众增多的情况下,应提前对展品陈设的安全性进行排查,并设置针对于儿童假期期间的安全运营预案,在客流量较大的时段,多安排一些工作人员或志愿者驻场,增加巡场次数,设置导览员、安全监督员、指引员,更好地帮助观众解决在观展中遇到的困难。对于重点展区及重点展品,应增加管理人员,及时维护观展现场秩序。对于游学团体,在其预约博物馆入场时应对团队负责人进行文明告知,督促组织者对团内观众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此外,博物馆应不断完善馆内服务设施,针对儿童特点打造互动体验项目。笔者发现,很多展馆比较空旷,声波反射明显,观展人数较多时难免会产生噪音,影响其他观展者,展馆可以增设吸音装置减少馆内的声波反射,实时显示馆内声音分贝数值,提示观众不要大声喧哗。同时,博物馆在条件允许下,可在暑期设置一些适合儿童的文明宣传项目,满足儿童爱动手、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儿童在玩与学的过程中既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提高文明意识。
最后,笔者想对广大家长说两句。博物馆是儿童接受教育、开拓眼界的公共场所,并不是游乐园和您家的客厅,当您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的时候,既要对于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所约束,更应该尽到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责任。家长当以身作则,做孩子文明行为的引导人,对孩子在观展中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及时约束和引导,让他们从小懂得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真正成为博物馆中人见人爱的“文明小花”,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在博物馆中获得更多智慧和力量,也赢得更多社会的尊重。
左 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