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这块宝地,普京终于松口,要和中国合作,俄罗斯未来基调定了

马娟爱聊文 2023-12-09 09:00:52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俄中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话,俄方愿与中方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而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也表示,俄中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积极,但今后还有巨大潜力,要不断探索本币结算机制。

很多细心的朋友注意到,中俄这段时间是怎么了,难道是接近年关,进行工作总结了吗?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实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俄乌冲突打不动了,双方很可能已经开始了和谈。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著名记者西摩·赫什的爆料。俄乌冲突不可能一直打下去,俄罗斯未来何去何从,今天就拿俄罗斯远东地区,浅谈一下中俄今后的合作方向与未来。

(普京在投资论坛上称愿与中方进行全方位合作)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大家很关心的俄乌冲突的走向,单看这次的爆料内容,可信度还是很高的,一方面西摩·赫什不用过多介绍,大家基本上都认识了,前段时间“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时,就是他首先提出这件事情是由美国政府策划的,一时之间非常轰动。

那么普京这边,其实情况也很明了。乌克兰和背后的北约要打,俄罗斯就陪你打,但要和谈,乌东四地也不可能轻易让出去,可俄罗斯态度虽然强硬,但是牺牲也不小。首先牺牲掉的就是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这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世界第二强国的地位已经被打没了,而且土耳其已经松口,让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而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加大了。现在看来俄罗斯丢掉的是大国崛起的国运,曾经的超级强国苏联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可是,俄罗斯不可能在俄乌冲突这里栽倒就不爬起来,俄方穷尽国力打赢乌东战争,今后俄罗斯的未来何去何从,普京想明白了。

普京在俄罗斯外贸银行的“俄罗斯在召唤”论坛上发表了讲话,他对于同中国的合作充满了信心,愿意在各个领域展开和中国的合作,不存在任何限制,也包括军事技术领域。

其实对于和中国的合作,以及俄罗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普京早就心里有了想法,从俄乌冲突进入持久战开始,普京就给出了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五个字的答案:远东大开发。

(俄罗斯远东地区)

明眼人都知道,美国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这是想用很少的军事援助就拖垮俄罗斯的经济,事实上如果没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全面合作,俄罗斯的情况肯定要不乐观得多。而中国也不需要军援俄罗斯,只要持续扩大中俄贸易,就能促进中俄经济的共同繁荣。

但俄罗斯的远东大开发要怎么和中国的合作结合起来呢?其实这里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中国的东北振兴。

很多老一辈人还记得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辉煌,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是制造于吉林省长春市,而且东北三省曾经还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甚至在全国人民需要粮食的时候,也是东北带着肥沃的黑土,出现在我们眼前,然后依照国人需求,化身全国粮仓。在20世纪中期,东北工业基地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但今天,东北地区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失业率也在不断上升,一跃竟然成为全国最高,那个中国曾经的工业重镇,如今却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现在去到东北,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已经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但是中国从未放弃过东北振兴,东北是一块老工业基地,而俄罗斯远东拥有丰富的原料资源,这样看来,俄罗斯的远东大开发和中国的东北振兴有着天然的互补性。这就衍生出一种合作模式,那就是把工业基地设置在中国东北,由俄罗斯远东提供矿产能源、农副产品等。

同时以中国东北为产业龙头,深度捆绑俄罗斯远东,带动俄罗斯远东的发展。当然俄方是想要让中国东北的制造业和工业向着俄方去转移的,毕竟普京也说了“俄罗斯-加油站”的表述现在已不适用于本国,证明俄方也不想完全充当能源补给站,因为西方的很多企业的工业体系已经撤出了俄罗斯,俄罗斯也需要转型。

但是中国东北的工业体系不能一开始就全面转移到俄罗斯,要尽量避免去俄罗斯大范围投资建厂,但是可以先将中国的工业和俄罗斯能源产业结合起来。

(新中国第一个铝镁合金加工企业东北的“101厂”)

因为客观来看,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苏联手里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是没有发展起来,一方面是苏联时期的不重视,因为当时有乌克兰那块肥沃的黑土地,所以大部分人口也集中在东欧那片土地,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还得看俄罗斯的战略决心。

如果俄罗斯想要将远东地区真正发展起来,和中国合作是前提,并且至少要对中国开放两个关键限制,第一要让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也获得出海口,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中俄的合作不是闭门造车自己消化的,而是要走向世界的。第二就是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不可能突然有大量俄罗斯人迁移过去,但是远东离中国近,要让更多中国人进入远东,参与远东大开发,并且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中国的东北振兴结合。

而有了上述的两个合作要素,更重要的还要有基础设施的修建,因为远东地区长期都是冻土,因此中俄双方的开发也会伴随着困难和挑战,需要高度的工程技术和周密的规划。所以这些都是要落实到书面上的,双方应当有更加详细的合同与路线规划书。同时,也要注重环保和社区发展,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黑河早市中俄人民坐在一起吃早餐)

而且多年来,中俄一直致力于开辟北极新航线,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这条新的航线,就覆盖了大部分远东地区和中国的沿岸。当前,中国的海上贸易主要有三条航线,其中两条虽然路程短,但是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经常堵要清淤而且过路费高,巴拿马运河它的水道太浅,最大载货量被严格限制在5.25万吨,而且也有收取不少费用,第三条路绕行太远,多了十多天。

对比以上三条航线,北极航线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第一,它航线非常短,从中国出发走北冰洋到欧洲,航程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运输时间少了近10天,一艘货轮只需要22天就可以抵达欧洲,大大提升运输效率。

第二,这条线路不存在收费站,穿越白令海峡,沿着北冰洋东北方向航线,既可以抵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也可以进入波罗的海,直抵北欧。

第三,这条航线非常安全,北极航线在中俄边上,在这块区域,没有复杂的国际冲突,更不可能有类似亚丁湾、索马里的海盗,来来往往的商船不用担心被抢劫。

(俄方正在努力贯通北方海路)

而有了这条远东地区旁边的“高速路”,中俄的贸易会更加方便快捷。都知道全球变暖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凡事祸福相依,气温上升,北极航线的价值反而被无限放大。退一步来说,中俄现在都有先进的破冰船,若是北极航线完全打通,整个长江以北的货轮都不需要再南下马六甲海峡,到时候这对天津港、唐山港、大连港等都是巨大利好。

其实俄罗斯将目光放在了远东,带动的是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对于中国来说,有了这条航线和远东大开发以及东北振兴的政策后,中国南方的制造业就不需要再向越南、缅甸、泰国以及印度转移了,搬到东北来,无论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还是航运成本,都能进一步下降,这对于中俄的合作来说,当下正是需要抓住的时机。

现在普京已经说了中俄合作不存在任何限制的,俄方也终于放下戒备,愿意和中国共同开发远东地区,那么俄罗斯远东的繁荣,一定是要与中国的东北振兴相辅相成的,对此即使俄罗斯要作出部分让步,这也是为了俄罗斯未来的考虑,更是为了中俄进一步合作的战略考量。

0 阅读:224

马娟爱聊文

简介:多年自媒体经验,为您带来最精彩的内容